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的三大專項計劃
高考志愿填報檢查所填批次、院校、專業志愿是否完整準確,是否存在無效院校志愿或無效專業志愿。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三大專項計劃什么意思,高考志愿填報請掃描下圖二維碼,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的三大專項計劃什么意思
“三大專項計劃”
根據教育部政策,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計劃統稱為“專項計劃”,包括三個: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簡稱為“國家專項計劃”;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簡稱“地方專項計劃”;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簡稱為“高校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高考志愿填報踩雷誤區
不服從專業調劑
對策: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應該統籌考慮
解析: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占優勢(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專業志愿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你被調劑到的專業極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般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
平行志愿沒有風險
對策:警惕“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
解析:平行志愿填報雖然減少了志愿填報的風險,但同樣存在風險。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
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這是平行志愿填報最大的風險。
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在所有被投檔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從調劑。當然,如果高校實行“進檔即取”的原則,那么,只要分數達到投檔線,志愿服從調劑,就不會退檔,落榜生將大大減少。
②定位不準確的風險。
③志愿沒有梯度的風險。
高考志愿填報冷、熱門專業選擇
冷專業的處理:目前、我們國家正在由農業化向2.0工業化過渡,農業、林業、水產等方面趨冷,一是農業、水產、林業機構社會化范圍大,有限的公務員、公職人員就業空間小,除非有繼續深造和跨專業就業的可能,否則、回避填報。
熱門專業的應對:熱門專業,主要指公共性較強、社會服務性和需求量較大的專業,過去主要集中在會計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等方向,隨著就業空間的縮小和服務產業的升級,在繼續選擇熱門專業的同時,必須保留內、外兩個繼續深造的空間,或形成跨專業的綜合知識結構,單一性、低起點、難擴展。
高考志愿填報正確認識國立和民辦高校
長期以來,在填報學校的選擇中,不論是考生或考生父母,對學校體制都萬分在意,刻意回避民辦高校,不可否認,民辦高校初期,的確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教育革新幾十年來,民辦高校的進步速度,遠遠大于國立、省立院校,再者、當你走向社會之時,誰在乎你是國辦或民辦,何必為此糾結。
高考志愿填報高職及部份本科專業選項
目前至今后一段時間內,國家在四大行業,用人需求呈正增長,高鐵、航空、地鐵(城鐵)及教育,而更多的行業可能負增長,對此、如果以就業為主導,可優先考慮圍繞其的相關專業。高職的選擇,高等職業教育,是從大專教育演變而來,在中國大陸之外,稱為副學位教育,主要的培養目標是,應知與應會,重在實踐和操作。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深造渠道的存在,以促就業、占崗為目的的高職院校選擇,遠遠勝過無數虛無的本科院校。成才可規劃!
職及部份本科專業選項:目前至今后一段時間內,國家在四大行業,用人需求呈正增長,高鐵、航空、地鐵(城鐵)及教育,而更多的行業可能負增長,高職的選擇,高等職業教育,是從大專教育演變而來,在中國大陸之外,稱為副學位教育,主要的培養目標是,應知與應會,重在實踐和操作。由于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深造渠道的存在,以促就業、占崗為目的的高職院校選擇,遠遠勝過無數虛無的本科院校。成才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