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招政策
2017年高招政策
說道高招,肯定是離不開高考招生,有關高考招生的政策是什么。高招政策出臺后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高招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高招政策
原標題:2017年北京高招三大亮點:大類招生、新設專業、綜合選才
亮點一:大類招生提供更多選擇
連日來,在初夏炙熱天氣下,北京各大高校招生咨詢處人聲鼎沸,前來咨詢今年高招政策的考生和家長們把各個院系的展位圍得水泄不通,各院系也“慷慨”地打開大門,展示教學成果,歡迎考生及家長參觀。
今年在京高校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清華大學即將施行的大類招生政策。記者從上周末清華舉行的招生信息交流會獲悉,從2017年開始,清華將打破院系壁壘,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
據清華大學招辦介紹,今年學校將納入本科招生的所有專業整合為16大類,學生填報志愿的時候將需要按照專業類來填報。在大一,所有學生將接受大類統一的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導引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等,在大一結束前完成專業確認,并在大二進入相關院系開始專業學習。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劉震說,大類方向不但反映未來社會發展方向,還兼顧促進學科融合交叉,有利于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考量。“我們的理念是通過大類招生給予學生更大的選擇自由權,降低了志愿填報的盲目性和操作難度。考生經過一年的適應和調整,可充分了解大類內的細分專業,再選擇自己更喜歡更擅長的專業,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更有利。”
據了解,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推動或實行大類招生,大類招生正在逐漸成為未來高校招生的新趨勢。北大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北大從2002年就開始實行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后先進行學科大類基礎課學習,一年或兩年后根據興趣進行細分專業學習,“大類招生打破了過去以院系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將給予學生更多選擇”。
亮點二:新設專業聚焦國家需求
記者發現,今年部分高校增加了一些新專業,以培養綜合型專業人才,突出學科亮點,滿足國家社會發展需求,也增加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
據中國人民大學招辦主任苗苗介紹,今年該校增設了“世界史”“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及“勞動經濟學”3個本科專業。其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旨在培養既掌握統計分析、計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專業知識,又熟悉應用領域的數據科學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家對數據科學人才的需求。
清華大學今年新增了包括土木類的交通工程專業和建筑類的風景園林專業2個本科專業。為應對我國國際組織人才急需現狀,該校還新增了社科學院的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方向本科培養項目。
清華大學招辦介紹,新增的國際事務與全球治理本科項目在培養中要求學生了解世界歷史以及國際社會、國際組織等,旨在提升學生的跨文化協作和領導能力,使其具有出色的談判力、領導力,夯實其多樣化的領域和背景知識,因為“在國際組織工作僅語言過關還不夠,更要掌握相應領域的背景知識”。
為滿足考生多元發展需求,北師大今年在京投放了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等9個人才培養實驗班,涉及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物理學等多個領域。
亮點三:綜合評價注重科學選才
今年是浙江和上海探路“新高考”改革的首年。綜合評價招生在這一背景下成為高校重要的招生渠道和選拔模式。為此,北大、清華等高校也將在浙江、上海兩地繼續探索基于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以期選拔綜合能力優秀的人才。
清華大學今年在上海首次實施“領軍計劃”,按照物理基礎組、通用基礎組、化學基礎組和臨床醫學組的專業組方式招生。招生對象為品學兼優、素質全面并具創新潛質的普通高中畢業生,申請者的綜合學業成績需在全年級前列。“領軍計劃”選拔程序與浙江“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基本一致。
北大去年在浙江首次實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錄取了50位浙江優秀學子。“三位一體”綜合評價的選拔過程分為初審、筆試、面試三個環節,最后按照高考成績、高校自主測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6:3:1的比例計算的綜合成績擇優錄取。今年該校將進一步擴大在浙綜合評價招生,招生涉及24個院系的27個專業。
據悉,在初審階段,北大專家組將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至少三輪評審,結合學生個人興趣、高中學業成績、參與社會服務、獲得獎勵情況、個人特點和自述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評審意見。
