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幾號入伏幾號結束
2023年幾號入伏幾號結束
2023年的三伏天氣時間表已經出來了,共計40天,那么2023年幾號入伏幾號結束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3年幾號入伏幾號結束,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年幾號入伏幾號結束
2023年7月11日入伏,8月19日結束,歷時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入伏的依據。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入伏時節有什么傳統風俗
1、吃面條:由于面條的湯吃了可以出汗,所以有祛暑的作用。而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可見人們吃面條也有驅邪納吉的寓意。
2、祭夏:很多地區進入頭伏后,會有祭祀夏日的傳統,希望風調雨順,秋季能夠有好收成,而且用羊肉等肉類當作供品,儀式完畢后,與眾人分享,吃了可以降暑氣。
3、種植蘿卜:俗語有言“頭伏蘿卜二伏菜”,意思是進入初伏是種植蘿卜的好時段,而十天以后就可以中白菜了,因此各地的人們會根據氣候的變化,才決定栽種何種蔬菜。
入伏吃什么食物
1、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餛飩,其實對于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
2、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3、湯面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餛飩,廣州是吃湯面。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來會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4、雞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的時候可適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方阿朱秋發寒病。
5、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欲,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入伏吃什么蔬菜
1、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
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
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2、空心菜
“八月空心菜,勝過雞腿肉”這個是廣東潮汕地區的農家話,其中不乏透露者一定的養生哲學。
空心菜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多種礦物質維生素,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膠漿及果膠組成的粗纖維素,經常食用空心菜,能夠重整腸道環境,改善便秘,排出體內毒素。
3、蓮子
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
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
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4、絲瓜
“絲瓜”對女人的身體、肌膚、美貌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益處,不僅有著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調理月經不順等功效,還能用于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漏帶下、血淋、痔瘡癰腫、產婦乳汁不下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