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范文5篇
網絡文明是指在網絡交流與互動中,用戶自覺遵守規則、尊重他人、提倡友善,共同創造和諧、繁榮的網絡社區。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計算機、網絡與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關系。
2、正確對待網絡,不沉溺其中,自覺抵制網絡的不良影響。
3、倡導綠色網絡行。
二、活動過程:
(一)問卷調查
內容主要是:“你喜歡上網嗎?”、“你上網通常會干什么?”、“你通常一周上網多長時間?”、“你玩過網絡游戲嗎”、“網絡以及網絡游戲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二)小品表演:由學生自編自演《都是網絡惹的禍》。
(三)誰之過,網絡還是我?――網絡的利弊討論
主持人:網絡到底帶來了些什么?為什么有人憑借著它走向成功、走向輝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墮落、走向毀滅?由此引發對網絡本質的討論。由主持人對討論走向進行把握,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由一位計算機錄入速度較快的同學,將討論結果錄下,并用大屏幕展示出來。
1、網絡本善良:
①、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廣闊空間;
②、互聯網為我們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③、互聯網有助于我們不斷提高自身技能;
④、互聯網有助于擴寬我們的思路和視野,加強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度,開發青少年內在的潛能。
2、互聯網是雙刃劍:
①、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構成潛在威脅;
②、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于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
③、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絡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
(四)善用網絡
1、假如你的朋友迷戀網絡游戲或者網絡聊天,荒廢學業,你如何勸導他?
2、如果是你自己的話,你如何反思?
3、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五)班主任寄語:
網絡已深入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它到底會成為汩汩長流的智慧泉源,抑或是上天“賜予”人類的“潘多拉盒子”,卻是因人而異的。希望同學們互相監督和幫助,遵守網絡文明公約;既要注重運用網絡這個手段來學習、創新,更要注重在網下的學習與實踐。正確認識網絡,自覺抵御誘惑。
(六)簽合同:
全體學生鄭重地在“綠色網絡行”的倡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篇2)
一、設計背景
計算機與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工作,學習及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學生上網成癮。我們時??梢钥吹疥P于中學生上網成癮而夜不歸宿、因犯網癮而導致犯罪、甚至自殘自殺等這類觸目驚心的新聞。網癮嚴重危害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以及家庭的幸福,當我們在努力去幫助學生預防網癮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提醒學生在上網的時候要注意言行,注意防止受騙等安全問題呢?“拒絕網癮,安全上網”,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一個WEB教學平臺,并將地點定于學生機房,目的`是想論證一個想法,當社會不斷地發展,學生課堂學習的時候,可能會達到人手一機的學習條件,那么到時我們可以怎么樣去開展教學工作呢?我們是否可以將傳統的紙質測試,討論以及作業上交都利用電腦來完成,并且將都師教案共享在網絡上,讓學生在課前課后都能夠學習呢?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網絡成癮自測題,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否有網癮的傾向。
2、通過數據及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網癮及其危害
3、學會健康上網、安全上網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網絡成癮自測題
2、 認識網癮,拒絕網癮
(1)網癮是什么
(2)網癮的危害
3、 安全上網
(1) 網上交友需謹慎
(2) “黑”人電腦是犯罪
(3) 網上交易防陷阱
(4) 網上造謠也違法
4、 小結
(1) 討論投票
(2) 小結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篇3)
活動主題:
綠色上網 健康成長
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腦網絡越來越普遍。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觸互聯網而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上網成癮,身心受損,引發網絡犯罪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如何引導青少年正確上網已成為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明白"沉溺網絡"的危害性,讓學生通過參與,從思想上徹底認識到遠離網絡游戲等不良內容的必要性。
2、使學生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小學生,處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我們應該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我們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活動準備:
課件、歌謠
活動過程:
一、中隊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網絡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對我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那么,我們平時都是怎樣利用網絡的呢?
二、主持人1:請學生談網上收集的關于網絡的相關知識,如上網的好處。
三、主持人1:網絡帶給我們益處的同時也存在危害,案例呈現。
案例一:
17歲的少年沉迷于電腦游戲,無法自拔。為了偷錢上網吧,他在通州奶奶家,趁爺爺奶奶熟睡之際,親手將奶奶砍死,爺爺被砍成重傷。
案例二:
16歲的少年胡某在網吧里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于技術欠佳,受到另一人的.冷嘲熱諷。在網絡上“殺”紅了眼的胡某當即火冒三丈,抽出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導致受害人當場死亡。
主持人2:說說:看了案例,你有何感想。
四、網絡文明禮儀:
主持人: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建議,要把握好度的問題,不能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不能在網上侮辱、謾罵他人,不能傳播謠言、散布虛假信息,不能制作、傳播網絡病毒和”流氓“軟件。同時,要尊重他人的網上著作權,避免網絡抄襲、剽竊、盜版等侵權行為。
主持人2:同時,使用網絡要注意安全問題:第一,不要隨便傳遞內部文件和信息,以免造成泄密。第二,要有安全自保意識,公用帳戶、私人密碼不要在公眾場合使用。第三,要防范黑客、病毒,不要使用盜版軟件,要謹慎對待不明電子郵件。對于有關部門發布的信息預警,要及時采取措施防范。
五、主持人1:現在請大家展開討論:“如何文明、健康上網?”
