2017世界大學排名排行榜前100名(2)
2017世界大學排名排行榜前100名
報考世界大學專業注意事項
選好領域很重要,專業要找準方向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當你選專業的時候,你需要對專業前景,專業所處行業有一個大方向的判斷。人們總嚷著“專業不對口”,或許就是最初選擇的時候沒有找準方向,選好領域。
首先來看下最“供不應求”的專業。
來自獵聘網的數據顯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最大,所需職位為總職位數的8.28%,其次是市場營銷專業和財務相關專業。另外,需求較多的專業還有法律、會計、人力資源、法學、金融、英語、機械等。
按領域分,根據智聯招聘在線數據監測結果,對人才的需求量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業。近幾年各個行業的發展狀況并沒有明顯變化,總體來看,互聯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對比各行業的競爭指數,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以87.3的競爭指數穩居第一位,且遠遠高于排名第二位的能源/礦產/采掘/冶煉行業,競爭指數為62.9,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行業和網絡游戲行業緊隨其后,分別以60.9和60.6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三和第四位。
今年,房地產行業在政策刺激下迅速回暖,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交易的數量和價格漲勢迅猛,因此對于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大,大量人才再次涌入房地產行業,希望在新一輪的上漲過程中分到一杯羹。但房地產行業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目前處于巔峰時期,幾年后的情況卻未可知。
在競爭指數排名前10名的行業中,除網絡游戲和快速消費品外,基本以工業制造、能源等行業為主。但隨著全球能源諸如煤炭、石油價格持續下跌,進一步影響了國內的能源行業發展,因此能源行業的職場競爭也比較激烈。
而今年春季的數據顯示,保險行業的競爭指數最低。十大冷門行業中排名第二的是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行業。中介服務和信托/擔保/拍賣/典當行業分別位列十大冷門行業的第三和第四。
再從行業細化到職業來看,銷售業務、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銷售管理三大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這三大職業依然保持著2015年對人才需求強烈的勢頭,排名穩居前三名。
據拉勾網的數據,最稀缺的崗位,一直是研發人員。技術類崗位最難招,不管是創業公司還是上市公司,技術類崗位都榮膺“最難招”職位之首;銷售比產品難招一倍,運營比市場難招一倍。
此外,行政/后勤/文秘、財務/審計/稅務、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等支持型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也依然火熱。隨著互聯網向各行各業的蔓延,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崗位的人才需求迅速攀升。而從2016年春季全國情況來看,保健/美容/美發/健身、社區/居民/家政服務、保險是最冷門的三大職業。
薪酬福利最關注,地域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當然,無論你是為了夢想還是為了生活,薪酬問題恐怕都是大部分人重點關注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對于求職者擇業的關注點進行了調查,美國前三大關注點分別為高薪和福利(68%)、工作與生活良好平衡(56%)、尊重個人發展的企業文化(48%);中國前三大關注點為高薪和福利(79%)、有前景的職業發展道路(48%)、良好的員工發展環境(45%)。可以看出美國互聯網人更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及企業文化能否與自身發展相匹配;反觀中國互聯網行業,前所未有的互聯網發展熱潮,正推動著職場人向著實現自身夢想的道路前進。
智聯招聘在線數據顯示,2016年春季全國32個主要城市職位平均薪酬為7018元,相對2015年第四季度全國6756元的平均薪酬,保持了增長的態勢。從各城市平均薪酬水平來看,上海以8825元的月薪位居中國各城市薪酬排行榜榜首,北京以8717元位列第二,深圳以8141元的平均月薪位居第三位。杭州和廣州分別以7267元、7178元位居第四和第五。此外,重慶、大連、成都、福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的薪酬水平排名也較為靠前。
而在2016年春季求職期薪酬水平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以10649元的月薪穩居第一位,中介服務以9325元的平均月薪排名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能源/礦產/采掘/冶煉行業,平均薪酬水平為9303元。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的平均薪酬水平為8848元,居于第四位。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因其專業性保持著行業整體的高收入水平,中介服務由于其行業特殊性,平均的薪酬水平較高,但從業者的個體之間差異較大。雖然能源/礦產/采掘/冶煉行業行業的整體發展勢頭受挫,但行業的薪酬水平起點較高,因此行業發展遇冷更多地影響了崗位的需求數量,而薪酬水平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世界大學不容易找工作的專業
1、醫學:失業率最高的專業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畢業半年后失業率排名前十位的本科專業中,臨床醫學以23.1%排首位,中醫學以18.4%排第六,前十名的本科專業中僅醫學就占據了兩名。而在畢業半年后失業率排名前十位的高職高專專業中,同樣是臨床醫學以28.5%位居首位。
2、會計:十年前就供大于求
不可否認的是,會計行業正在走下坡路,會計人才市場已經飽和。早在2000年就有統計結果表明,會計人才已經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這幾年注冊會計師認證深受從業人員的青睞,財會類人員的數量激增,這也直接導致了普通財務人員的工作越來越難找。
3、計算機:“無業可就”是假“有業不就”是真
分析報告顯示,幾年前非常紅火的計算機類相關專業,由于報考人數太多,如今出現了市場飽和的情況,各大招聘市場上,昔日人人爭搶的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忽然變得無人問津,許多原本學計算機專業的人員干脆轉行、另謀生路。那么計算機專業人才是短缺還是過剩?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是"無業可就"還是"有業不就"?這些與當前國內就業市場存在的問題緊密相關。
