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
2020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
學習沂蒙精,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一)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這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時的諄諄囑托,也是我們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七年來,臨沂市認真踐行總書記要求,從群眾利益出發,在重點難點上著力,不斷凝聚干事創業力量,擦亮沂蒙精神品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之年,如何發揚光大沂蒙精神、踐行沂蒙精神,讓沂蒙精神煥發時代光彩,是新課題也是硬任務。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水乳交融、生死與共”,誕生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沂蒙精神,蘊含了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和忠貞不渝的初心使命。沂蒙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為沂蒙革命老區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各項事業發展凝聚了強大力量、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挑戰,我們更要學會從沂蒙精神中汲取力量,爬坡過坎、滾石上山,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深化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認識,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理論的前提下融會貫通沂蒙精神的精髓,積聚理想信念之力。準確把握沂蒙精神“為人民、靠人民、愛人民”的鮮明本色,把群眾痛點當成工作重點,發自內心地關愛群眾、熱愛人民,積聚為民愛民之力。要時刻保持革命時期那種勁頭、那種拼命精神和革命熱情,以繡花功夫和奮斗精神,實干擔當、肩挑重擔,積聚事業發展之力。
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一路走來,臨沂市始終把發揚光大沂蒙精神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著力在“深”“實”上下功夫,用紅色資源講述紅色故事,奏響了紅色基因傳承的時代強音。明確目標導向講。臨沂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沂蒙精神發揚光大工作方案,項目化推進、實體化運作,深化研究、深化宣傳、深化踐行、深化融合“四個深化”的提出,為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落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帶著為民情懷講。“自覺踐行沂蒙精神、做新時代擔當奉獻好黨員”主題活動的開展,群眾訴求“大排查大化解”的進行,優秀群眾工作法的評選,結親連心、第一書記、紅領書記等等,讓沂蒙精神在行動上得到了鮮明驗證。聚焦典型培樹講。評選“六個一百”先進典型,積極培育踐行沂蒙精神的典型群體,從黨員到群眾,從青年到少年,以典型促引領,推動了沂蒙精神在全社會薪火相傳,道德模范、“最美奮斗者”的推薦評選,“沂蒙人就是好”的沂蒙品格得到不斷提升,形成了踐行沂蒙精神、爭做時代先鋒的良好風尚。聯系工作實際講。充分發揮臨沂紅色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紅色文旅發展,將沂蒙精神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精神財富轉化為物質財富,開發“紅色沂蒙”智慧運營網絡平臺,不斷整合力量、統籌資源,推動融合發展。一個個生動實踐,一次次內涵升華,踐行過程中,沂蒙精神不斷融入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不斷彰顯其適應時代發展、順應時代潮流的強大生機與活力,也更加堅定了我們作為沂蒙精神踐行者、傳承者的信心和決心。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新時代面臨新挑戰,展現新擔當。如何更好地推進沂蒙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我們每一位沂蒙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牢記“心中有黨不忘恩”,鑄培大義忠誠的優秀品質,堅定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緊密聯系時代發展變化,做心中有黨、政治明白的表率;牢記“心中有民不忘本”,要充分認識到“我是誰”,搞清楚“依靠誰”,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做“心中有民、群眾貼心”的表率;牢記“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面對重擔子、硬骨頭,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謀事業,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破難題,以“釘釘子”的精神抓落實,做“心中有責、沖鋒在前”的表率。
歷史長河浩蕩向前,精神之火生生不息。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是信念傳承的“接力棒”,是事業發展的“助推器”。讓我們自覺扛起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在深入踐行中講好沂蒙故事,為更快更好地建設我們腳下這塊奉獻的土地,譜寫新時代大美新臨沂建設的嶄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二)
