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季第九期青年大學習觀后感心得精選4篇_看青年大學習有感4篇
第八季第九期青年大學習觀后感心得精選4篇_看青年大學習有感4篇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開始了,這一期的主題是“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提供科技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的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學習心得
新年的鐘聲響徹九州,一場猝不及防的疫情偷襲了20__。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面臨的一次危機,更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驗。
黨章開宗明義要求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這場戰“疫”中,無數共產黨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已成為抗疫一線最響亮的口號、最堅決的行動。越是危難時刻,黨員干部越要彰顯本色,積極作為、勇于擔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逆境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這是一個需要擔當精神的時代,黨員干部站在新時期的歷史節點,要永葆公仆本色,勇于擔當作為。“我是支部委員,先安排我!”“我參加過非典抗擊,我有經驗”“我是老黨員,請讓我幫村里守卡,我不要一分錢”“時間就是生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干出來的,一定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無數黨員不眠不休,與時間賽跑,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用實干與擔當,踐行著初心和使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一個需要犧牲奉獻的時代,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管是前線還是后方,都自覺立足本職,埋頭苦干,甘愿奉獻。從請戰一線的黨員同志到申請“火線入黨”的積極分子。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放棄休假和團聚的機會,連夜加班在社區、村口、商鋪引導群眾佩戴口罩出行,為其監測體溫,消殺病毒,宣傳防疫科普知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全國各級黨組(黨委)沖鋒在前,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勇當人民生命安全的“逆行者”。
這次疫情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不僅是一次全面大考,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戰場。透過這場戰“疫”,我們看到人情的溫暖、職責的堅守,更看到黨的領導始終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關鍵核心”。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大考,我們的黨汲取前行力量,進而堅定信念,勇于擔當、奮發有為,讓我們的國家將更加繁榮強盛。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學習心得2
疫情來得突然,疫情來得迅猛。那些不斷跳動的數字,那些不斷閃現的鏡頭,那些不斷更新的消息……無一不讓人思緒翻滾,無一不讓人心靈震顫。災情無情人有情。在大災大難面前,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場面,時刻閃現在我的眼前,觸碰著我那敏感的神經,總是讓我感動得熱淚盈框。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緣由,他們正是中華民族始終挺立的脊梁。我決心用筆墨記錄下那些“感動”,對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84歲高齡、兩度與病毒作戰的鐘南山院士。因為2003年的SARS,鐘南山院士進入我們的視野。未曾想到,時隔16年,年屆84歲高齡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又一次站在了歷史臺前。坐不上飛機就坐高鐵,縱使在火車上,也不忘研究工作;沒有做作、沒有矯情、沒有虛華,真正展現了“國士”氣度、“國士”風范;特別是在戰“疫”一線,他那敏銳的目光、那執著的精神、那凝重的神情,總讓人心靈震顫;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鼓舞了信心,就增進了斗志。誰曾想到,沒有理由出戰的他,不需要理由而出戰了;誰曾想到,他的帶動和鼓舞,激發了無數醫療戰士的斗志;誰曾想到,這次疫情雖然兇猛,在他的精確判斷和準確把握下,正得到及時有效抑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有鐘南山院士,有鐘南山院士一樣的戰“疫”團隊,有他們始終昂立的民族精神,再兇猛的“疫”情也必將得到控制,我們相信,我們堅信,我們向他們致敬!
與時間賽跑、拉長自己生命時間的張定宇院長。不是央視《新聞1+1》節目,誰曾想到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一個身患漸凍癥的病人,自己妻子也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張定宇,毅然戰斗在抗擊疫情、救治病人的最前線,坦然面對記者說,“我會用好這些時間”。受病情影響,他的腳步變得高低不平,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但每當有人問到,他總是說自己“膝關節不好”。他說自己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然而早在2019年12月27日,金銀潭醫院已經懷疑這些病人可能是冠狀病毒感染;面對特殊的病人,需要穿上隔離服,工作量是平時的3到5倍,病人吃的一些餐食,以及他們的生活垃圾,要做集體清運……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張定宇院長用自己的實踐默默堅守,將有限的生命時間拉成“無限”的生命高度,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惻隱之心”,看到了中華民族朝氣勃勃之生命力!在無數“張定宇”的奮進拼搏,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我們相信,我們堅信,我們向他們致敬!
