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陜西山體滑坡災害有哪些救援措施
救援對策
(1)力量調集。根據現場情況調集照明、防化救援、搶險救援、后勤保障等消防車輛和大型運載車、吊車、鏟車、挖掘車、破拆清障車等大型車輛裝備,以及檢測、防護、救生、起重、破拆、牽引、照明、通信等器材裝備,并派出指揮員到場統一組織指揮。如果現場情況嚴重,僅僅依靠消防力量無法完成時,應及時報請政府啟動應急預案,調集公安、安監、衛生、地質、國土、交通、氣象、建設、環保、供電、供水、通信等部門協助處置,必要時請求駐軍和武警部隊支援。
(2)現場警戒。消防救援人員到場后,要及時與國土資源局的工程技術人員配合,根據滑坡體的方量及危害程度,來確定現場警戒的范圍。同時立即發布通告,對滑坡體上下一定范圍路段實行交通管制,禁止人員、車輛進入警戒區域;通過電話、VHF、擴音器等多種形式通知滑坡體上下一定范圍內的人員立即撤離;啟動應急撤離方案,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組織人員、財產撤離。
(3)偵察監測。山體滑坡事故發生后,往往還會發生二次或多次山體滑坡。消防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時,首先要對山體滑坡的地質情況進行偵察,確定可能再次發生山體滑坡的區域,對其進行不間斷監測,確保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4)開辟通道。交通部門迅速調集大型鏟車、吊車、推土車等機械工程車輛,在現場快速開辟一塊空闊場地和進出通道,確保現場擁有一個急救平臺和一條供救援車輛進出的通道。
(5)搜救被困人員。滑坡體趨于穩定后,啟動搜救工作預案,消防部門主要利用生命探測儀、破拆器材、救援三腳架、起重氣墊、防護救生器材、醫療急救箱等設備,深入山體滑坡事故現場搜尋救生。在塌方內部遇有人員埋壓,利用生命探測儀進行現場搜索,確定被埋壓人員的數量及其具體位置,采取兵分多路,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裝備進行施救。同時可用聽、看、敲、喊等方法尋找被困人員。在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裝備進行施救時,為防止造成二次傷害,可采用救援氣墊、方木、角鋼等支撐保護,必要時也可用手刨、翻、抬等方法施救。在施救過程中,必須安排國土資源部門技術人員對山體滑坡情況進行監測,如有再次發生滑坡險情,迅速通知現場救援人員撤離。
行動要求
(1)本著“先易后難,先救人后救物,先傷員后尸體,先重傷后輕傷”的原則進行。
(2)現場應設置安全員,安全員應在不同方位全過程觀察山體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垮塌征兆要立即發出警示信號,救援人員要迅速、安全撤離現場。
(3)救援人員不得聚集在山體結構已經明顯松動的區域作業,避免山體再次垮塌,給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帶來危險。
(4)未完全確認已無埋壓人員的情況下,一般不得使用大型挖掘機。當接近被埋壓人員時,應在確保不會發生坍塌的前提下,小心移動障礙物,防止傷害被埋壓人員。
(5)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鏟車、吊車、推土機等施工機械車輛清楚現場。
(6)采用起重設備救人時,不能盲目蠻干,必須認真研究受力情況。尤其是使用機械作業時,每臺機械都必須配有觀察員,發現異常征兆應立即停車,防止因強挖硬拉而造成誤傷。
(7)加強同公安、國土、安監、衛生、交通、民政、城建、通信等部門的合作,協同配合開展救援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