沂蒙精神蘊含著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沂蒙革命斗爭史中,沂蒙精神都源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信念。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把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帶回沂蒙山區,彌留之際勉勵同志們要“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到底”;劉曉浦、劉一夢叔侄倆,面對“放棄信仰就可以活命”的“生路”選擇了獻身信仰;沂蒙母親王換于牢記“俺是黨的人”,冒死保存《山東省聯合大會會刊》。可以說,沂蒙精神源于黨的理想信念。
“主義比生命更重要”。我們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沂蒙先輩先烈牢記黨的性質宗旨,面對信仰堅定的棄守、槍林彈雨的考驗、嚴刑拷打的折磨、金錢美色的誘惑,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純粹純潔。
全黨同志要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牢記“第一身份”,必須把握理想信念這個立足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必須把握紅色基因這個承接點,從革命歷史中追尋初心,從時代發展中感悟使命;必須把握對黨忠誠這個根本點,時刻把對黨忠誠擺在首要位置;必須把握敢于斗爭這個發力點,敢于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斗爭,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擦亮永不褪色的政治底色。
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三)
沂蒙精神蘊含著黨群一心的魚水深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當年在沂蒙根據地,從黨的高級干部到普通黨員,從軍隊的高級將領到普通戰士,不論身份地位,來自哪里,都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主動幫群眾挑水、砍柴、掃院子,始終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群眾也把他們當成“主心骨”“貼心人”。在根據地最艱難的時期,他們帶領群眾減租減息、生產自救,反“掃蕩”、反封鎖、反奸除霸,共渡難關。“一個鍋里摸勺子,一張桌上動筷子,一個山洞躲‘掃蕩’,一個戰壕打鬼子”,這種血濃于水的黨群關系,凝聚起推動革命的磅礴偉力。
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我們要密切新時代黨群關系,必須主動聯系群眾,通過領導干部“結親連心”、普通黨員“雙報到”、“萬名干部下基層”、脫貧攻堅“回頭看”、選派“第一書記”等,持續推進聯系服務群眾;要廣泛聽取民意,要圍繞“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基層治理和減負等重點工作,深入調研,調整思路,確保工作更順民心、合民意; 要增進群眾感情,感情反映立場,決定態度,影響行動,要身至心入“接地氣”,與群眾打成一片,在融入群眾中續寫“魚水深情”。
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四)
沂蒙精神蘊含著啟發民智的歷史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當年抗戰全面爆發后,在“脫下長衫,到游擊隊去!”“到群眾中去”的號召下,沂蒙各級黨組織宣傳發動群眾,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從創辦黨的第一家省級報刊《大眾日報》到各專區紛紛辦報辦刊,從八大劇團聯合會演到“村村鑼鼓響,莊莊有劇團”,從“窮人為什么窮”的革命教育到“組織起來有力量”的民眾覺醒,沂蒙根據地形成了“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革命洪流。
“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通過宣傳群眾,點亮了群眾心中那盞燈,堅定了跟著共產黨走的政治自覺。
新時代要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就必須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聚焦主題主線,要帶著使命、帶著感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一科學理論武裝黨員、教育群眾。拓寬輿論陣地,要融通網上和網下,打通兩個“輿論場”,把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結合起來,不斷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推動實踐發展,不斷探尋黨的創新理論與基層工作的切入點、與百姓思想的結合點、與地方發展的契合點,用革命老區的發展變化印證黨的理論的實踐偉力。
踐行沂蒙精神綻放戰疫青春觀后感(五)
在革命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雙手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勛。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阻擊戰全面打響,作為物流之都、商貿名城、經濟開放度高、人口流動性強,面對經濟優勢變成疫情防控弱勢的局面,臨沂市蘭山區委區政府第一時間反應,1100多個黨組織和社團4.8萬余人全部放棄春節假期,投入到戰疫工作中,吹響了用沂蒙精神去“戰疫”的號角。
在高速路口、火車站、汽車站等重要地段,嚴密排查往來車輛人員
這次疫情“阻擊戰”,蘭山區委區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時間至上,各鎮街道、村社區黨員干部積極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沖鋒在前;衛生醫療、公安交警、綜合執法、交通、市場監管等一線工作者不分晝夜,全力以赴,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自1月26日對所有村社區實施封閉管理以來,全區陸續出臺了工廠延遲開工、市場延遲開業、學校延遲開學等應急措施,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和堅決支持。大家自覺減少外出,遠離公眾場所,停止聚集性活動,很多企業和市民還自發捐款捐物支持武漢和市區一線工作人員抗擊疫情,再現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對村居社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和預防,減少人員流動
