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最新中考政策條件
2017年北京市最新中考政策條件
北京市最新的中考政策已經出臺,北京中考政策有哪些變化,中考變化將會有哪些影響。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北京市最新中考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北京市最新中考政策
一般初中升入優質高中機會大增
往年,家長們削尖了腦袋要把孩子送進重點校。今年,本市不少一般初中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遠遠超過優質公辦初中。換句話說,如果家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讓孩子上了優質初中,最后孩子也不一定就能升入優質高中。
根據“2017年中招意見”,2017年北京市繼續主打資源優質和機會優質組合拳,通過優質高中“名額分配”“市級統籌”“校額到校”“鄉村計劃”等方式精準配置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名額分配批次計劃占優質高中招生計劃比例不低于50%,保證每所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不低于35%,這一比例比2016年提高了5%。
據市教委建模測算,以2016年初一入學新生數據為基數,精準安排2019年每所一般公辦初中校額到校計劃,預計到2019年全市91所優質高中將安排18325個招生計劃用于校額到校工作。屆時,全市411所一般公辦初中的3萬余名學生(占具有升學資格學生50%以上)將通過校內選拔方式享受校額到校政策。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透露,2016年就近入學在一般初中就讀的學生,三年后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將超過50%,而且都是以校內選拔為主。錄取成績滿分仍以580分計,由中考文化課成績、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和體育成績組成。
點評:
市教委負責人表示,此舉意在提高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的機會,穩定家長預期降低焦慮,引導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將對促進教育公平、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綜合表現”錄取時開始奏效
記者了解到,2016年9月,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學生就已開始使用新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冊》。這些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到2019年中考時,就將‘生效’。
根據北京市中高考招生考試改革方案,北京將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并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
據東城區一所中學的校長透露,學生在校三年的表現情況將由學校記錄在案,學校將有132分的賦分權。“這個最高分并不容易拿,孩子們音、體、美、思政等各方面的表現,都會在綜合素質評價中有所體現。”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學校還要進行公示,所以,學校在對于孩子們“賦分”方面都很慎重。
根據市教委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和個性發展。新指標增加了很多具體內容,例如:思想道德方面,要記錄學生參觀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走進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抗戰紀念館等情況,還要記錄學生參加“三愛、三節”(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節水、節電、節糧)等主題教育活動及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主題、次數、時長和表現情況等。
點評:
2017年中招,“名額分配”、“市級統籌”和“校額到校”設置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00分,而132分的賦分權重在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可見其重要性。
選考科目增多升學門檻降低
根據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中考考試科目為3科必考+3科選考+體育。3科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滿分都為100分,其中,外語科目的100中,聽力和口語占到40分,可以有兩次考試機會。3科選考科目是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5科中進行選擇。其中物理和生物(化學)中選擇1或2門,歷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中選擇1或2門。所選的三科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系數折算成最后分數。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3科必考科目加上3科選考科目,再加上40分(現場考試30分,過程性考核10分)的體育,新中考的滿分為580分。除了基礎的語數外三門課,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強項,進行9種科目組合,可以有54種分數折算方式。
一位普通中學校長表示,從表面上看,中考科目變多了,但孩子們的壓力卻未必增加,門檻實際上是降低的。
北京一所初中校的相關負責人坦言,作為一般初中,新的改革,使他們學校的學生升入重點高中的機會大增。整體上來講,孩子們受益最大,“校內選拔”的方式使孩子們競爭壓力小了很多。
點評:
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新中考方案可以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就是支持考生按特長選擇多種組合,充分尊重考生的個性化發展,讓考生有更多的學習選擇。
初中畢業考和中考將“合二為一”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今后將把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考試 “兩考合一”,合并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考多用”,減輕學生多次備考負擔。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表示,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一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招生錄取模式。重在改變目前高中招生將部分學科成績簡單相加作為錄取唯一依據的做法,克服唯分數論。按照教育部改革日程,綜合改革試點從2017年之后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現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試點地市仍執行原來的考試招生辦法不變。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
