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的總復習必記知識點
學習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學要與世界上的萬物聯系在一起,古人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無止境的。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學識是不斷深化人的精神,加油吧,身為高中生的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政治的總復習必記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政治的總復習必記知識點1
(1)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反對孤立的觀點和主觀臆造的聯系。
(2)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要從整體著眼,尋求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發揮。
(3)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4)要有創新精神,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長,學會創造性思維。
(5)規律是客觀的,但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認識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6)堅持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堅持一分為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7)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理,堅持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9)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要善于把握重點和關鍵,反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論;同時要作到統籌兼顧,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10)要分析、認識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質、本質和主流。
(1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1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13)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14)量變與質變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重視量的積累,要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飛躍。
(15)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高二政治的總復習必記知識點2
現代產業發展的趨勢
產業結構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而不斷發展變化的。20世紀40年代以來新科技革命的興起和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下降。發達國家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以下。
(2)新興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顯著提高,傳統工業在新技術的基礎上更新改造,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下降。發達國家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0%以下。
(3)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高二政治的總復習必記知識點3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指導思想、基本特征、本質和核心)?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指導思想),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文化(本質和核心),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依據)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這個目標,①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②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相銜接,③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
(2)現實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第一單元理論依據:(1)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2)文化與綜合國力競爭(3)優秀文化對人的影響第一單元綜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單元第八課必要性:
3、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必由之路: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
(2)關鍵是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4)主要內容:必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發展教科文,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5)中心環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