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60歲老人養老保險有什么政策
河北60歲老人養老保險有什么政策
河北60歲老人有沒有相關的養老保險政策呢?河北60歲老人養老保險政策這個問題由學習啦小編來為您解答!
60歲養老保險
60歲養老保險是為了給60歲以上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由于某些原因,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導致晚年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城鎮
城鎮居民有國家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提供晚年保障,那么,60歲城鎮居民的晚年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呢?60歲城鎮養老保險恰恰解決了這一問題。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游鈞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推進實現人人享有‘老有所養’目標”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要具備3個條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年齡無論男女都是60周歲。
城鎮居民養老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目前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長期繳費的參保城鎮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新農保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計發月數是參照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是根據退休時人口平均預期余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的經驗系數。
一是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二是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三是城鎮戶籍;就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就是說沒有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或未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也不符合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條件。對于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法》規定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我們也是鼓勵他們盡可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水平較高;確實無力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可自愿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居民的制度負責托底。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年齡,無論男女都是60周歲。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歷年農轉非人員能夠提供遷出地派出所出具的有效戶籍遷出、注銷證明的,不受具有非農業戶籍滿l0年以上或5年以上的限制,但須具有投保當地戶籍10年以上,或具有其所在地省其他市、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戶籍5年以上。
曾經有過單位工作經歷,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無任何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鎮居民,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后,按規定享受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上述城鎮居民也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居民養老保險費后,按規定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農村
我國農村人口眾多,這一群體的基本保障工作亦是任重道遠。60歲農村人口如何實現其晚年保障是一個大的問題。對此,國家出臺了60歲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旨在保障60歲農村人口的晚年生活。
日前,國務院發布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后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新農保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試點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試點地區在此基礎上可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具體標準和資金由各地自行確定和安排。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后個人賬戶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由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領取;政府補貼余額用于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意見指出,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對長期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基礎性養老金加發1%,最高不超過10%,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由試點地區人民政府承擔。
另外,各省市將建立待遇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水平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予以調整,中央基礎養老金調整標準由國家確定,試點地區提高的基礎養老金調整標準自行確定。
60歲農村養老保險的頒布實施,緩解了不少農村老年群體的經濟生活壓力,是一項貼近民生的政策體現。
城鎮無業居民可上養老保險,滿60歲居民不用繳費即可領基礎養老金,基本養老保險將實現全覆蓋。
河北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
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從2016年1月起,河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于從2016年起提高河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的通知》,960多萬城鄉老人將直接受益。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中辦發[2015]49號)的要求,貫徹省委、省政府有關進一步加快河北省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關精神。經省政府批準,從2016年起繼續提高河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
從2016年1月起,河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0元,其中省級財政負擔10元(中央財政按現行對河北省的補助標準負擔70元,如中央對河北省的補助標準繼續調整,則按中央對河北省的補助標準增量進一步調整河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鼓勵各市、縣(市、區)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增加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所需資金由當地財政負擔。本次提高的省級基礎養老金,原則上不得沖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礎養老金。
據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金支付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政府承擔的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2009年,河北省啟動第一批新農保試點,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2011年,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開始同步試點。2012年7月1日起,新農保和城居保并軌,統稱為“河北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6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2015年1月,基礎養老金提高到75年,今年1月1日起再提高到80元。這是河北省第三次為城鄉居民提高基礎養老金。
《通知》還要求,從2016年1月起,各地要按提高后的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城鄉居保養老金,并確保專款專用。
記者另悉,截至12月底,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共有3440.32萬人參保,參保率98.40%。其中,16-59周歲參保繳費人數為2476.77萬人,共為963.55萬60周歲以上符合領取條件的城鄉居民發放養老金。
河北60歲老人養老保險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