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澇災害的防治
城市洪澇災害的防治
一到夏天,很多城市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城市洪澇災害形成的原因
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農村多。城市的“雨島效應”(城市溫度高,上升氣流多,雨水多),城區的年降雨量比農村地區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蓋多是隔水層,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雖然有下水道,但是“國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車”(不信,去看美國大片),我們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地上21世紀,地下上世紀50年代。城市規劃建設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輕地下,輕基礎,輕底子。
5:城市地勢低,外來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設在地勢地平的地方,導致外來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預防及應對災害能力不足,機械排水能力不足。
城市洪澇災害防治的方法
一、綠化造林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加強綠化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綠化造林能促進土壤吸收較多的水分,減弱暴雨對地面的直接沖刷,防止水土流失,避免造成下游湖泊、河道淤積,確保河道的泄洪能力和湖泊的蓄洪功能。
二、加強防洪工程建設加固河堤,疏竣河道,平垸行洪,退田還湖。防洪工程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根據江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條件,開展綜合治理,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合理采取蓄、泄、滯、分等工程措施。沿著江河修筑堤防,保護兩岸地區不受洪水淹沒,同時采取河道清障、清淤,采用人工裁彎取直等措施,增加河段的泄洪能力。在重點保護對象附近,建設江河的分洪工程,設立蓄洪、滯洪區,配合江河堤防聯合運用,以確保保護對象的安全。城市要重點加強防護,提高沿江沿河大中城市堤防的防洪標準,加固加高堤防應達到百年一遇標準,以適應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修建水庫攔蓄洪水,減少水庫下游的洪水災害。水庫還有綜合效益,除防洪外,還有農田灌溉、工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水力發電等效益。對于大江大河,根據干支流的地理位置,統一規劃設計干支流水庫群。采取這種綜合措施,防洪效果會更加顯著。在湖畔或海岸修建擋御、攔蓄洪水的防洪工程,防止洪水漫溢;在低洼地、易澇區采取“大包圍”、“小包圍”等形式修堤筑壩,實現澇能排,旱能灌;在城市,可根據當地暴雨強度修建相應的地下排水系統,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城市積水。
三、加強暴雨來臨前的防御措施要充分重視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根據天氣預報采取防御措施。在暴雨來臨前,要認真檢查防洪工程,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城市地下排水系統要采取預排空措施,防止降暴雨時來不及排水而造成城市馬路積水,工廠、居民家中進水;一旦房屋進水,應立即檢查電源插座位置,如果電源插座有被水淹沒的可能,應迅速切斷電源,以防插座進水、出現積水帶電而發生觸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