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寶寶血常規正常值
血常規化驗單中有不同類型的細胞化驗結果,那么14天寶寶血常規的正常值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14天寶寶血常規正常值,希望對您有用。
14天寶寶血常規正常值
血紅蛋白(Hb):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紅細胞(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白細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兒(15.0~20.0)×10*9/L;6個月至2歲(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網織紅細胞計數:0.5%-1.5%
白細胞分類計數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0.5%~5%)
嗜堿性粒細胞0~0.001(0%~1%)
淋巴細胞0.20~0.40(20%~40%)
單核細胞0.03~0.08(3%~8%)
小兒血常規主要看的指標
紅細胞系統:紅細胞在人體內主要功能是攜帶氧。如果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都標有“↓”號,提示有貧血存在,組織可能有缺氧表現。如果“↑”顯示體內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細胞系統:白細胞在血常規中顯示“↑”或“↓”都不正常。它的總數是局限在“正常范圍”內的,如剛出生正常新生兒的白細胞總數是(9~30)ⅹ 109/L,平均是20ⅹ109/L。隨年齡增長,正常值會逐漸降低,如6月到6歲的幼兒為(6~15)ⅹ109/L,平均為10ⅹ109/L;7~12 歲為(4.5~13.5)ⅹ109/L,平均為8ⅹ109/L。超過高值則疑有炎癥存在,多為細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藥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細胞總數而言,還應進一步了解白細胞是由五種白細胞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細胞(代表符號為N),約占50%~70%(年齡不同,百分比有變化),主要起吞噬殺滅細菌作用。第二種是淋巴細胞(代表符號為L),約占20%~40%,產生細胞因子破壞細菌結構,使細菌不能生存。第三種細胞是單核細胞(代表符號為M),約占1%~8%,產生抗體。第四種細胞是嗜酸性粒細胞(符號E),約占0.5%~5%,機體過敏或寄生蟲感染時可增加比例數。末位是嗜堿性粒細胞(符號B),約占0~0.75%,各種比例如不協調,預示可能有某種病。
血小板系統:血小板(PL)約為(100~300)ⅹ109/L,我們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可能因一個小傷口而出現生命危險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計數是我們在觀察化驗單時應該注意的第三個重點,如果血小板減少的話,寶寶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問題。
小兒血常規化驗單怎么看
情況有異常時的表現
在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數據是最關鍵的,也是準媽媽必須認真觀察的。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血紅蛋白的主要功能就是攜帶氧分子,血紅蛋白的正常濃度范圍在110~150g/L,如果準媽媽的血紅蛋白的濃度大于150g/L時,準媽媽有可能出現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或脫水的情況。當血紅蛋白和血紅細胞同時減少時,準媽媽有可能出現貧血的現象,如果是輕度貧血,那對準媽媽及分娩的影響不大,重度貧血則會有引起早產、低體重兒等不良后果的可能。
主要是判斷準媽媽是否貧血,其判斷標準在國內和國外是有區別的。在國內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為輕度貧血,低于80g/L為中度貧血,低于60g/L為重度貧血。而在國外血色素正常值為110g/L,低于110g/L為輕度貧血。低于90g/L為中度貧血,低于70g/L為重度貧血。
白細胞:白細胞在機體內起著消滅病原體,保衛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如果增多準媽媽可能就會表現為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等,但在孕期是不同的,孕期是可以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的。白細胞的減少,常表現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4天寶寶血常規正常值相關文章:
3.孕檢結果怎么看
14天寶寶血常規正常值





上一篇:13歲兒童血常規正常值
下一篇:16歲的血常規檢查單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