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中的有關政治的思想
《左傳》中的有關政治的思想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谷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快來學習學習吧!
《左傳》中的有關政治的思想
7、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譯文]面臨禍患仍不忘國家,這是忠誠的表現。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傳·昭公十一年》
[譯文]樹冠大了必然折斷,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擺動。(現在有時“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勢力強大,不聽從上級的指揮調遣。)
9、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左傳·陽公五年》
[譯文]當權執政者不能無故獎賞對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懲罰與自己有私仇的人。
10、無德而祿,殃也。《左傳·閔公二年》
[譯文]沒有道德而享受俸祿,就是禍害。(強調享受國家俸祿的人必須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譯文]我不詐騙你,你不欺騙我。真誠相待,互不欺詐。
12、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左傳·閔公元年》
[譯文]貪圖安逸享樂等于飲毒酒自殺,不可懷戀。
13、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譯文]下棋的人拿著棋子而決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這樣的人必定勝不了對手。
14、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左傳·襄公十年》
[譯文]眾人的憤怒不可以觸犯,個人專權的欲望難以成功。
15、川澤納污,山藪(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傳·宣公十八年》
[譯文]河流大澤中也容納污水,深山草野中也會藏瘴癘之氣,美玉中也會微有瑕疵。
16、過而不悛,亡之本也。《左傳·襄公七年》
[譯文]有過錯而不改正,這是敗亡的根源。
17、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左傳·文公五年》
[譯文]空有虛名而無其實,言過其行的人。必然會招來人們的怨恨。
18、驕奢淫逸,所自邪也。《左傳·隱公三年》
[譯文]驕橫、奢侈、荒淫、放蕩,是邪惡發源的處所。
=19、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左傳·隱公六年》
[譯文]好事不能放棄,壞事不可任其發展。
20、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譯文]節儉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質,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21、樹德莫如滋,擊疾莫如盡。《左傳·哀公元年》
[譯文]修養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斷增長,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徹底干凈。
2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譯文]不能因為一次過失而掩蓋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過去的功績。
23、從善如流。《左傳·成公八年》
[譯文]聽從正確的意見象流水一樣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別人好的意見,虛心聽取他人的批評和建議。
2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譯文]人民的生計貴在勤勞,勤勞就不會貧乏。
政治知識點:如何正確理解事物的普遍聯系
【理解知識要點】
1.聯系的辨證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講的聯系是辯證聯系,即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這種聯系構成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的聯系網,使萬事萬物聯系在-起,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過渡、互相轉化。把事物看成是互相聯系的還是孤立的,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之一。
2.聯系的普遍性:所謂聯系的普遍性,有兩方面含義:一從具體上講,是指每-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從內部構成要素看,是普遍聯系的;從與周圍其它事物的聯系(橫向)看也是普遍的;從事物發展的歷史和趨勢(縱向)看,該事物與過去和將來的聯系也是普遍的。二從總體上講,是指聯系這種關系在世界萬事萬物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總之,聯系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沒有聯系就沒有世界。
3.聯系的客觀性: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它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用主觀臆造的聯系代替客觀事物本身的聯系,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因此,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就是要把普遍聯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
4.聯系的條件性: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任何具體事物都是有條件的,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又在一定條件下發展、滅亡。因此,任何具體的聯系都依賴于一定的條件,隨著條件的改變,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各因素之間的聯系的性質、方式也要發生變化。
5.聯系的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萬別、無限多樣的,事物的聯系也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主要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本質聯系和現象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整體聯系和部分聯系、因果聯系等等。不同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不同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必須具體的分析事物之間各種不同的真實聯系。
【走出認識誤區】
1.把人們生活中講的具體聯系混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辯證聯系。它們之間應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
2.把聯系的普遍性僅僅理解為事物同周圍其它事物的聯系。應當按教材中所講的內容來準確理解,把握三個方面:第一,事物的內在要素是相互聯系的;第二,事物同周圍的事物是相互聯系的;第三,整個世界是-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3.把聯系的普遍性理解為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從而否認了聯系的條件性。
《左傳》中的有關政治的思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