北大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觀察改革成效并進行相應調整,也需要一定時間的檢驗。“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是未來高校自主招生的有益嘗試,可融入大學選人的理念和標準,有助于打破“一考定終身”。
河南高招政策有七大變化
變化一: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52號),從2017年起,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合并后新的本科二批執行一個分數線,可填報1-9個高校志愿,每個學校志愿可填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檔錄取。
變化二:志愿填報時間有所調整
考生志愿分為提前批、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一批(含自主招生等特殊類型招生)、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二批、專科提前批(直招士官、航海等有特殊要求的專科)和高職高專批等批次。
考生志愿在網上填報,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在6月25日—28日,填報提前批(含藝術、體育類專科)、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專升本志愿和對口招生志愿;第二次在7月2日—7日,填報本科一批、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二批。
而第三次在7月9日—13日,填報專科提前批和高職高專批志愿。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段內完成志愿填報并保存,填報時間截止后將無法更改。
考生網上填報志愿后,須履行書面簽字確認手續,即:由縣(市、區)招辦依據考生網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由考生本人在規定時間內簽字確認,并存入考生檔案。
志愿經考生簽字確認后,錄取時不得擅自放棄;考生確認后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動,否則,將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變化三:改革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專業招生實施辦法
改革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專業招生實施辦法,按照《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7年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2017〕129號)等文件要求,積極探索按照考生戶籍以縣為單位定向招生的辦法。
具有設崗縣(市)戶籍的應、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不含同等學力)隨全省普通高考報名;報考小學教育(全科教師)本科層次專業的考生隨全省普通高考考試。
根據各設崗縣(市)培養計劃,具有設崗縣(市)戶籍的普通高中畢業生方可報考本縣(市)的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專業,隨本科二批填報平行志愿,依據設崗縣(市)培養計劃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進行錄取,直至完成設崗縣(市)培養計劃,并由錄取院校將錄取結果通報錄取考生所在縣(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專科層次專業隨全省高職單獨考試招生一并進行。
變化四:進一步嚴肅招生工作紀律
今年我省將進一步嚴肅招生工作紀律,嚴格執行教育部“30個不得”招生工作禁令。招生工作禁令由往年的“26個不得”增加為“30個不得”,分別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省級招辦、各高校、高中教育階段學校和教師做出具體要求。
變化五:確保高校考試招生信息安全
加強信息安全防護。各級教育、招生部門和高校必須高度重視高考信息安全工作,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及時堵塞管理和技術安全漏洞,確保數據準確和網絡安全。
高考和招生錄取期間,要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對重要設備、信息系統和網站的運行監控和安全監測,進一步完善防病毒、防攻擊、防篡改、防癱瘓、防竊密的技術措施,加強對重要設備和信息系統的運行監測和監控,確保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加強信息安全預警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及時預防和處置信息安全事件。切實做好數據備份,提高系統和數據的恢復能力。
嚴密防范信息數據泄露。要加強考生志愿填報密碼保管、發放和志愿確認等環節管理,防止考生志愿填報賬號被他人盜用或非法操控。
要通過嚴格制定并落實工作權限、定期校驗等措施,嚴防數據信息泄露。對工作中需要階段性保密和涉及考生個人的信息,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或篡改,嚴禁以信息發布或傳遞等方式謀取非法利益。
變化六:專設軍隊招收飛行學員(簡稱招飛)志愿
專設軍隊招收飛行學員(簡稱招飛)志愿,海、空軍招飛全面檢測合格的考生方可填報,在提前錄取批次之前錄取。
如軍隊招飛未被錄取,考生仍可參加提前錄取批次的軍隊、公安、司法、民航及其他院校的錄取。考生選報海、空軍招飛志愿應與省招辦明確的海、空軍招飛區域相符。
變化七:“5A級青年志愿者” 同等條件下可由高校優先錄取
我省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新增“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由高校優先錄取。
2017年高招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