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關于三農政策相關內容解讀
2017年關于三農政策相關內容解讀
2017年兩會關于三農有哪些政策,關于三農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有關三農的政策是什么。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兩會關于三農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兩會關于三農政策
1、農業結構調整。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支持主產去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農村二三長夜融合發展新格局。
2、現代農業建設。改造中低產田,新增搞笑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今年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實施大災保險,提高保險理賠標準,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
3、深化農村改革。完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農村“雙創”促進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高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
4、精準扶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異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開發,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實施特困村整體提升工程。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切實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
5、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覆蓋,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
6、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實現農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和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完成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供水保證率。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7、辦好公平優質教育。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加快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持續改善薄弱地區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繼續擴大重點搞笑面向貧困地區農村招生規模。
8、健康中國建設。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沒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全名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
9、民生保障網。提高優撫、社會救助標準,實施好臨時救助制度。調整完善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機制。全部完成去年洪澇災害中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城鄉困境兒童保障,關心幫助孤寡老人。解決好農民工資拖欠問題,決不允許他們的辛勤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10、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抓好重點流域地區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11、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積累更多生態財富,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2017年兩會三農10大匯總
熱點1 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部已將2017年確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將通過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辦好農業展會、做好品牌營銷推介、加強農業品牌培訓宣傳等方式補足我國缺乏農業優秀品牌的短板。
培育農業品牌,不僅緊貼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衡量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標簽。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地塑造農業品牌,如何結合各地特色打造農業品牌,如何推廣營銷?這些話題都會在兩會期間著重探討。
熱點2 農村土地改革
農村土地改革在近年兩會都有過激烈的討論,但今年依然會是熱點,甚至有可能愈發滾燙。
我國大多數地區,目前依然是小農經營占據主導地位,不僅生產率低,而且也不利于食品安全監管。而要解決這一現狀,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改革勢在必行。近年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文件,包括去年10月底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和今年的一號文件,都在進一步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兩權抵押貸款”。
同時,為土地改革和土地流轉進一步掃除障礙的全國土地確權,在接下來兩年將是攻堅首尾階段,對土地確權、三權分置、土地流轉、宅基地制度等相關問題以及實際工作中的難點,可以預見都是兩會代表爭相提案的重點議題。
熱點3 扶貧攻堅、產業扶貧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扶貧攻堅自然是重中之重。去年兩會,扶貧就是大熱點,并且達成“產業扶貧”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的共識。
相信在今年,更多的話題將集中在如何因地制宜創新模式,通過電商、光伏、特色農牧業等產業,帶動扶貧攻堅的具體實施方案上。
熱點4 農村留守兒童
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引發熱議,而年底由《中國青年報》發表,眾多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關愛缺失的環境中成長的報道,讓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再次被聚焦。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農村社會之痛,盡管有了國務院出臺的文件,但各地的具體實施措施仍然需要討論和完善,包括留守兒童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都需要兩會期間代表們更多的出謀劃策。
熱點5 農村金融創新
我國農業要實現現代化發展,不止需要土地改革,還需要農村金融的支持。今年年初的一號文件也專門提出農村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中央政府將加快完善郵儲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運作機制,研究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抓緊研究制定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方案,并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
兩會期間可能討論的熱點包括農村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以及農村金融創新如何與土地改革齊頭并進。
熱點6 完善農村保險制度
目前我國農業保險賠付額低,真正能滿足農戶需求的很少,更不用說符合大規模生產的需求了,因此農業保險制度必須進一步完善,以適應目前的農業發展水平。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對農業保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產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產品保險。
當前我國的農業保險還是以政策性保險為主,而未來趨勢是政策性保險和商業性保險結合,如何在市場化的同時保障農民利益,將是兩會期間的探討熱點。
熱點7 農產品價格機制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價格機制,由市場來決定農業資源的配置,這就要求深化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熱點8 新業態與農業投資
去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促進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有了新產業、新業態,才會真正孵化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是目前三農的熱點,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外界資本開始投資農村,其中也有很多問題值得兩會代表深入探討。
熱點9 生態循環農業
2017年,國家政策將重點向生態友好型循環農業傾斜,以解決我國農業長期以來污染比較嚴重的問題。因此生態循環農業不僅是今年,也是未來若干年農業發展的熱點。
熱點10 城鄉一體化與社會保障
目前我國的城鄉醫療等各項社會保障都在逐步融合,消弭城鎮和農村之間的差距。雖然近年的兩會關于農村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都討論頗多,但相信今年這些關乎民生的問題依然會是重點話題。
2017年兩會關于三農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