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愿我們可以常見“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2020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希望你喜歡。
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前不久,在南方航空一架新加坡飛往廣州的航班上,一名9歲男孩突發過敏癥狀,全身紅腫,正當男童家人和空乘人員萬分焦急時,一個熟悉身影出現,讓大家懸著的心都落了地,他就是鐘南山。在替男孩仔細檢查并確認沒有危險后,鐘南山才放心離開。雖然已是成就等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但他卻沒有一刻忘記過自己的醫者本心。
在投身呼吸系統疾病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50年當中,鐘南山作為帶頭人之一推動著中國呼吸病學發展不斷邁向國際前沿。鐘南山曾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書本上沒有的,只能在實踐中摸索。
2003年初,非典疫情突如其來,他不顧生命危險應對災難,夜以繼日地工作。在非典病因不明的情況下,他以客觀事實和臨床經驗為依據,最終證實非典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終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作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推動者,鐘南山多年來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積極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帶領團隊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呼吸道重大傳染病防控體系,為推動我國建立公共衛生防治體系、提高重大疫情偵察監測能力和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
“呼吸系統疾病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需要應對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全國建立了廣泛的監測體系?!辩娔仙秸f,“現在人活得很長,80歲還能干很多事。”在鐘南山院士的人生字典里,從來沒有“停步”二字。這位自詡“80后”的院士,時至今日仍是幾十年如一日,每周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查房,會診、科研、帶研究生,樣樣不落。他還希望再奮斗20年,建設亞洲最大的心肺呼吸研究中心,包括對疑難病癥的科研、培訓、治療,打造一個產學研中心。
“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英語流利卻去國外實驗室做高級打工仔的人,而是創新型的中國醫學實用人才?!比绾螢樽鎳囵B儲備更多創新人才,是年過八旬的鐘南山正在思考的新課題。
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2020年的春節,祖國的上空烏云密布,大地一片肅殺與冰凍。我聽不到往年鞭炮的炸裂,也看不見大人們的笑臉。每一個跳動的數字都讓我不寒而栗,這段時間我一直關注著新聞,也一直關注著您......
84歲的您,滿頭銀發,一絲不茍,鏡片的背后是您堅定的目光和剛毅的臉,看了就叫人肅然起敬,爸爸說,“國士”也!
這個春節疫情肆虐,不外出,不瞎逛,安安靜靜地讀一本好書,不給大人們添亂,我想,這也就是我唯一能做的。
這個寒假我重讀《小王子》,一直認為這是一本膚淺的書,這次重讀,我從字里行間讀出了它的深刻,明白了它是一本優秀的哲學童話名著。名著的價值就在于,每個人都可以從各個角度解讀,每個人都可找到故事中自己的影子或啟示。
再讀《小王子》,我讀出了四個字“協同成長”,在我的生命里,父親就是我的小王子,我就是他可愛的小狐貍,我真心的感謝父親的馴養,父親的陪伴!
2020年2月4日,立春,而張家口的春天格外的寒冷。這天,我沒有睡懶覺,早早的起來和爸爸一起剪“春”字,一朵、兩朵、三朵、四朵....。一朵朵鮮紅的“春”字,就像一朵朵嬌艷的紅梅,落在了我的書桌上,也落在了我的心里。
我雙手合十,在心中默念,立春,愿陽光驅散陰霾,還我一個春暖花開的中國,還我一個櫻花燦爛的武漢,還我一個明媚的張垣!當我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雙眼噙滿了淚水......
父親說,鐘南山爺爺是“國士”。國之士,棟梁也,勇士也!再戰肺炎,84歲的您依然堅毅不屈,依然老當益壯。國之士也,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不亦重乎?不亦遠乎?
