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攻難關黨課講稿(2)
艱苦奮斗攻難關黨課講稿篇4
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體驗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觸摸黃洋界的迫擊炮,追憶硝煙彌漫的革命歲月;瞻仰無名英雄紀念碑,近距離感受革命先輩的博大胸懷„„近日,財政部機關黨校第64級黨員干部進修班38名學員,帶著由衷的向往、高昂的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踏上了井岡山這塊神圣的紅土地,進行了為期4天的革命教育學習培訓:重走紅軍路,感悟井岡山精神,接受井岡山理想信念專題教育。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今年春節前夕,第三次上井岡山,他指出: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他同時號召: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為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突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的實質,財政部機關黨校與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認真準備,精心設計課程,為64級黨員干部進修班舉辦了“傳承井岡山精神、做合格共產黨員”主題培訓。 當學員們踏上這片孕育了中國革命勝利的熱土時,他們帶著這樣的疑問:是什么力量讓共產黨人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創造出世代相傳的井岡山精神?是怎樣的一種情懷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義無反顧地跟著黨走?又是怎樣的信念讓先輩們不怕犧牲,前赴后繼?
“一次現場教學就是一部活教材”。井岡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大課堂”,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親手開創了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4天時間里,學員們先后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革命舊址群、黃洋界哨口、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小井紅軍醫院、小井紅軍烈士墓地等革命圣地接受了現場教學,聽取了曾志、張子清、王佐、袁文才、甘祖昌等紅軍戰士的英雄事跡。一幕幕艱苦卓絕、悲壯慘烈的革命場景,一位位為理想信念視死如歸的紅軍戰士,深深觸動了每位學員的心靈。最全的名企校招、招聘會、宣講會信息, “一堂互動教學課程就是一場精神洗禮”。在井岡山精神代代傳的訪談教學活動中,曾志、袁文才、王佐、甘祖昌4位紅軍的后代,用樸實和感人的講述把學員帶入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讓學員領略了先輩們對黨無怨無悔、堅貞不渝的執著追求。最讓人感動的是,革命者不僅為新中國的建立奉獻了熱血和生命,還將這種精神代代相傳,讓革命的光輝永存人間。
“一次井岡行,一世井岡情。”4天的學習,行程緊、身體累,卻激發出學員們的高昂斗志。無論是專題講座、現場教學,還是激情教學、訪談教學,也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的教學,學員們都全身心投入,將本次培訓視為一次徹底的、全方位的革命精神洗禮。有學員感慨:“只有親眼去看親身去體驗,才能體會歷史的厚重和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不忘本初,方有未來。”學習井岡山精神的步伐永不停息。
在學習總結大會上,財政部機關紀委書記李繼庚強調,“井岡山精神”不能丟。它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在的,更是將來的。今天,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重任,財政部作為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在新的歷史使命下,需要財政干部尤其是黨員干部將“學”與“做”有機結合,帶頭弘揚和踐行井岡山精神,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實際行動使井岡山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艱苦奮斗攻難關黨課講稿篇5
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黨和國家建設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給我們在新形勢下怎樣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一)思想觀念的變化,使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受到嚴重沖擊
