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龜怎么養石板龜的病害防治(2)
石板龜怎么養石板龜的病害防治
石板龜的病害防治
一、營養性疾病
1、病因癥狀:病龜行動遲緩,常浮于水面,或在圍墻邊、陸地上離群獨居,食欲降低,直至拒食致死。病重時腹部散發出臭味,肝臟腫大、變黑;表皮下出現水腫,體隆,四肢根部肌肉無充實感,用手擠壓肌肉細軟無彈性。
此病癥多因長期超量投喂變質的肉類等飼料,導致龜體內臟中毒,代謝失調。
2、防治:不投喂變質飼料,投喂的飼料量以投喂后1小時左右吃完為宜,在新鮮的龜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維生素B、C、E。
二、食道炎
1、病因癥狀:由于石板龜飼料加工未夠適口,或者由于搶食而導致龜吃食時,龜的喉、食管有異物或魚蝦的硬棘,引起食道發炎或食道粘膜紅腫,食量減退,精神不振。患病的若是石板龜稚龜,因其多在水中生活,極易造成死亡。
2、防治:準備龜飼料時,必須挑去飼料中的硬刺及其它硬物,大小適于龜直接吞食;投喂龜時,嚴禁人為的外界干擾,避免龜受驚嚇而搶食致病。在病龜飼料中,拌加適量四環素或鏈霉素;發現有骨刺卡喉的龜,用經過消毒的鉗子小心地取出骨刺,并投喂1/3片四環素(片劑)和1片維生素B。
三、腸胃炎
1、病因癥狀:此病是不少龜類都易患的常見病,主要由于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發病。病龜目光呆滯、無光彩,身體消瘦,不愛爬動,喜歡飲水,腹瀉,糞便稀,有時如蛋白狀。
2、防治:龜類腸胃炎多因飼料變質或飼料受到污染所致,有時環境突然變化、空氣污濁、飲水不潔等均可導致龜類動物發病。平時必須加強養龜環境及龜本身的衛生管理,并保證龜飼料現配現喂,減少受污染的機會。病龜用30克/立方米水體濃度的紅霉素溶液浸泡4小時,投喂的飼料中拌加少量土霉素。近年來根據科研結果表明,不少中草藥不但在水產業中對魚有諸多確切療效,對龜病也可起一定的防治效果。如穿心蓮,在抗病毒、抗菌、防治腮腺炎方面有顯著效果,同樣可以用來防治龜腸胃炎。
四、軟殼病
1、病因癥狀:由于石板龜過冬期間處于溫室內飼養,或龜飼料中長時期缺少鈣等成分,以及其它原因,易造成龜軟殼病。此病若預防不好,更多地發生在當年過冬的稚龜體上。病龜不愛爬動,不主動覓食,背殼和腹甲柔軟、變形。
2、防治:在稚龜過冬期間,定期讓稚龜曬曬太陽;在龜飼料中增加動物內臟,也可在龜飼料中滴入少量魚肝油。小蝦(帶殼)中含鈣較多,可作為龜常用飼料之一。患有慢性疾病的龜,必須及時治愈,病龜口服乳酸鈣片,每天2次,每次1片,連服1周。
五、腐皮病
1、病因癥狀:由于水質不良或因高密度混養時龜相互咬傷或者養殖池不光滑,或飼養時粗糙操作致龜表皮受損傷,病菌浸入傷口而患病,患部潰爛,皮膚組織壞死,表皮發白。
2、防治:養龜場地要求光滑,各項操作必須細心謹慎,盡量減少龜與龜之間的直接接觸,改善水質,減低龜的密度。患病的龜必須隔離,用10克/立方米水體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病灶30分鐘,然后涂抹金霉素眼膏或消炎生肌膏。
六、肺炎
1、病因癥狀:養龜的溫度突然變化很大,易造成龜鼻孔流涕,喉部呼吸聲粗重,口邊可見白色粘液。
2、防治:盡量保持恒定的養龜溫度,將病龜隔離治療,后肢基部肌注慶大霉素,并口服維C銀翹片1片,每日3次,連續3日。
七、體內、外寄生蟲病
1、病因癥狀:由于龜飼料或水質受蟲卵等污染,龜吃食后得病。病龜躁動不安,機體消瘦,生長慢,懶動。
2、防治:定期做好環境及龜體表的殺蟲工作,嚴格挑選、清洗龜飼料,禁止投喂變質的龜飼料。病龜投喂拌有腸蟲清等藥的藥餌。
八、膚霉病
1、病因癥狀:由于龜體受傷等致水霉菌等侵入傷處而患病。病龜日漸消瘦,食欲減退,患處有灰白色菌絲體,嚴重時腐爛、充血。
2、防治:移動龜時必須小心,防止損傷;用3%-5%食鹽水浸泡病龜10分鐘,3天后再用藥1次。
九、白眼病
1、病因癥狀:此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病龜眼部發炎充血,逐漸變為灰白色而腫大,嚴重時可雙目失明,因呼吸困難而死。發病后的龜常用前肢擦眼部,不能攝食。
2、防治:用20克/立方米水體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全池遍灑消毒水體;用金霉素眼膏或眼藥水涂(滴)眼部。
十、環境性疾病
1、病因癥狀:因水質污染致病。病龜頭部伸出水面呼吸,身體直立于水中掙扎,不久死亡。
2、防治:定期換水,及時清除污物及排泄物,并用20克/立方米水體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全池潑灑。
看過“石板龜的病害防治”的人還看了:
1.在家適合養什么龜
4.冬天如何飼養烏龜
5.如何飼養黑頸龜
6.烏龜應該怎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