六、網絡知識判斷:
1.互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有好處也有弊處。( )
2.如何引導人們健康上網,是我們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 )
3.在形形色色的互聯網絡信息中,沒有潛伏著各種有毒文化、文件。( )
4.如果上網不節制,會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等。 ( )
5.上網不用節制,只要注意上網查詢的內容就行了。( )
6.小學生應該“綠色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
七、小結
主持人1:健康上網的“五要”與安全上網的“五不要”
主持人2: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主持人1: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主持人2: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主持人1: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主持人2: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八、主持人1:接下來請老師帶我們在拍手游戲中學習文明上網的歌謠。
你拍一,我拍一,上網逛逛很樂意;
你拍二,我拍二,書信變成伊妹兒;
你拍三,我拍三,上網要有保護傘;
你拍四,我拍四,合理安排要惜時;
你拍五,我拍五,學習娛樂兩不誤;
你拍六,我拍六,網上幫忙不留名;
你拍七,我拍七,刻苦學習不泄氣;
你拍八,我拍八,千萬不要進網吧;
你拍九,我拍九,網友不全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健康上網是好事。
九、提出倡議:文明上網,上文明網。
十、中隊輔導員總結活動并宣活動結束:
教師:剛才,同學們的踴躍發言我很高興,大家的精彩表演我很滿意。網絡世界豐富多彩,選擇在我們!網絡世界誘惑無限,上網要文明。讓我們綠色上網,健康成長!!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一起宣誓:綠色上網,健康成長!
現在,我宣布本次“綠色上網,健康成長”主題班會完滿結束,讓我們整整齊齊地來,整整齊齊地走!做一名真正的文明人!!!
退旗 (全體立正,退旗,敬禮,奏樂)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篇4)
一、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明白如何預防手機詐騙的重要性,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了解詐騙的各種形式,避免上當受騙。
二、背景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事業的發達,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渠道的廣闊,信息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也逐漸暴露,由其帶來的交通、飲食、消防、網絡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也浮出了水面,為了加強學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預防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在各種災難來臨時的應對能力,為了灌輸學生更多的自我預防、自我保護、自我應對、自我逃生的能力。召開本次主題班會。
三、引入提問:
什么是“盜竊和詐騙”?所謂“盜竊和詐騙”就是分子利用學生經驗少,心腸軟等特點,蓄意編造故事,博得大學生的同情,伺機借走其銀行卡,然后想盡辦法盜走密碼,最終騙走卡內資金的事項。
(一)、電信詐騙特點
詐騙案件與其他刑事相比,無現場、無痕跡物證,難以發現、固定和提取證據。在偵辦傳統詐騙案件中,往往采取比對嫌疑人體貌特征確定嫌疑人。而電信詐騙中,嫌疑人僅通過電話與受害人聯系,與受害人不見面,受害人對嫌疑人了解僅限于電話號碼、銀行賬號,不掌握嫌疑人體貌特征,難以確定嫌疑人。加之,電信詐騙嫌疑人通常采用網銀系統轉存及分解資金、自動柜員機提現等手段,與銀行工作人員不接觸,加大了確定嫌疑人、固定證據方面的困難。
(二)、電信詐騙作案的主要手法
(1)冒充公檢法詐騙騙子分別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銀行、社保、醫保、有線電視或郵政公司”工作人員,虛擬上述機關、單位電話號碼,以“惡意透支、社保、醫保賬戶異常、電視欠費、郵包或涉嫌洗錢、販毒、經濟等”為名,要求事主保密并將個人資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
(2)冒充“領導”、熟人電話詐騙騙子冒充單位領導、同事、同學、親屬、朋友等,采取直呼其名或“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以“臨時周轉、發生車禍、被抓、急需手術費用、孩子突發疾病”等為名,要求事主向指定賬戶轉入資金。
(3)“破財消災”詐騙:騙子以“子女在外遭綁架”或事主“得罪人將被報復,花錢能夠幫其擺平”等為由,要求事主交贖金或向賬戶打款。
四、PPT播放
(1)校園中常見的詐騙盜竊案例。
(2)社會上常見的詐騙盜竊案例
四、學生討論
分組討論身邊發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預防此例事件的發生。