向鐘爺爺致敬,這是我寫給您的一封信,一封您收不到的信,因為我已經把它永遠地存封在了我的時間膠囊里,時刻的讀一讀,時刻的看一看,我今天所寫下的文字。
于是,在日記里寫道,2020年2月7日,晴,張家口萬里無云。
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斗中,鐘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并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
他積極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專家門診,為患者服務;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擴展資料:
鐘南山出生于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鐘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鐘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范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癥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F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鐘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85年后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地區執委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鐘南山院士長期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基礎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來推動我國呼吸系統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國際前沿的學術帶頭人。通過創制的“簡易氣道反應性測定法”及流行病學調查,他首次證實并完善了“隱藏型哮喘”的概念,該觀點為聯合國衛生組織撰寫的《哮喘全球防治戰略》所采用。通過研究對我國慢性咳嗽病因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他闡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氣道神經炎癥機制。他創制的“運動膈肌功能測定法”,首次證實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營養不良,制定了補充其基礎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為止,他主持完成了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863計劃”、“十五”科技攻關、國際合作等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在國內雜志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Lancet等國際刊物,被引用次數達438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廣東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何梁何利獎,吳楊特別貢獻獎等20余項獎勵。
鐘南山院士獻身醫學教育事業。1992年至2002年擔任廣州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從醫從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堅持為本科生授課,定期為實習生開設臨床講座,堅持每周一次全院性臨床教學查房,融“教書育人”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了“奉獻、開拓、鉆研、合群”的“南山風格”和“學本領、學做人、強體魄”相統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養學生具有“五性”,即“對學習的自主性”、“對工作的創造性”、“對病人的責任性”、“對集體的合群性”和“對社會的適應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領學術新風,追蹤學科前沿,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中。迄今為止,主持完成各級各類教學研究課題4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2部;培養碩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獲得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稱號。許多研究生畢業后已經成為各自單位的技術骨干、學科帶頭人等。
作為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鐘南山院士堅定地站在維護公共利益的立場,以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良知和膽識,堅持真理,敢于質疑,敢于追問,發出不同的聲音,提出不同的判斷。如在“非典”初期,他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氣質疑機構發布的不實消息,維護了科學的尊嚴,贏得了國人的敬重。在抗擊SARS疫情中,鐘南山院士帶領團隊率先投入戰斗,主動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積極倡導國際大協作,組織了廣東省SARS防治研究,創建了“合理使用皮質激素,合理使用無創通氣,合理治療并發癥”的方法治療危重SARS患者,獲得了96.2%的國際存活率。他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視患者如親人的大醫情懷,受到世人稱贊,被譽為“抗非英雄”。
鐘南山院士1990年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2年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模范工作者稱號;1993年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因抗擊非典功勛卓著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稱號;再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CCTV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同年榮獲“中國醫學基金會華源醫德風范獎”。2004年,榮獲全國衛生系統行政獎勵“白求恩獎章”。2007年,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敬業貢獻)獎。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9年,獲選中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入選“新中國成立60年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2010年領銜獲得南粵功勛團隊獎。
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在2003年抗擊SARS的戰斗中,鐘南山主動要求承擔廣東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較早確立了廣東的病原,并率領團隊總結出“三早三合理”的診療原則,成為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他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主動向國外的專家學者以及新聞媒體介紹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正確措施,維護了祖國的聲譽。他積極在本職崗位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專家門診,為患者服務;他堅持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教導學生“學本領和學做人相統一”,以身作則弘揚“醫德就是想方設法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的價值觀。
鐘南山是我國呼吸疾病領域內的學術帶頭人。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使研究所的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2003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4年建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2005年主持的《廣東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場評審和答辯。鐘南山積極推動呼吸病學的國際學術交流,擴大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鑒于他的學識和貢獻,他成為世界慢性氣道疾病防治執行小組組員,2006年底又被聘為世界衛生組織急性重癥傳染病應急委員會顧問,參與國際急性傳染病咨詢工作。
鐘南山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參政議政,積極獻言進策。近年來他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極為關注,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的解決思路,并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議案,有力推動了相關工作的改進和發展。鐘南山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社區義診、健康講座等活動。
鐘南山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模范共產黨員、全國白求恩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997年當選黨的十五大代表,為全國政協第八、九、十屆委員。
2020學習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個人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