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家農村政策
2017國家農村政策
農村有哪些新政策,關于新政策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新政策出臺后將會有哪些影響。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國家農村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國家農村政策
隨著《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糧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出臺,2017年,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仍將是“三農”領域的一個重點,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作為主線貫穿農業發展。
這是記者在日前召開的中國農牧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的,由中國農牧產業聯盟、圣羊農業科學研究院主辦,圣陽文化傳媒(北京(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有限公司承辦的。本次論壇以“綠色農牧、關愛民生、共贏未來”為主題,內蒙古(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自治區人大會原副主任、內蒙古全國蒙商聯席會主席陳瑞清、河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春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向東、中國農業品牌專家祁天極、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寶忠、央視財經評論員蘇培科等三百多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參加了論壇,就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權分置”土地制度、農業金融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中國農牧產業聯盟主席邱繼紅介紹說,為了傳播中國農牧產業創新理念,構建中國農牧產業合作平臺,推介中國農牧產業優勢項目,聚合中國農牧企業社會資源,推動我國農牧企業高效、科學、穩健、跨越發展,由200多位國內外農牧業專家學者,300多家農牧產業領軍企業聯合發起并成立的中國農牧產業聯盟,本著“共謀發展、共迎挑戰、共享機遇、共贏未來和共同出彩”的美好愿望,旨在著力整合農牧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本資源,傾力將自身打造成為中國農牧企業的“交流平臺”“合作平臺”“資格平臺”和“提升平臺”,從而實現抱團發展,促進多方共贏。
中國農牧產業聯盟自2015年1月1日成立至今,雖然只有短短兩年時間,但始終踐行“互聯互幫、優勢互補”的發展理念,在積極地為聯盟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并不斷完善自身建設,致力于使自己成為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農牧業服務機構。如今,中國農牧產業聯盟已經吸納會員近萬家,無論是機構的規模還是行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與之前相比,都取得了明顯進步。
論壇當天,還同時成立了我國第一家“玉米秸稈收貯工程研究所”,“玉米秸稈收貯工程研究所”隸屬于圣羊農業科學研究院,旨在利用研究院在農牧業領域的資源優勢,針對玉米秸稈收貯的綜合利用課題,開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玉米秸稈收貯工程研究所”成立后,將在完善玉米秸稈收貯技術,提高秸稈成型燃料生產裝備水平,提高塊狀燃料鍋爐燃燒技術,創新秸稈燃料收儲、加工、利用的產供銷市場化運轉機制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和市場拓展,旨在為我國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應用做出應有貢獻。
農業銀行出臺信貸政策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9日訊 (記者 姚進)日前,中國農業銀行出臺《2017年信貸政策指引》。根據《指引》,農業銀行將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增長新動能,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重點支持“三農”、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消費升級產業及“互聯網+”等新業態,把握國家區域空間布局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三大戰略”、“四大板塊”、“自貿區擴圍”加快實施,綜合運用多種融資方式,有效支持政府主導項目,適應金融脫媒與利率市場化趨勢,積極發展“信貸+”和投貸聯動業務,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據農業銀行相關人士介紹,《指引》明確了2017年農業銀行信貸投放目標、風險管控重點與配套政策措施。農行將堅持穩中求進,深入挖掘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以及新經濟、新動能、新空間、新要素領域的有效信貸需求;加快信貸業務經營轉型,推進表內外、境內外、信貸與類信貸業務協同發展;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求,積極推動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完善信貸經營管理體系,優化信貸業務流程,堅持從嚴治貸,堅守風險底線,確保全行信貸業務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指引》,農業銀行將重點支持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介入國家發改委工程包、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和行內重大項目庫內建設項目,圍繞“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和十大重點領域,積極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大力支持養老、旅游、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項目,積極支持消費升級“六大領域”和國務院“十大擴消費行動”相關行業融資需求;擇優支持云計算、人工智能、網絡零售等新業態,合理安排房地產信貸投放總量和結構;穩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指引》提出,農業銀行將不斷完善信貸政策管理,落實結構調整量化指標,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優質客戶、重點項目服務效率,深入推進組合模型應用,引導全行信貸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和持續加大的風險防控壓力,《指引》要求,要強化全行信用風險統一管理,重點加強集團客戶、多頭融資、過度授信、高風險擔保圈、類信貸業務、涉外業務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繼續實施風險化解政策,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2017國家農村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