據悉,2017年,北京市初中畢業會考和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仍分開進行。
點評:
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合二為一,實現一考多用,減輕學生重復備考的負擔和壓力。
中考試題命題范圍越發寬泛
在選拔性考試的指揮棒下,各種各樣的偏題、難題、怪題不斷出現。學生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不得不反復訓練,有的只能求助于補習班,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據了解,近兩年,在北京中考各學科試題中已經將0.2難度系數題目將全部取消。
據市教委負責人介紹,2017年的中考命題將鞏固改革成果,繼續面向全體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為重點,讓學生在作答中獲得成就感。試題將選擇寬廣的素材,融通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年中考命題將繼續注重選做題的設計,繼續注重閱讀考查,繼續注重實驗探究的考查。
點評:
今后,北京市學校比拼的是對學生的“加工能力”,而不是對“尖子生”的“拔高能力”。
2017年北京中考招生政策出爐
三大變化
1、少數民族加分政策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初級中等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錄取時按招生考試成績加5分給予照顧”。
2、一般公辦初中升入優質高中比例由去年的30%提高到35%。
3、貫通項目分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項目、高級外語人才培養項目、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師資培養項目三類,按專業大類下達計劃到各區,并按項目和專業類別設置最低錄取分數線。招生對象為符合當年中考升學資格的本市正式戶籍考生。
招生規模
2017年本市各類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規模為8.1萬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約5.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約2.6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中,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和貫通培養項目招生規模0.9萬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規模0.7萬人,職業高中招生規模0.5萬人,技工學校招生規模0.5萬人。
2017年繼續開展優質高中“名額分配”、“市級統籌”、“校額到校”、“鄉村計劃”(以下統稱“名額分配招生”)等方式統籌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名額分配招生計劃占優質高中招生計劃比例不低于50%,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的名額比例不低于35%。其中,“鄉村計劃”設置最低錄取分數線530分,“名額分配”、“市級統籌”和“校額到校”設置最低錄取分數線500分。
為給學生及家長提前吃上“定心丸”,繼續將三年后優質高中校額到校招生計劃打印在一般公辦初中的新生入學通知書上,引導學生就近入學。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
通過精準分配優質高中招生計劃,從近期看是豐富學生升學選擇,提高一般公辦初中學生升入優質高中機會,穩定家長預期,降低焦慮,引導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從長期看將發揮優質學校引領帶動作用,激活一般初中辦學內在活力,提高一般初中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最終受益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
✎ 部分示范高中可適當編制跨區招生計劃,跨區招生計劃重點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區和一般初中學校傾斜。✎ 城鄉一體化學校可申請在資源輸出區適當編制跨區招生計劃。
✎ 民辦高中可在全市范圍招生,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可以編制不分區計劃指標。
✎ 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的職業高中可根據學校辦學實際在全市范圍招生,不對各區分配計劃指標。
✎ 繼續在部分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招收未升學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試點。
志愿填報參加貫通項目招生、名額分配招生和統一招生的考生要在規定時間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依據《2017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簡章》填報志愿。
考生最多可填報24個志愿:貫通項目招生 共設8個志愿,每個志愿學校可填報1個專業。考生招生考試總分達到貫通項目最低錄取分數線方可填報相關志愿。
名額分配招生 共設8個志愿,每個志愿學校可填報2個專業。考生招生考試總分須達到各招生方式設置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方可填報相關志愿。
統一招生 共設8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報2個專業。
為方便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今年填報志愿方式依然為考后知分填報。符合報考條件并要求升學的考生均須網上填寫有關報考信息。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將在公布成績的同時在考試院網站上公布各區成績分布情況,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參考。
加分政策
特長生招生
招收體育、藝術、科技其中一類特長生的學校,特長生招生計劃原則上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5%;招收其中兩類特長生的學校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10%,招收全部三類特長生的的學校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15%。
其中,具有全市招生資格的城區(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功能拓展區)學校,要按特長生招生計劃15%的比例,面向郊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區)分配計劃。
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要參加統一測試并取得合格成績方可以特長生身份被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藝術特色學校和科技示范學校錄取。其中體育特長生需按要求參加全市統一測試,藝術、科技特長生的統測由各區組織實施。
考試
2017年體育考試成績滿分40分,其中現場考試30分,過程性考核10分。
2017年北京市最新中考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