改革開放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放思想、發揚民主,沖破思想框框,反對本本和教條,創造一種活潑、自由的氣氛。這是改革有前奏、開放的必需、發展的基矗但由此也帶來了各種思想、思潮紛呈,其中既有馬克思主義這個主流思想,也有國內儒家、法家等傳統思想,還有國外的資產階級思想。特別是資產階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與黨的理想信念格格不入,嚴重沖擊著黨員干部的信念世界。自黨成立那天起,艱苦奮斗就成了共產黨員人實現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早在1939年5月1日,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與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不能脫離的,沒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發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沒有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也就不能執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正是因為有了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我們黨才得以興旺發達,我們的民族才得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才得以發展進步。可是,在新的形勢下,黨內一部分人特別是少數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受到了沖擊,這集中體現在對艱苦奮斗產生了模糊認識和錯誤觀念。
一是認為“艱苦奮斗過時了”。他們認為,在革命戰爭年代、在物質條件困難時期提倡艱苦奮斗,是應該的。而現在是和平年代,是改革開放、物質豐富的年代,再提艱苦奮斗,就顯得“太土氣”了,“不合時宜”了。這實質上是對艱苦奮斗的曲解。艱苦奮斗的內涵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時代變了,艱苦奮斗物質方面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但艱苦奮斗作為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思想品格,作為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作風,則是永恒的主題,不會因時代的變化而過時。即使在物質方面,我們現在還不是很富裕,就是將來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要堅持艱苦奮斗。
二是認為艱苦奮斗是“沒本事”。在有些人看來,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在當今社會應該擁有優越的條件和環境,辦公樓要氣派,裝修要豪華,否則就顯得“寒酸”,就是“沒有本事”。共產黨人的本事是什么?共產黨人的本事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就是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水平。看一個共產黨人有沒有本事,一條最基本的標準就是為群眾謀得了多少利益,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多大貢獻。那種把艱苦奮斗看作“沒本事”的人,實質上是把表面的浮華與思想的精華相提并論了。在現實中,表面的浮華過多,就會讓人玩物喪志、精神墮落,變成真正沒本事的人、無所作為的人、沒有靈魂的人,甚至變成壞人。
三是認為艱苦奮斗是“小事”。有的人把艱苦奮斗看成是無關大局的“小事”,把物質享受看成是生活小節。認為房子住寬一點,車子坐好一點,吃喝消費高一點,不過是生活上的小事。誠然,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必然會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必然會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這也是我們共產黨人追求的目標。但作為黨員干部,個人生活的欲望必須要有所節制。要知道,吃喝無度、享樂無度,就會腐化墮落,就會蛻化變質。
四是認為艱苦奮斗“吃虧”。有的人總感到自己能力強、貢獻大,理應得到高額回報,提倡艱苦奮斗,克制個人欲望,那就太虧了。有的人甚至覺得這樣活著就是“枉來世上走一趟”。這是十分糊涂的,可以這樣說,作為一個手中掌有一定權力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黨和人民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的待遇,無論怎樣艱苦,都不存在吃虧的問題。更何況共產黨員就是要帶領群眾干、做給群眾看,就是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以上四種認識,集中反映著我們少數黨員干部對待艱苦奮斗的錯誤態度,表明這些同志的理想信念開始或已經發生動遙至于極少數人揮霍奢侈、驕奢淫逸則是腐敗墮落的表現,更說明這些人的理想信念已完全喪失。不愿艱苦奮斗,就會講享樂,而享樂就要耗費大量的社會資財,從而引發假公濟私、貪污受賄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2、奢侈享樂之風的滋長,使一部分黨員干部淡忘了黨的艱苦奮斗的好作風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黨員干部淡忘了黨的艱苦奮斗的好傳統、好作風,奢侈享樂之風滋長起來。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空虛,精神萎靡,貪圖安逸,不思進齲一些黨員干部精神不振,消極頹廢,不愿到艱苦地方工作,遇到困難和矛盾繞著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逃避責任,得過且過。有的在各種錯誤思想和反科學、反社會的歪理邪說面前隨波逐流,甚至燒香拜佛,算命占卦,從封建精神活動中尋找精神寄托。
