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匯算清繳政策
2017年匯算清繳政策
企業所得稅是我國財稅收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稅收收入。關于匯算清繳的政策有哪些,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消息。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匯算清繳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匯算清繳政策
首先,今年是金稅三期全國優化版上線之后今年是第一年,2016年,稅局也為此做了一些金稅三期升級版的準備工作。從全國來看,所有的申報表都是一樣的。雖然以前各個省的都有自己的系統和軟件,而現在都需要都歸并到金稅三期里面。
其次,2016年的全面營改增也會對今年的匯算清繳有一些影響,政府部門在完成匯算清繳后,會利用金稅三期對所得稅申報的數據,展開統計和分析。
再者,每一年的匯算清繳對政府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去年多項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地,以及前兩年的加計扣除、去年研發項目的調整,這些方面政府部門都會為企業做一定的相關輔導、服務、支持,來配合國家的經濟轉型。
就匯算清繳的時間而言,是從今年1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而2016年底,財政局發布的財會〔2016〕22號文,是關于稅金方面四小稅并到“稅金及附加”。文件發布后,很多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在出半年報和季度報時,他們當時所做的會計事項,到年底都要根據新的政策做一些調整,可能會影響企業所得稅的后續核算進度。
影響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支出
工資扣除
關于職工薪酬的稅前抵扣規定絕對是很復雜的,須有工資分配方案、工資結算單、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個人所得稅扣繳情況以及社保機構蓋章的社會保險名單清冊。而且針對工資、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等都分別有規定,還有各種補充條款。
職工福利費有稅前扣除比例,而固定與工資同時發放的福利性補貼是可作為工資扣除,這就需要公司在設置薪酬體系時要考慮到福利制度。個人的交通費、通訊費各地稅務局都會有標準,標準內部分是不需要繳納個稅也是允許稅前扣除。
還有就是勞務費用,是納入工資還是作為勞務費跟簽訂的合同有關,也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如果沒有代扣個稅很可能還會被處罰,就不光是不能稅前抵扣的問題了。
殘疾人工資允許加計扣除,這要準備單獨列式哦,因此還有很多企業找殘疾人證掛靠,總感覺有點用歪了。
商業保險也很討厭,主要是稅務局對這部分的規定一直是模棱兩可的。
業務招待費和廣告費
都是有按照銷售營收限定比例,所以一定要提前有預算,現在廣告費那么高,所得稅稅率也那么高。還有招待費不僅是不能超出還明文規定40%是不能抵扣的,所以能不進招待費的當然不要進招待費咯,這個想必大家都心如明鏡。
資產減值損失
這是稅務局認為企業調節所得稅的窗口,也是重點關注的地方,應收賬款的壞賬、資產的減值、存貨的報廢等,不是企業想做就做了那么簡單,必須有完整的明細說明,具體計提的方法還需要在稅務局備案,最后的納稅申報表中也需要進行詳細的區分。所以在12月針對可能的資產減值損失做一次徹底的清查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會議費支出
須有召開會議的文件、通知、會議紀要、參會人員的簽到單等能夠證明會議真實性的資料以及會議費用明細單,才能進行稅前抵扣,所以如果之前的會議資料不夠詳細,趕緊補全吧。
不征稅收入對應的支出
不征稅收入對應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相應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也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所以在核算時應該針對這類進行區分,別本是可以抵扣的最后也被界定為不可抵扣了。
預提費用
這也是被稅務局關注的重點哦,不管是稅務還是核算,中國都是遵循權責發生制,預提費用通常還沒有發生但預計會發生的,多數情況并沒能拿到相應憑證,所得稅匯算清繳一般會要求做調增處理。所以年底前的預提費用要清理掉啊別拖到下一年,除非是有確鑿證據表明就是應該當年承擔的,常見的如工資。
所有這些扣除憑證,事實上都是在平時經濟業務發生時獲取的,建議是把對扣除憑證有效性的籌劃和把控提前,戰略規劃環節要考慮到業務模式下票據的規范性,核算環節做好票據的合法性和規范性檢查。
有位財務經理說過很經典的話:稅務籌劃不是你學了多少條規則,而是你了解企業每一個業務環節,每一項經濟活動對稅賦有什么影響。稅務籌劃不是偷稅漏稅,也不是虛開發票,而是組合拳,用小稅種規避大稅種。
把問題在核算前搞定是最省事的,年末的工作量會少很多。具體到年末要做的就是,對對本年度的核算開展自查和糾錯處理,盡量將問題在12月關賬前調整到位,盡量規避可能的納稅調整項目,盡可能做到納稅申報和企業財務核算相關數據保持一致。當然有些項目是因為會計核算和稅務法規的差異導致的,無法避免,比如存貨跌價,計提的壞賬準備。
2017年匯算清繳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