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可以當工資卡用嗎(2)
社保卡可以當工資卡用嗎
社保卡的作用
社保卡的概念:
社保卡,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于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IC卡)。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
社保卡的用處:
1.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
2.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詢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繳納情況。
4.可持卡到醫院就醫,到藥店買藥。
5.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傷和生育等社保事務。
6.查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累計總額等信息。
7.辦理領取養老金等社保事務,進行求職、失業登記,甚至參加職業培訓等。
8.將具有一卡多用功能,例如繳納水電費、公交車乘車刷卡和電子錢包功能。
簡單來說,社保卡的作用概括為:個人信息記錄、醫保繳納情況記錄、就醫買藥、辦理社保事務、查詢保費額度,未來還可能增加更多的功能。
社保一二三檔的區別
深圳社保分一二三檔很多人分不清區別到底在哪
繳費的區別:
一檔的繳費基數為上月工資總額,繳費比例為8.2%
二檔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0.8%
三檔的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0.55%
待遇上的區別:
一檔參保人比二三檔參保人報銷的范圍更大,報銷的比例更多。比如說普通門診待遇:
一檔參保人:
個人賬戶用于支付普通門診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
社康中心的醫療費用則是70%由個人賬戶支付,30%由統籌基金支付。
二/三檔參保人:
甲類藥品和乙類藥品:由社區門診統籌基金按80%和60%的比例支付;
醫保目錄單項診療或醫用材料:由社區門診統籌基金支付90%,最高支付金額不超過120元。
社區門診統籌基金支付的門診醫療費用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總額不超過1000元。
社保卡申領程序
社保卡業務如何辦理,包括從辦社保卡到退保的具體介紹,包括開卡、改卡和漏制卡補卡、遺失補卡、銷卡、醫療個人賬戶遷移、沖卡提款、退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等。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網友提供幫助。
【摘要】社保卡業務如何辦理,包括從辦社保卡到退保的具體介紹,包括開卡、改卡和漏制卡補卡、遺失補卡、銷卡、醫療個人賬戶遷移、沖卡提款、退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等。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網友提供幫助。
◆開卡
新增人員辦理參保2個月后,帶單位社會保險登記證、代領人身份證到發卡銀行領卡(續保的繼續使用原來持有的IC卡)。
◆改卡和漏制卡補卡
帶保險手冊、身份證復印件(改卡的需帶IC卡),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科(在兩區參保的單位和個人到兩區社保分局,下同)填寫一式兩份的《錯漏表》,2個月后帶身份證、單位社會保險登記證到銀行領卡(如參保資料錯出生日期的需先到保險關系科更改)。
◆遺失補卡
需及時持身份證、保險手冊到發卡銀行信用卡部辦理掛失(掛失電話:建行3329451、農行95599)并補辦新卡。
◆銷卡
參保人員死亡,死亡次月帶死亡證明及IC卡,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科開具證明,然后到發卡銀行提取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并將IC卡交回給發卡銀行。
◆醫療個人賬戶遷移
帶IC卡、身份證、養老個人賬戶遷移證明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科開具證明,然后到發卡銀行提取醫療個人賬戶余額帶往遷入地。
◆沖卡提款
帶醫療保險結算單、IC卡、身份證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科審核并開具證明后,可到銀行辦理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現金提取。
◆退醫療保險個人賬戶
農民合同制職工退場的,帶IC卡、身份證、養老個人賬戶結算表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科開具證明(或在養老待遇核發科退養老個人賬戶時一起辦理),然后到銀行提取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并將IC卡交回給發卡銀行。
看了社保卡可以當工資卡嗎還看:
4.社保卡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