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相關內容(2)
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8相關內容
女職工退休年齡的最新規定
據相關報告建議,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在具體建議中,報告提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并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
第一步
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并軌時,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
第二步
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存在大量低齡退休人員,開發其潛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報告認為鑒于我國退休年齡規定始于幾十年前,已經顯得過低。報告建議按照并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退休年齡。具體來說,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并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
再次,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同時在退休年齡改革中引入彈性機制,可考慮以法定退休年齡為基準,規定人們可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但養老金待遇與退休年齡掛鉤。
報告通過測算表明,延遲退休年齡可有效改善城鎮勞動力的供給狀況,增加城鎮適齡(退休年齡以下)勞動年齡人口,延緩其比重下降趨勢。
《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自2000年起每年度發表,通常以鮮明的主題總結人口與勞動問題及研究成果,展望和預測未來人口、勞動與發展。
為什么要"延遲退休"?
目前我國退休年齡標準,是建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介紹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尹蔚民介紹,我國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國成立后,上世紀50年代初期確定的,當時人口的預期壽命不到50歲。現在新中國成立已經60多年,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的預期壽命已達70多歲。而我國的退休政策沒改,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有8000多萬,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延遲退休原則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有三方面原則:
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我們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后,我們會廣泛地征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
省部級退休年齡
省部級退休年齡是多少歲?干部離休退休年齡的界限,考慮到當前干部的實際狀況和接替條件,應當規定:擔任中央、國家機關部長、副部長,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書記、省政府省長、副省長,以及省、市、自治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法院、檢察院主要負責干部的,正職一般不超過65歲,副職一般不超過60歲。擔任司局長一級的干部,一般不超過60歲。
省部級官員多少歲退休,按慣例,副省級官員退休年齡為60歲,而正省級官員可至65歲。2006年省級黨委換屆時就明確了提名的年齡上限:黨政一把手63歲,紀委書記61歲,其他常委58歲,即所謂“318紅線”。
而在省級黨委班子里,明確要求50歲以下的要有3名,45歲左右的要有1名,以使得在配備上呈現“456”的三級梯次格局,即“40歲出頭(1960年代出生)、50歲開外(1950年代出生)、60歲左右(1940年代出生)”的年齡梯次,形成老、中、青三代搭配的班子格局。
退休年齡
-正國級70歲:大概是75周歲左右,要根據一屆中央、人大、國務院、政協的任期需要由黨中央決定。國家級正職有國家主席、副主席,總理、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軍委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
-副國級70歲:國家級副職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副總理、國務委員、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最高法院長、最高檢檢察長。
-正省部級65歲:省部級黨政正職是65歲,但任期未滿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是68歲。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省委、自治區委、市委書記職務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應當到年滿67歲、或68歲離開實權部門。
-副省部級60歲:省部級副職是65歲,但60歲以后要安排在人大、政協等“二線”。副省部級滿60歲離開實權部門,或退休,或轉為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任閑職、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專門委員會主任,或轉為“二政府”的政府協會、社團組織任職,或轉到大學擔任兼職教授,作為退休前的過度。
一般稱副省部級以上文職干部,副軍級以上軍職干部為高干
官員級別說明
-正省級干部
國務院各部委正職干部(如教育部部長、國家發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省長、天津市市長)
部隊正軍職干部(如江蘇省軍區司令員、12軍軍長)
-副省級干部(副部級干部):
國務院各部委副職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正職干部(如國家文物局局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長、重慶市副市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南京市市長)
部隊副軍職干部(如浙江省警備司令部副司令、31軍副軍長)
-正廳級干部(地市級干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干部(如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正職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廳廳長,北京市財政局局長)
各副省級市政府副職干部(如寧波市副市長)
各地級市政府正職干部(如無錫市市長)
部隊正師職干部(如1軍后勤部部長、34師政委)
-副廳級干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干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長、江寧區區長)
各地級市政府副職干部(如蘇州市副市長)
部隊副師職干部(如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正處級干部(縣團級干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經濟作物處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正職干部(如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沈陽市衛生局副局長、浦口區副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干部(如揚州市勞動局局長、濱海縣縣長)
部隊正團職干部(如105團政委)
-副處級干部
國務院部委各司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農業部獸醫局防疫處副處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所屬處室副職干部(如江蘇省教育廳人事處副處長)
副省級市所屬各局處室及區縣各局正職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處處長、玄武區衛生局局長)
地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副職干部(如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家港市副市長)
部隊副團職干部(如105團參謀長)
-正科級、副科級干部:略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干部參照政府各級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級別,不屬于公務員編制
政府各級干部如為上一級黨委常委,則其行政級別升一級。如張家港市市長為正處級干部,若為蘇州市市委常委,則為副廳級干部
按例,高級干部在60或65歲以后往往調往相應級別的人大、政協擔任領導職務,俗稱“退居二線”
各級別從上到下分別為:正國級、副國級、正省部級、副省部級、地廳級、副廳、處級、副處級、科級、副科級。
法定退休年齡
法定退休年齡是指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國發〔1978〕104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即: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并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準予退休。
法定的退休年齡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原則批準,現仍然有效的《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號)文件所規定的退休年齡。
堅決按照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職工退休、退職,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勞動權利的根本保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1999]10號文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999年3月9日發布了《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通知指出: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規定
干部
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殘,經過醫院證明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工人
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機關群眾團體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由醫院證明,并經過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破產國有企業職工
111個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破產國有企業職工(特殊工種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人員退休除外),可提前5年退休。
資源枯竭型破產關閉企業職工,在享受111個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破產國有企業職工退休政策的同時,其符合特殊工種退休條件的人員,可再提前5年退休。
自謀職業者
《勞動保障部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農民合同制工人以及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周年的,可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
提前退休年齡
工種:《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或基層干部,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應該退休。
1978年以來,原國家勞動總局根據國發[1978]104號文件要求,負責全國提前退休工種的審批工作。1985年,原勞動人事部發出《關于改由各主管部門審批提前退休工種的通知》(勞人護[1985]6號),將提前退休工種改由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送勞動人事部備案。1993年,原勞動部下發《關于加強提前退休工種審批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120號),規定自1993年7月3日起,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停止審批新的提前退休工種。提前退休工種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勞動部審批。勞動部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各有關部門已審批的提前退休工種進行清理和調整。1999年,勞動保障部發出《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該《通知》還規定,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特殊工種,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需要進行清理和調整。新的特殊工種名錄由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審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暫按原特殊工種名錄執行。一次性補貼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總局已經公布了“關于個人提前退休取得補貼收入個人所得稅問題的公告”。
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今后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準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于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具體來說,個人因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所屬月份平均分攤計算個人所得稅。其計稅公式為,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提前辦理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月份數。
其他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涵義的復函》(勞社廳函[2001]125號)規定: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齡,即: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
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前退休的范圍僅限定為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和3年內有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條件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但此項規定與前款規定不能同時適用于同一名職工。
違反上述規定,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都必須立即糾正。今后,凡是違反國家規定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企業,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責任,已辦理提前退休、退職的要清退回企業。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