“13個必須”嚴防死守,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疫情就是命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月29日晚上,蘭山區委區政府連夜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議,要求全區上下堅決做到“13個必須”。每個干部必須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基層網格中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樹立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堅定信心,抗起政治責任。蘭山街道在51個社區村設立黨員網格示范崗,黨員帶頭,293名網格長、494名專職網格員、914名兼職網格員、128名專屬網格聯絡員全面行動,從除夕開始24小時不間斷巡邏,把網格打造成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對藥店實施零差價銷售管理
聯防聯控,區直部門一線抗疫比奉獻、比擔當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深入開展以來,蘭山區委區政府精心部署、精準施策,全力以赴組織各基層單位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金雀山街道成立以大型賓館、飯店重點人員疫情排查工作組,每天對轄區內所有酒店、賓館入住人員情況實時調度,發放健康提示,轄區內所有賓館、酒店、旅館全部簽訂承諾書,承諾及時發現、及時處置。這一舉措為轄區居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安全屏障。
筑起紅色屏障,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一線飄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疫情在前,沖鋒有我。蘭山區委區政府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發揮基層流動黨組織作用。蘭山街道北道社區積極響應貫徹,社區黨支部組織16名黨員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志愿者突擊隊”,志愿者們嚴防死守,在社區外建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紅色疫情防護墻。汪溝鎮韓家溝村72歲老黨員張春寶主動參與疫情防控,每天堅持到值守點值守。柳青街道杏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滕廣志積極發揚區人大代表、區優秀共產黨員的職責和擔當,自大年初一就帶頭在一線值班防疫,已連續堅持了12天。
基層黨組織擔當作為,黨旗飄揚
一枚枚燦爛的黨徽,一只只普通的口罩,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大街小巷迎風飄揚,匯聚成抗疫戰線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疫情面前,人人有責,1100多個黨組織“戰疫”
為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蘭山區委區政府千方百計鼓勵社團組織優化社會服務,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蘭山區慈善總會發揮樞紐型組織和慈善行業組織的功能作用,發動社會力量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目前,蘭山區有1100多個黨組織、社團4.8萬人參加戰疫,共計投入經費3000萬多元。
保障居民菜籃子,在商超督導防疫
宣傳發動,理性防疫,打響線上“防疫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突然襲擊,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的特性無疑給已沉浸在春節歡慶氣氛的市民當頭一棒,給社會帶來無助的恐慌。怎么辦?如何穩住民心?這種情況下如何引導人們理性防疫成了關鍵,對此,蘭山區委宣傳部緊緊抓住輿論宣傳這一制高點,大力宣傳預防知識,引導人們理性防范,全民抗疫。制定了打響線上“防疫戰”的計劃,積極通過電視、報紙、政務雙微、電視手機臺、今日頭條號等平臺,快速準確公開疫情信息,持續推送防控動態,廣泛宣傳防疫知識,教育廣大群眾自我隔離,減少聚集,勤消毒、勤洗手、勤通風,科學防疫。各職能部門、鄉鎮等基層自媒體奮起擔當,擴大宣傳,用正確輿論引導開展線上戰疫活動,打了一場漂亮的線上“疫情阻擊戰”。
全面組織文化、教育部門營造學習、書香氛圍,引導宅在家的社區居民讀書學習,形成“宅家為防疫、讀書正當時”的書香氛圍
蘭山區文聯組織美協、書協部門大力開展“致敬一線醫務工作者”書畫展覽,讓宅在家的書畫家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一線醫務工作者,書寫抗疫英雄,創作了一大批健康向上的抗疫作品,充分發揮了用優秀的美術作品感染人、鼓舞人、用畫筆抗疫的責任擔當。
蘭山區教體局積極組織轄區學校引導宅在家的孩子多讀書、線上學習疫情預防知識,在抗疫關鍵時刻,蘭山區人民臨危不亂,坦然面對,形成了“理性抗疫、家家戶戶忙讀書充電”的良好學習氛圍,有效的把疫情阻止到了社區之外。
醫療、衛生擔當作為,構建治療預防的大后方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蘭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通24小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咨詢電話, 選派熟悉有關防控知識的工作人員專職為廣大居民解疑釋惑,做好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對接到的有關線索及時轉辦落實。
蘭山區人民醫院將發熱門診所在的三層樓全部清空就地改造,一樓門診接診,二樓三樓病房騰空改造成隔離病房和留觀病房,確診和疑似患者分別隔離。1月26日,蘭山區又在義堂鎮葛疃村啟動了后備醫院建設,以彌補老醫院床位不足問題。目前,新的定點收治醫院正在加緊施工,預計2月9日就將投入使用。
針對復雜的疫情發展狀況,蘭山區各醫療衛生單位成立22支防控應急救援隊伍,共計266人,24小時待命。區人民醫院也相應成立了12人的院級專家組和53人的應急隊,建立了分級負責救治體系。
相關文章:
1.五四綻放戰疫青春堅定制度自信主題活動觀后感體會范文精選5篇
2.2020五四青年節關于綻放戰疫青春征文最新優秀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