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致敬抗疫先鋒心得感悟范文5篇
在這場戰疫中,他們奔赴一線,夜以繼日的投入戰“疫”一線,他們是抗疫先鋒,致敬!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致敬抗疫先鋒心得,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致敬抗疫先鋒心得(一)
今年的春節,是最不同尋常的;今年的春節,是最揪心的;今年的春節,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和不一樣的味道。不同尋常,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意妄行;說它揪心,是因為疫情形勢嚴峻;而這次疫情,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可怕和恐慌,而是團結一心,是眾志成城,是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在困難面前的永不退縮,頑強拼搏!
在新型冠狀病毒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還在外地旅行。我們去南京的總統府,爸爸給我講總統府的歷史,“滄桑國府,金陵一夢”。它見證了歷史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走向輝煌。而這輝煌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想起了主席的一句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也知道了什么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然而,正當我們一家人參觀總統府的時候,爸媽得知形勢非常嚴峻,必須要停止旅行,馬上回家。剛開始,我心里特別委屈,盼了很久的旅行怎么說結束就結束了啊?吵鬧著不想回家。后來,媽媽給我講了鐘南山爺爺的事跡:鐘爺爺84歲高齡仍義無反顧地沖到武漢,就是要和這次疫情抗爭到底。鐘爺爺對全國人民的告誡,讓我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不再任性和吵鬧,乖乖地跟在爸媽身后。而此刻,“鐘南山”這三個字在我小小的心靈里落地生根。他告訴我什么是“擔當”和“責任”,什么是泰然自若,什么是視死如歸,什么是魯迅先生說的“民族的脊梁”。我們國家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鐘爺爺是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我還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為人民群眾的安危,奮不顧身的白衣天使們;獻給大年三十,不能與家人團聚,仍守在自己崗位上的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民戰士們;獻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敢于逆行的全國各地的支援者和志愿者們……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對勇敢頑強的中華民族來說,僅僅是一次考驗,絕不是命運的終點。強壯的東方雄獅絕不會被這小小的病毒打敗!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普通百姓做好隔離,做好防護;只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小小的病毒就只是一只紙老虎,推倒它的日子指日可待!
加油吧,武漢!加油吧,中國!
致敬抗疫先鋒心得(二)
“我們之所以贊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有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從武漢爆發,短短的時間波及全國,空了街道、堵了醫院。醫者忙碌的背影如潔白的帕絹,抹去了病患親人焦急的淚水;鐘南山院士鏗鏘有力的指令,安了我們擔憂的心,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從死神手里搶人罷了。護目鏡和口罩在他們臉上留下“最美的傷痕”;密不透風的白色防護服上,寫下激勵的話語。疫情無情,“逆行者”是最溫暖的風景。
謝謝你們,上演最美逆行。謝謝你們,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一幕幕,從此身邊有情,心中有光。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舉國上下一盤棋,軍民聯動共馳援,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全國打響。淄博也不例外,百姓們安守在家,無數的黨員們堅守在各個小區防疫勸退點的崗位上,走在控疫防疫的第一線。
一根扁擔,十里寒風。隔離病毒,不隔大愛。2月12日上午7點半左右,一位大叔用扁擔挑著兩箱物品,來到淄博淄川疫情檢查點,放下物品后,轉身就走,堅決不留姓名。事后,記者輾轉找到了這位大叔,他叫殷長秀,今年53歲,2月12日早5點40他就從家里出發,用扁擔挑著自家舍不得用的微波爐和一箱寓意平安的蘋果,走了兩個多小時,步行了10多里路,只為讓防疫人員吃上熱乎飯。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菜農們起早貪黑,拔出一筐筐新鮮的蔬菜,是給武漢戰疫中的人民最懇誠的祝福。數不盡陌生的好心人,把他人想在前面,為站崗的人們,送去消毒水,送去口罩。是啊,疫情下的中國,是有抬價牟利的商人,是有造假售假的敗類,但是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中國人的溫暖,在灰暗的大氣中熠熠閃光。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這場戰“疫”,攜子之手,一道并行,光明在路上,更在不遠的前方。
致敬抗疫先鋒心得(三)
“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隨時聽從命令,絕不退縮”!一封封來自各地相關單位、組織的請戰書猶如最響亮的戰斗號角,吹響了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戰“疫”沖鋒。
本該是家人團聚,可是包括武漢在內的各地醫務工作者卻擋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護佑人民健康的堅固長城。不僅僅是醫務工作者,“逆行者”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人們:加班加點緊急生產緊缺的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的工廠工人們,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們、鐵路、警察、環衛、街道、戰士等等。當然,“逆行者”中從來不會缺少黨員。
