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旅游交通安全知識
秋風送爽,又到十一“黃金周”了。十一“黃金周”是每年最長的假期之一,全國各地旅游出行的人數迅速增加。“黃金周”也是全家商場購物、朋友飯店聚會的好時機,外出度假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發生了意外事故怎么辦?以下學習啦小編將給您帶來詳細的講解。
軌道交通 安全常識要記牢
地鐵
地鐵已逐漸成為大城市里的一種重要交通工具,地鐵客流量大,人員集中,加之地鐵本身獨有的特點,發生火災時由于地下供氧不足,往往處于不完全燃燒狀態,煙霧濃、發煙量大,地鐵的出入口又少,因此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
發現火情后,應首先報警,然后尋找附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力求把初起火災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將其撲滅。如行進的車廂內著火,應一邊組織滅火,一邊將老、弱、婦、幼等社會弱勢人群先行疏散至別的車廂。如初起火災撲救失敗,應及時關閉車廂門,防止火勢蔓延,贏得逃生時間。地鐵工作人員一旦接到火災報警,要立即展開應急措施,開啟應急照明設備和排煙設備,迅速排出地下室內煙霧,以降低火場溫度和提高火場能見度。
安全提醒
乘客進入地鐵后,一定要對其內部設施和結構布局進行觀察,熟記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逃生時應采取低姿勢前進,不要做深呼吸,可能的情況下用濕衣服或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霧進入呼吸道,采取自救或互救手段疏散到地面、避難間、防煙室及其他安全地區。在逃生過程中要堅決聽從地鐵工作人員的指揮和引導疏散,決不能盲目亂跑,已逃到地上的人員不得再返回地下,萬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斷,應盡量想辦法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消防隊員前來救援。
火車
大學生王某準備與同學利用十一七天假期乘坐火車去旅游,長假期間火車客流量大,動態火災隱患較多,車廂空間呈長筒狀,一旦起火,極易造成人員傷亡。那么,在客流高峰期間,在列車上萬一發生意外,該如何保證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呢?
每節車廂內都有一條長約20米、寬約80厘米的人行通道,車廂兩頭有通往相鄰車廂的手動門或自動門,當某一節車廂內發生火災時,這些通道是被困人員的主要逃生通道。乘客應盡快利用車廂兩頭的出口,有秩序地逃離火災現場。車廂內的窗戶裝有雙層玻璃。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當列車停穩后,被困人員可用堅硬的物品將窗戶的玻璃砸破,進而通過窗戶逃離火災現場。應該注意的是,火車的每節車廂是由掛鉤連接的,當大火威脅相鄰車廂時,在平坦的路段應摘掉掛鉤,讓車廂脫節,使其他相鄰車廂免于威脅,也防止火勢蔓延。
安全提醒
乘客首先要了解安全搭乘火車的消防知識,不要攜帶易燃易爆品上車,指甲油、氣體打火機等日常生活中并不危險的東西,在列車上擁擠的條件下也可能會變成“炸彈”。上車后,留意周圍環境,一旦發現所在車廂存在安全隱患,要積極向列車工作人員舉報、說明。要全面熟悉列車消防設施和通道,并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與列車乘警的聯系方式等情況,做到意外發生時“求救有門”。萬一乘坐的車廂發生火災,千萬不要緊張,要克服慌亂情緒,避免一窩蜂擁擠,以免造成傷亡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