4、國際經濟與貿易
都說經濟熱門,其實是經濟類,尤其是金融熱門。經濟學很難找工作,當然很好學校畢業的除外。經濟類對數學要求很嚴格,有些金融實驗班招生并不是從經濟院招,而是從數學系!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從事對外經濟貿易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
5、語言類專業
選擇小語種肯定要比英語好就業這是肯定的,但小語種的就業也沒傳說中的那么吃香,一切取決于你學得怎么樣以及學校所在城市外企多不多。學語言需要天賦,而且不可能蒙混過關,因為有各種等級考試,所以要慎重。唯一確定的是,選外語(課程)不會錯,絕對符合未來就業趨勢。
6、物流:企業用人存在偏差
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國內物流企業不得不降低人力資源成本,裁員、降薪的消息時有傳出,同時企業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緩。很多公司現在招聘物流部門的人員,都要求新員工從搬運工、快遞員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這讓很多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又胸懷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滿;而一些企業在招聘物流經理時要求既要物流專業畢業,而年齡又要不超過30歲。
7、美術:想要改行都挺困難
對于多數美術專業的畢業生而言,留校任教是最好不過的選擇。然而,這種機會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學生為了解決生存問題,還是被迫改行到與藝術毫不相關的行業。不過,設計類學生除了選擇改行到與設計相關的專業或找工作普遍容易外,繪畫、創作類的學生,要想改行都不容易。
世界大學前景好的專業
1、醫藥專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藥品質量、品種、數量和醫療技術、醫療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從行業整體發展的趨勢來看,以高科技開發為依托的醫藥行業屬于"朝陽產業",將始終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
2、同聲傳譯專業
同聲傳譯員被稱為"21世紀第一大緊缺人才"。隨著中國對外經濟交流的增多和奧運會帶來的"會務商機"的涌現,需要越來越多的同聲傳譯員。
3、水利專業
水利專業畢業生就業目前不大理想,各專業冷熱不均。但水利事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好,隨著三峽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馬,水利及其相關的一些專業需求量明顯增加。由于水利與電力、環保等部門的聯系比較緊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統外就業。
4、能源、交通專業
在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中,能源、交通行業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礦、油田、氣田需要大量人才,這是吸納畢業生的一個重要渠道。
5、建筑專業
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猛,中高級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補充。近年來建筑類、土建類畢業生的社會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幾位,尤其是建筑學、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很受歡迎。
6、外語(課程)專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會與年俱增,今后幾年這類人才也會保持較高的需求量。非師范類外語專業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語(精品課)、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一些小語種的就業狀況不太理想,如東歐和亞非的一些小語種,除韓(朝)語、阿拉伯語基本持平外,其他語種就業都較為困難。
7、電子信息類專業
計算機、微電子、通信等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巨大,畢業生供不應求,10年內將持續走俏。特別是在計算機及其配套產品、移動通信、電子消費品生產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如網絡通信、網絡保密研究、可視電話、圖像傳輸、軍事通信等領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從總體上看,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就業行情十分看好,但是該專業對人才需求層次較高,專科生的就業壓力較大。
8、農林類專業
這幾年,農林類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不高。在農林類各專業中,社會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較多的有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設計與制造、森林道路與橋梁、園林、林產化工等專業;需求量較小的有農學、桑學、茶學、植物等。
9、汽車維修專業
目前,國內維修企業的從業人員技術素質普遍偏低,總體的技術水平不能適應汽車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我國目前技術工人隊伍結構中,技師以上、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的比例僅為4:8:31:57,而發達國家的比例為11:23:49:17,顯然,我國中高級技術人才短缺情況十分嚴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數控等熱門專業為代表,被稱為"高級藍領"的高級技工已經成為稀缺資源,"高級藍領"出現斷層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從這一系列數據看來,學習好汽修,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10、外貿專業
這些年,外貿專業已遠不如前幾年熱門。但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中國入世以后,隨著專業結構的調整,招生規模的控制,外貿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狀況是可以得到緩解甚至消除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