“敬愛的黨組織,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馳援武漢的第二天,年輕護士金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金珊的母親是一名退役軍人,2003年抗擊“非典”時作為醫院檢驗科大夫戰斗在第一線,當時金珊還是一名護校學生。“母親給我作了榜樣,所以這次我毅然決然報名來到了武漢。我身邊不少優秀的醫護工作者都是共產黨員,他們都非常棒,我決心向他們靠攏,發揮自己的專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甚至有的退休老黨員也遞交了請戰書:“雖然我們年紀偏大了點,但共產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精神沒退!”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刻,黨員從不會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們看到醫院和醫療衛生單位基層黨組織積極靠前指揮調度,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組織廣大黨員醫護人員沖鋒在前、戰斗在前,視病房如戰場、視病人如親人,臨危不懼、恪盡職守,爭當“最美逆行者”。各級街道、社區則圍繞疫情防控工作,建立黨員責任區、設置黨員責任崗、組建黨員防控先鋒隊,組織黨員和干部帶頭分片包干、全覆蓋登記排查、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攻堅戰中,黨員們紛紛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展現擔當作為,把疫情防控作為鞏固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他們雖逆風而行,卻向陽而生、綻放光彩。
致敬抗疫先鋒心得(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個冬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廣大黨員干部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無數個感動的瞬間溫暖了無數顆心,無數個感人的精神照亮一座座城,無數名黨員干部堅守陣地、逆行而上,勇做戰“疫”一線的最強王者。
學習戰役精神,做迎難而上的“先行者”。“生命重于泰山”,在當前防疫斗爭中,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服從黨組織安排。黨員干部以“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與廣大群眾并肩作戰,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和無畏沖鋒在“疫”線,在每個基層一線筑起防疫的最強屏障,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以更強自覺決勝戰“疫”。
學習戰役精神,做精確打擊的“阻擊者”。“疫情就是命令”,廣大黨員干部聞“疫”而動,把嚴峻疫情當做對黨性的考驗、對初心的考問,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以“我是黨員我帶頭”的積極性主動投身到這場嚴峻斗爭中去,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決心真抓實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攻堅克難。既敢于斗爭,更善于斗爭,在抗“疫”斗爭中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干。各級黨組織帶領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在防控中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宣傳引導到位、摸底排查到位、責任落實到位、黨員作用到位、應急措施到位”,筑牢“疫”線戰斗堡壘。
學習戰役精神,做守望相助的“守護者”。“防控就是責任”,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扛起責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和實干抓好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以“草搖葉響知鹿過”“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細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以“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從容面對各種棘手問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定力消除群眾顧慮、堅定群眾信心,在“疫”線當先鋒、作表率,讓黨旗在一線全面飄紅,讓黨徽在前沿熠熠生輝。
致敬抗疫先鋒心得(五)
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憂,挺英雄之傲骨,迎凜冽之寒風,集全國之創力,謀中華之復興。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終會筑成堅不可摧的長城。
2019年的告別之際,歌舞升平,在繁榮之下,一場戰爭即將打響。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卻也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從武漢,到長江,再如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國。綿延千千萬萬里的戰線,醫院里的徹夜燈火通明,無不成為這場戰爭的見證。但是,你看到了嗎?在這里,在那里,在每個地方,到處都有逆行的身影。他們是不是無兒無女,他們是不是窮途末路,他們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已經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們只是平凡人,同千千萬萬的大眾一樣,但他們又不平凡,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為他們不害怕,而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到底是什么,支持著他們的精神支柱,是責任,是勇氣,是理想,更是信念。他們前仆后繼,只為對得起心中那份大愛天下的心。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在第一時間趕到抗疫最前線,17年前的那句“把重癥患者都轉移到我這里來”時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懾人心。無數的共產黨員舍生忘死,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政府審時度勢,計劃國家的發展,大到每一個省市,小到每一個家庭,無不發出“武漢加油”的壯語。
是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我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民族,一個同仇敵愾,團結戰斗的民族,一個充滿希望,迅速崛起的國度,我大中華的復興勢不可擋。我看到的,一條巨龍,在世界的東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騰飛。
中華復興的道路,并不一帆風順,但五千年之悠久歷史,無數次化解的災難,足以給我們信心。我們攜手,共渡這艱難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擁抱,那2020年最美的春天。
2020致敬抗疫先鋒心得感悟范文5篇





上一篇:致敬抗疫先鋒心得體會作文5篇
下一篇:致敬抗疫先鋒榜樣學習心得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