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廣州醫保新政策是什么
廣州也有醫保的最新政策了,廣州醫保的最新政策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我們關注的?小編為你帶來了“廣州醫保新政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廣州醫保定點1月1日開始啦
由于廣州醫保新政實施后,醫保與定點醫療機構的協議年度調整為自然年度,從起,每年重新辦理門診選點手續的時間定為每年1月1日起。
1月1日起,醫保三大亮點變化須知
醫保年與自然年一致啦!可不要記錯哦!市醫保局規定醫保定點醫院開始時間從往年的7月1日調整為每年1月1日開始。
先小后大,牢記順序不誤事:自起,醫保定點必須先“小”后“大”。只有在基層/一級醫院定點后,才能定點二級/三級醫院,否則不予辦理,享受不了醫保惠民政策。
城鎮職工(在職/退休)人員門診慢性病統籌由150元/月/病調整為200元/月/病(最多3個病種),病種由16種增至20種,在職/退休人員門診慢性病統籌由150元/月/病調整為200元/月/病(最多3個病種),病種由16種增至20種,醫保福利增加了,自1月1日起,在職/退休人員門診慢性病統籌增至200元/月/病,城鄉居民為50元/月/病。
在現有門診指定慢性病病種的基礎上,增加了腦血管病后遺癥、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支氣管哮喘等病種,同時將原肝硬化(失代償期)擴大到肝硬化(包括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將原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擴大到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
這么看病更省錢
先去小醫院,報銷比例高,還不用排隊
感冒咳嗽等常見病和慢性病,優先到一級醫院就醫,門診報銷比例高達80%。
門診小醫院轉診大醫院,報銷比例提高
如果經一級醫院首診再轉到三級醫院,報銷比例將提升至55%,比參保人直接先去大醫院門診報銷的45%增加10%,更省錢!
門診慢性病確診后,一級醫院治療不受定點影響
有慢性病,不著急,
憑醫院開出的《診斷證明書》可到任何醫保定點醫院就診,在職/退休人員200元/月/病! 城鄉居民 50元/月/病!
(指定門診慢性病最多可報銷3種)
如果參保人員是高血壓或糖尿病可直接到社區醫院辦理確診和準入手續。
※ 參保人在患病住院治療期間,不得同時享受普通門診統籌待遇;參保人享受門診特定項目、指定慢性病門診醫療保險待遇的部分,普通門診統籌金不再重復支付。
醫保新政解讀
社區醫院報銷比例最大,如若非重大疾病,選擇社區醫院,最省錢!
根據醫保新政策,先“小點”醫院就診,因病情需要轉診至“大點”醫院,享受的報銷比例比直接到“大點”醫院就診高10%。
門診慢性病憑《診斷證明書》可直接到社區醫院就診,不受醫保定點影響,就近就醫,可避免大醫院掛號難、排長隊等問題。
門慢的相關政策
如果參保人員是高血壓或糖尿病可直接到社區醫院辦理確診和準入手續,其他慢性病請自行到二、三級以上醫院進行 確診審核手續。
憑有效醫保憑證、身份證及《診斷證明書》到指定社區醫院進行治療即可。
目前廣州市指定慢性病病種有以下20種:
阿爾茨海默氏病、癲癇、肝硬化(包括代償期和失代償期)、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慢性腎功能不全(非透析)、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級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帕金森病、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心臟瓣膜替換手術后抗凝治療、重性精神疾病、惡性腫瘤(非放、化療)、腦血管病后遺癥、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
>>>下一頁更多廣州醫保政策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