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記必用知識點
在地理的學習上,我們可以多角度進行訓練,促進知識遷移。對于一些可從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問題,要整體把握,注意發散思維的訓練。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記必用知識點,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記必用知識點1
傳統稻作農業
分布: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特點:小農經營單產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農業地域類型分布地區區位因素生產特點
原始遷移農業熱帶雨林地區某些原始部落①人口稀少
②生產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種;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產技術低下,無固定土地。
隨人口數量增加,生態破壞愈加嚴重
稻作農業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的熱帶雨林區
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平坦的土地
③勞動力豐富
④種植歷史悠久①小農經濟
②單產量高,商品率低
③機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傳統旱作谷物農業溫帶大陸的東岸以及_帶干旱的山地①氣候干旱,降水不穩定②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③勞動力豐富④灌溉是保證產量的重要條件自給自足,精耕細作;
采用各種方法恢復土壤肥力,有飼養家畜的傳統。
商品谷物農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地代表:美國中部平原的商品農業區位優勢:
①優越的自然條件
②便利的交通運輸
③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主要種植作物:小麥、玉米
大牧場放牧業美國、阿根廷以牧牛為主;
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以牧羊為主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區位優勢:
①優良的天然草場
②地廣人稀,地租低交通運輸便捷
混合
農業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主要是飼養牲畜和谷物生產的混合農業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混合農業特點:①農場是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②農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③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記必用知識點2
1.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東部沿海地區:需求量大,能源相對貧乏,供不應求;;中西部內陸:資源豐富,需求量小,供大于求。
2.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長期以來,我國以煤炭作為最主要的能源,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及交通問題,所以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同步發展。
3.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的大部分油氣田,陸續進入了產量全面遞減階段,增產難度大,導致東部地區油氣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西部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尚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今后獎成為我國油氣工業新時期戰略接替區。
高二地理必修三必記必用知識點3
1.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德國魯爾區)
1)魯爾區興起的區位條件:①煤炭資源豐富;②水陸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場廣闊等。
2)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②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③環境污染嚴重;
④工業結構單一。
3)魯爾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②對原有企業進行集中化改造;
③治理環境污染;
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⑤發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優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
②水陸交通便利;
③對外開放政策
④海外僑胞眾多,便于引進資金和技術;
⑤地勢低平,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