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3)
國家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
四、重點工程
(一)監管監察能力建設工程。
為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補充配備執法裝備、執法車輛以及制式服裝,完善基礎工作條件。建立國家、區域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效果綜合評估考核機制。建設完善國家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綜合實訓華北、中南、西南、華南基地。建設安全生產行政審批“一庫四平臺”(行政審批項目庫,網上審批運行平臺、政務公開服務平臺、法制監督平臺、電子監察平臺)和安全生產誠信系統。
(二)信息預警監控能力建設工程。
建設全國安全生產信息大數據平臺。推動礦山等高危行業企業建設安全生產數據采集上報與信息管理系統,改造升級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完善國家主干公路網交通安全防控監測信息系統。建設漁船漁港動態監管、海洋漁業通信、應急救助和海洋漁船(含遠洋漁船)船位監測系統。完善漁船集中檢驗監察平臺。推進航空運輸衛星通信信息監控能力建設。
(三)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工程。
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升級。推進煤礦安全技術改造;創建煤礦煤層氣(瓦斯)高效抽采和梯級利用、粉塵治理,兼并重組煤礦水文地質普查,以及大中型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等示范企業;建設智慧礦山。實施非煤礦山采空區和“頭頂庫”隱患治理;推動開采深度超過800米的礦井建設在線地壓監測系統。開展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治攻堅,建設國家油氣輸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統;實施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普查與監控。創建金屬冶煉、粉塵防爆、液氨制冷等重點領域隱患治理示范企業。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加快深遠海搜救、探測、打撈和航空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實施重點水域、重點港口、重點船舶以及重要基礎設施隱患治理。加強高速鐵路安全防護。完善內河重要航運樞紐安全設施。
(四)職業病危害治理能力建設工程。
開展全國職業病危害狀況普查、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檢測詳查。實施以高危粉塵作業和高毒作業職業病危害為重點的專項治理。建設區域職業病危害防治平臺。完善職業病危害基礎研究平臺、省級職業病危害檢測與物證分析實驗室。
(五)城市安全能力建設工程。
實施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生產、倉儲安全搬遷,到2020年現有位于城鎮內人口密集區域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全部啟動搬遷改造,完成大型城市城區內安全距離不達標的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搬遷。建設城市安全運行數據綜合管理系統。實施區域火災隱患綜合治理。完善城鎮建成區消防站、消防裝備、市政消火栓等基礎設施。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六)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工程。
在高危行業領域創建“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示范企業。建設完善國家礦山、危險化學品、職業病危害、城市安全、應急救援等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防控技術支撐基地。建設安全監管監察執法裝備創新研發基地和礦山物聯網安全認證與檢測平臺。完善礦用產品安全準入驗證分析中心實驗室。建設具備宣傳教育、實操實訓、預測預警、檢測檢驗和應急救援功能的省級綜合技術支撐基地。
(七)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程。
建設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綜合指揮平臺和應急通信保障系統。建設重點行業和區域安全生產應急救援聯動指揮決策平臺。建成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綜合實訓演練基地,建設危險化學品和油氣輸送管道應急救援基地,完善國家、區域礦山應急救援基地,健全國家礦山醫療救護體系。推進國家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建設和高危行業應急救援骨干隊伍、基層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建設。
(八)文化服務能力建設工程。
建設國家安全生產新聞宣傳數字傳播系統和安全生產新聞宣傳綜合平臺。建成安全生產網絡學院和遠程教育培訓平臺。完善“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和企業產業工人安全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安全生產主題公園、主題街道、安全體驗館和安全教育基地。
五、規劃實施保障
(一)落實目標責任。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強化規劃實施的協調管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制定規劃實施方案,分解落實規劃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指標,明確責任主體,確定工作時序和重點,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推動實施規劃重點工程。要以規劃為引領,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要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及時掌握本地區規劃目標和任務完成進度,研究解決跨部門、跨行業的安全生產重大問題。
(二)完善投入機制。
積極營造有利于各類投資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的安全投入環境,促進安全生產優勢要素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加強中央、地方財政安全生產預防及應急等專項資金使用管理,重點支持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治理、安全生產信息體系建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等相關工作。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投資補助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有合理回報和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安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重大安全科技攻關。鼓勵金融機構對生產經營單位技術改造項目給予信貸支持。
(三)強化政策保障。
統籌謀劃安全生產政策措施,著力破解影響安全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淘汰落后產能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企業整頓關閉、重點煤礦安全升級改造、重大災害治理、煙花爆竹企業退出轉產政策。支持加快非煤礦山企業實施采空區治理、尾礦綜合利用、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治理等方面工作。拓寬漁業互助保險和漁業保險覆蓋范圍。完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完善工傷保險與工傷事故及職業病預防相結合的機制,合理確立工傷保險基金工傷預防費的提取比例,充分發揮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機制的作用。制定應急救援社會化有償服務和應急救援人員因救援導致傷亡的人身保險保障、傷亡撫恤、褒獎等政策,探索研究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征用補償機制。
(四)加強評估考核。
做好有關國家專項規劃、部門規劃和地方規劃與本規劃的銜接,確保規劃目標一致、任務統一、工程同步、政策配套。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制定規劃實施考核辦法及執行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健全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規劃實施評議。安全監管總局要在2018年牽頭開展規劃中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對規劃范圍、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進行動態調整,優化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在2020年對規劃最終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向社會公布結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