五、班主任總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無根據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濫其同情心。詳細的闡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銀行卡等。
六、情景劇
搞笑版“老同學”(一個學生被昔日的同學以介紹工作為由騙入傳銷的情景劇)
七、班會課總結
短短的40分鐘我希望能夠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顆安全意識的種子,希望通過這次班會,能夠再次喚醒同學們對生活中各種安全問題的重視意識。大地蘇醒,春風又綠,我們要讓自己心中那顆安全教育理念的種子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文明網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篇5)
活動背景:
網絡游戲、特別是大型網絡游戲的畫面設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刺激性強;程序設計合理,往往能賺取積分,能升級。它們設計得十分誘人,充滿暴力色彩。游戲中虛擬的英雄在操縱下,運用各種武器,跳過各種陷阱和機關,消滅來敵,險象環生,扣人心環,極富驚險刺激。正是由于這類游戲刺激大、反饋及時、升級迅速等特點,讓很多學生學不安心,食不甘味,睡不安寢,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有些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應提高警惕,學會抵制誘惑。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網絡游戲,了解其實質。
2.活動和自由討論讓學生明白網絡游戲的利弊,有所權衡。
3.此次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抵制網絡游戲的不良誘惑。
活動對象:六年級(1)班
課前準備:
收集玩網絡游戲成癮的不良案例、全班分組準備網游主題的小品
活動方式:
1、案例分析
2、學生分組辯論。
3、小品展示
活動過程:
主持人:老師、同學們:大家好!關于小學生是否應該玩網絡游戲,我認為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答案。玩網絡游戲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害。比如說,有些同學長期玩網絡游戲,導致嚴重的視力下降,早早地戴上了近視鏡,嚴重的甚至視網膜脫落。玩網絡游戲時,我們的眼睛一直盯著電腦屏幕,電腦散發出的輻射就在傷害我們。網絡游戲對我們的毒害太深了。下面一起來欣賞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主人公就是網路游戲的受害者。
一、觀看視頻。
視頻中是某小學的三個學生,在網吧通宵玩電腦游戲后,準備回家,又累又餓,坐在鐵軌上休息,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其中一位同學已沉迷電腦游戲中長達3個通宵。一列火車疾馳而來。一個同學滾下鐵軌死里逃生,另兩個瞬間便告別了美好的青春年華。幸存的那位同學后來說:“如果不是在網吧玩昏了頭,我的同學會被火車驚醒,他們決不會死?!?/p>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玩網游以及給其帶來精神萎靡、生活消極狀態后果的的視頻來揭露主題,直觀展示網游的危害。)
二、全班同學展開辯論賽
主持人:從上面的案例大家認為網絡游戲的利與弊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辯論的式,學生各抒己見,更加明確要利用好網絡這個學習工具,避免它變成游玩工具。)
三、用小品展示網絡游戲的利弊。
主持人: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相信大家對網游的弊端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請每組展示網游主題的小品,然后通過投票選出表演最投入、表達意義最深刻的小品。
(設計意圖:將自己置身其中,體驗網游的危害,讓那些有網游嗜好的同學懸崖勒馬,讓未接觸過的同學心里也筑起一道防火墻。)
四、討論:玩網游與正常使用網絡的區別?網路應該如何利用?
主持人:大家的小品展示都意義深刻。作為新時期的我們在生活中離不開網絡,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從網絡上吸取一些進步的、積極的,健康的東西,要做網絡的主人!玩網游與正常使用網絡的區別是什么?網路應該如何利用?
(設計意圖:網絡是一個百寶箱,提醒大家網絡上的知識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當面臨網絡游戲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被網絡游戲這張大網網住了手腳。)
五、走進現實,情景判斷。全班同學提出倡議。
主持人:請觀看圖片,判斷圖中行為是否得當,如果不得當,該如何改正。
(設計意圖:情境判斷能激發學生的邏輯聯想和智慧能力的發展力量)
六、小結活動主題
通過大家的發言,班主任總結如下:
1、充分認識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危害,樹立文明上網意識。
2、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遠離網絡游戲,拒絕網絡不良信息誘惑。
3、積極勸說身邊的同學、朋友遠離網吧。
4、合理安排節假日時間,認真完成假期作業。
5、正確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讓我們做網絡的主人,而不是做網絡的奴隸,讓它更好地為我們學習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