二是揮霍公款,吃喝玩樂。一些黨員干部沉緬于花天酒地、大吃大喝,利用各種機會出入豪華酒樓、飯莊賓館和夜總會,利用公款進行各種名目的高消費娛樂活動,一擲千金毫不心痛。群眾氣憤地稱這些干部是“白天學孔繁森,晚上學王寶森”。近年,原師橋鎮西羅村黨支部委員沈寅昌,用公款支付包廂費、陪舞女小費等13255元,被市紀委查處。
三是講排嘗比闊氣,鋪張浪費。一些地方和部門專門到風景名勝、氣候宜人的地方召開會議,舉辦名目繁多的慶典、紀念活動,濫發紀念品和禮品,借機游山玩水;有的以考察、研討等各種名義出國出境旅游。不論大事小情,不講實際效果,盲目擴大場面,追求規格,講究氣派,大肆揮霍,勞民傷財。
四是違反規定,超標準修建和裝修樓堂館所,亂配、濫配交通和通訊工具。一些單位違規集資,超標準修建或裝修辦公樓。有的以培訓中心、療養院或辦事處為名開賓館、辦飯店,實則主要為拉關系、搞創收,接待領導。有的單位在企業經營和群眾生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動用巨額公款搞豪華裝修。一些單位脫離工作需要,超標準配備高級轎車,濫配通訊工具。最近,市紀委對某些鎮繞開審批監管,違規購置使用小汽車問題向全市發出了通報,并作出了處理。
五是驕奢淫逸,腐化墮落。個別黨員干部經不起金錢、美色的誘惑,追求紙醉金迷、腐朽糜爛的生活方式,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謀取私利,貪污索賄,蛻化變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近年來,我們每年都要查處一批黨員干部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案件。去年,庵東鎮原副鎮長許樂群就是因為生活作風存在嚴重問題,受到了留黨察看二年,行政撤職的處分。今年,逍林自來水廠原副廠長兼會計岑增強,利用職務之便,以收入不進帳、少進帳、改帳等手段,先后占用逍林改水站上繳的水費、水發基金共計215萬元。而他的墮落始于一個叫陳遠玉的三陪女,為能有錢財供其與情婦吃喝玩樂,他打起了水廠的主意,肆意侵吞巨額資金,被市紀委查處。滸山街道界牌村原黨支部書記朱曉其因騙人錢財近300萬元、同時挪用集體資金600余萬元,被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的判決。其中,朱曉其除了在賭球上一擲千金外,生活上也是極其糜爛,曾出資100余萬元在溫州市區黃金地段購買了一套商品房,供情婦居住,而自己則是駕著用非法所得收入購買的寶馬車去渡周末。
大量事實說明,一部分黨員和干部確實忘記了黨的艱苦奮斗的傳統,形成了一股貪圖享樂的不良風氣,不僅大量浪費國家和人民的寶貴錢財,而且成為一些消極腐敗現象得以蔓延滋長的溫床,嚴重侵蝕著黨的肌體,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社會環境的復雜性與缺乏長期的艱苦生活磨練,使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有可能喪失斗志。
從目前我國黨員領導干部的構成來看,絕大多數是建國以后出生的,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改革開放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斗爭的磨練、艱苦環境的考驗。他們有的從學校到機關,從下級機關到上級機關,文化水平高,機關經驗也豐富,但缺乏實踐的磨練、基層工作的鍛煉,其中有些同志很難體會基層群眾的感情。因為沒有艱苦生活的參照物,也很難在心理產生滿足感。相反,一旦接觸那些所謂“現代民主國家”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去仿效、追求,很容易被各種腐朽思想所侵蝕。現階段在這方面的幾種現象值得注意:一是“隨大流”。有的人認為,黨內有先進典型,也有腐敗分子,自己既不想落罵名,也不想留美名。有的甚至認為現狀就是這樣,個人也改變不了社會,只有隨波逐流,得過且過。這是對黨對人民不負責任的表現。說穿了,就是立場不穩、黨性不純,是經不起風浪考驗的。如果一遇風浪,他們是極容易“翻船”的。二是“降格以求”。有的領導干部不把自己看成社會先進成員的一分子,某些群眾中的不健康行為他們有份,甚至某些群眾所不齒的事情他們也干。這樣的人在群眾面前有什么威信可言?又怎能產生感召力?在這些人身上,已經看不到黨的先進性了。三是“工作需要”。在某些人看來,坐高檔車,住高級賓館,這是“門面”需要;打牌賭博、吃喝玩樂,這是“應酬”需要;搞豪華裝修、購高檔用品,這是“辦公”需要。凡此種種,一切享樂的伎倆,都被與“工作”扯在一起,認為是工作的需要,既然如此,大家也就心安理得了。難道果真如此嗎?這中間有多少是真正的工作需要?當年馬克思深刻揭露資本家使“奢侈成為經營上的需要”,是為了攫取更多剩余價值而變換的生產和經營方式。我們共產黨人不是資本家。執政為民的本質決定了我們永遠不能把奢侈作為工作上的需要。那些借口“工作需要”的人,實際上是在為自己享樂找“由頭”。
>>>點擊閱讀推薦更多“艱苦奮斗攻難關黨課講稿”<<<
看完“艱苦奮斗攻難關黨課講稿”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