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怎么輔導學生
小學數學怎么輔導學生_小學數學輔導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比較抽象枯燥,不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怎么輔導學生,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數學怎么輔導學生
第一,關愛學困生,以情動人.要有效地轉化學困生,就要端正我們的教育思想,奉獻我們的愛心.教師一旦有了熱愛學生之心,就會毫無保留地為學生獻出智慧和精力,不惜嘔心瀝血地幫助學困生成長,這樣就會贏得學困生的信賴和尊敬,從而收到愛的回報――學生的奮發和上進.所以,教學中教師不能歧視學困生,要給予他們更多關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愛去感染學生,從而贏得學困生的喜歡,學生自然就會把心思用在數學學習上來.
第二,加強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使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運用幽默語言,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充滿生機與活力,促使學生探索其中包含的科學道理,從而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學習新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肢體語言形象地幫助學生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和體驗性,做到課內外相結合,富有彈性地安排學習時間,組織學困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努力進取,積極向上.
第四,利用教具、幻燈片等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具已由教學模型、掛圖和電視、錄音、錄像、投影的靜態運用過渡到多媒體計算機.將計算機與傳統的電教設備功能融為一體,不僅能演示、播放音像、動畫,而且具備交互功能,既能實行集體化教學,又適應個別化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聲色兼俱的特點,在課堂上通過五彩斑斕的畫面、美妙悅耳的音樂,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的“娛樂”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解決數學問題方法
1、直觀畫圖法:解小學數學題時,如果能合理的、科學的、巧妙的借助點、線、面、圖、表將小學數學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將抽象的數量關系形象化,可使同學們容易搞清數量關系,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系,抓住問題的本質,迅速解題。
2、巧妙轉化:在解小學數學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3、枚舉法:小學數學題中常常出現一些數量關系非常特殊的題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難列式解答,有時根本列不出相應的算式來。我們可以用枚舉法,根據題目的要求,一一列舉基本符合要求的數據,然后從中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難則反:有些數學問題如果你從條件正面出發考慮有困難,那么你可以改變思考的方向,從結果或問題的反面出發來考慮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6、整體把握:有些小學數學題,如果從細節上考慮,很繁雜,也沒有必要,如果能從整體上把握,宏觀上考慮,通過研究問題的整體形式、整體結構、局部與整體的內在聯系,“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5、倒推法:從題目所述的最后結果出發,利用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題目中問題得到解決。
小學數學怎么復習
1.摸清學情,找準存在的問題。教師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針對每一部分知識中的基礎、重點和難點內容,在復習每一板塊之前,選擇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作為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在自己復習的基礎上獨立認真地完成。我們通過批改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學生平時作業情況和各單元測試情況,找準學生在該板塊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及問題所在,找準各知識點容易出錯的原因。老師復習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制訂相應的復習計劃。
2.歸納、整理、明確重點難點。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教師反復閱讀大綱和教材,弄清重點章節,以及每一章節的復習重點。制訂復習計劃時,要切實把握復習的具體內容,貫徹落實大綱的精神,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準重點、難點,增強復習的針對性。著手編寫復習課教學計劃時,重點理清基本概念、基礎計算、基本操作、基本應用方面的知識系統。
小學數學輔導注意事項
1、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作為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應該能夠自己整理書包,準備當天所需的學習用品。但是有的孩子還是生性大大咧咧丟三拉四,不是忘帶這樣,就是忘帶那樣,于是出門前,母親就反復叮囑,別忘帶作業本,別忘帶鑰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煩的答應著一面又把該帶的東西丟在了家中,一位有心的母親是這樣做的,她在孩子的書包上貼了張醒目的紙條:查一查,你的東西帶全了嗎?要是都全了,就和媽媽說聲再見。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實用,但多少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2、正確對待孩子的作業
1)作業格式訓練。良好的書寫應做到書寫清潔、整齊、工整。養成良好的書寫,就能減少孩子由于書寫不良而產聲的差錯,另外也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條理性。
2)培養認真閱讀的習慣。現在的數學練習形式活潑多樣,能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的難度,每做一題需要孩子看清、看懂題意,然后說好所題意,再動手做。
3)培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習慣。數學不是記憶性為主的學科,而是思考性為主的學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孩子養成愛動腦,勤于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對于孩子以后的學習可以說是受益無窮。
4)培養自覺訂正錯題的習慣。孩子做錯題目,不及時訂正,學習中就會以訛傳訛,錯誤百出。家長適當地幫助孩子找到做錯題目的原因所在,并加強對孩子知識薄弱環節的輔導,這樣才能真正起到訂正錯題的積極作用。
5)培養檢查的習慣
6)培養學會傾聽的習慣不但要聽老師所講的,還要聽同伴的不同想法。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會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經過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二、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三、及時總結解題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后,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么?(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異同?(7)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好?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么情況下采用嗎?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于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學生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發展。
四、拓寬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會經常給學生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啟發學生多思多想,這時學生要積極思考,拓寬思路,以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展。這樣啟發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系,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五、善于質疑問難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