堅持奮戰、脫下口罩后滿臉創傷的醫護人員。1月27日,媒體發了一組題目為“瞬間淚目,卻讓人滿血復活”的照片,當看到“堅持:脫下口罩的醫護人員”的那張照片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淡定的神情與那深深的壓痕形成鮮明的對比,山東省的周建國老師以《有一種大美叫“口罩壓痕”》一文進行由衷贊美。作為一線醫護人員,身體長期處在不透氣的防護狀態下,出現問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然而,當他們面對重大“疫”情,已無暇顧及甚至根本沒有來得及考慮這些。只有在偶爾喘息的時候,才“真相大白”。翻開網絡,可以看到好多醫護人員,餓了方便面充饑,累了就躺到地板上、坐椅里、角落處打個盹……那是一幅幅多么讓人感動的畫面啊!以“大美”形容之一點也不為過!這是一種職業的操守,更是一種生命的堅守。有了他們,這場戰“疫”一定能夠取得勝利,一時的困難也終將不是困難,我們相信,我們堅信,我們向他們致敬!
多難興邦。在重大疫情面前,無數黨員干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用自己的堅定信念和血肉之軀,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感人的場景,有太多感動的瞬間。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向他們致敬吧!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戰勝疫情而努力奮斗!讓我們祝福,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學習心得3
人生匆匆幾十載,世事無常,生活中有太多的始料未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心越來越浮躁,很少有人愿意在忙碌的日子里感受生活的美好。然而,只有珍惜當下的每一刻,才能過好整個人生,所謂憐取眼前,不只是“眼前人”,還有“眼前事”。
因為疫情阻隔,許多人的假期大大延長,也不得已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光。不管是媽媽烙的餅,還是爸爸沏的茶,在我們的陪伴下似乎都有別樣的幸福。這段特殊的時光里,我們見多了告別與離去,也開始更加明白團聚的意義。平日里,我們將最糟糕的情緒留給最親近的人,困難時,才知道正是這些被我們“傷害慣了”的至親,在日日期盼團圓。
回想年輕時的信誓旦旦,我們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其實,只要我們真正地去努力、去生活,過程遠比結果更有樂趣。皆大歡喜的結局固然令人向往,樂在其中的過程又何嘗不美好?工作中,日日攀升的業績固然令人欣喜,那些伏案忙碌的身影又何嘗不令人敬佩?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往年這時的商場里、馬路上、公園中早就一片人聲鼎沸,如今那些顯得落寞的空氣似乎都在告訴我們,平平常常的日子才最值得期待,那些災難與苦痛似乎在拼命提醒我們人生無常,韶光易逝,惜取眼前。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學習心得4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紀檢監察干部要當好疫情防控“戰斗員”,也不要忘記當好防疫一線監督員,科學穩慎做好疫情防控監督,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強保障。我認為疫情期間,紀檢監察干部要增強疫情防控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立足職能、強化監督,發揮帶頭作用。
正確做好監督檢查工作。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高度重視在疫情防控監督檢查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以不定時抽查的檢查方式,下沉一線開展全天候明察暗訪,堅決把紀律挺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線。嚴防疫情防控期間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落實好不過多檢查、不亂檢查、不亂要數據、不為了應付檢查而做臺賬等問題,讓黨員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壓實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將相關規定在權威媒體發布,在各單位、各鄉鎮、各村屯等公共場所張貼,層層傳導壓力,讓全社會都來關注、關心、支持疫情防控監督執紀問責工作,依靠人民群眾的強大力量,豐富問題線索來源,對防控工作中作風不實、履責不力要嚴肅問責。
加強政策學習,明確監管職責。要堅持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兩手抓”,監督要有依據,只有認真學習貫徹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疫情防控文件,要結合基層實際,抓好當前市場供應、復工復產、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等事項的監督落實,科學防控,及時對疫情防控監督政策進行布置,全面落實精準防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