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東農業補貼申請項目政策
2017山東農業補貼申請項目政策
農業政策補貼按照分類,不同的政策覆蓋范圍不同,申請流程不同。山東的農業補貼的項目可以做。農業補貼的范圍和標準有哪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山東農業補貼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山東農業補貼標準范圍
一、實施范圍及補貼規模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全省所有農業縣(市、區)范圍內實施。綜合考慮各市和省財政直接管理縣(市)(以下簡稱省直管縣)耕地面積、農作物播種面積、主要農產品產量、購機需求意向(各市摸底調查取得)、績效管理考核等因素和財政預算資金安排情況,確定補貼資金規模。
各市農機化主管部門、財政部門要參照上述要求,科學合理確定本轄區內市、縣資金規模。上年度結轉資金可繼續在下年度使用,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有關規定處理。
按照農業部、財政部有關要求,在我省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具體操作方法按《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工作的通知》(農辦財〔2017〕98號)和省農機局、省財政廳有關規定執行。各市農機、財政部門要加強配合協調,強化補助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對作業面積、作業質量等進行抽查,堅決杜絕違規違紀行為,確保補助資金落到實處。
繼續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試點縣要將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銜接起來同步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操作辦法按照農業部《2012年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請保留此標記作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2〕133號)和省農機局、財政廳有關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的規定和要求執行。省農機局會同省財政廳對試點縣(市、區)實施情況開展檢查評價,視情況按年度對試點縣(市、區)進行適當調整。
二、補貼機具及補貼標準
(一)補貼重點與機具種類
按照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要求,重點補貼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節所需機具,兼顧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林果業及農產品初加工發展所需機具,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著力提升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根據中央補貼范圍,結合我省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確定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 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其他機械等11大類,35小類78個品目的機具(詳見附件1)。
對深松機、糧食烘干機、免耕播種機、水稻插秧機、與深松機械配套購買的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棉花收獲機、花生聯合收獲機等要優先滿足農民需求,敞開補貼。
農業補貼政策還要增加
農業補貼只增不減。
《規劃》提出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加快建立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持續增加財政農業農村支出,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
重點支持方向。
重點支持農民增收、農村重大改革、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村民生改善。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利益補償機制。
扶持方式。
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擔保貼息、以獎代補、民辦公助、風險補償等措施。
玉米政策還要完善。
在東北地區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保持優勢產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
解讀:玉米政策今年是改革第一年,有很多的漏洞和不足,需要逐步的完善,比如到底該給誰?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希望以后不要發生農民要依靠協商來解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小麥、稻谷繼續執行收購。
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增強政策的靈活性。
解讀:這是給種植稻谷和小麥的農民一顆定心丸,起碼這5年,臨儲還是有的。
農業補貼如何改革
改革1、調整改進黃箱支持政策,逐步擴大綠箱支持政策實施規模和范圍,提高精準性、指向性和政策效能。
解讀:文中黃箱補貼和綠箱補貼可能大家都不太明白,舉個例子,之前的玉米臨儲就是黃箱補貼,現在的玉米補貼就是綠箱補貼。
改革2、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重點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產能提升。
改革3、優化補貼支持方向,重點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傾斜,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
改革4、實施糧油糖生產大縣、糧食作物制種大縣、生豬調出大縣、牛羊養殖大縣財政獎勵補助政策。
農業補貼改革勢在必行,你需要跟上步伐!
未來五年,農業補貼竟然這樣發!
國家發改委網站11月17日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了《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這份《規劃》等于是對于三農領域未來發展的一個風向標。
農民腰包的補貼是如何規劃的呢
1、重點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產能提升。
《規劃》提出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重點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產能提升。
解讀:這表明以后支持保護補貼,也就是咱民間俗稱的直補是每個擁有承包權的農民都可以獲得的,就算你不種地了也能獲得,主要是為了保證你的土地不撂荒,不想種也流轉給別人種。
2、補貼重點扶持這些方向。
《規劃》提出優化補貼支持方向,重點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傾斜,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
解讀:現在補貼越來越有針對性,不再延續以前的大水漫蓋式補貼了,以后會對重點農產品進行加大補貼,也就是形成看不見的手來調控農產品生產,需要的東西我就多補貼點,不需要的東西我就少補貼點,并且會重點扶持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
3、補貼方式將變成直接補貼的趨勢。
《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對農民實行直接收入補貼。探索建立國家補貼與農戶責任掛鉤的辦法。
解讀:這個不是未來會出現的,而是現在就已經開始嘗試實施了,比如現在的玉米補貼,就是這個雛形,雖然還需要完善。但是《規劃》中提到了補貼與農戶責任掛鉤,這非常有可能以后會根據你的產出來獲得補貼,比如現在玉米補貼是按面積,沒準以后就按產量來補貼了。
4、玉米補貼繼續完善,稻谷、小麥繼續托市。
《規劃》提出在東北地區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保持優勢產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增強政策的靈活性。
解讀:這表明了一個方向,未來幾年玉米基本上會保持這種模式,不會有什么變化,有的只是一些細節完善。而種植稻谷、小麥的農民可以安心了,最近5年還將繼續托底收購。
5、未來保險將會覆蓋農業。
《規劃》提出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探索開展重要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以及收入保險、天氣指數保險。加大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及重要農產品保險的保費補貼力度。支持地方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漁業保險、設施農業保險、農機保險。
解讀:農業保險其實對于咱農民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現階段在我國還沒有被好好利用起來,基層普遍反映有和沒有一個樣,這樣讓農民對保險不抱有什么希望,但真實的保險無疑能為農民有一份很好的保障,希望國家不光增加保險品種,還要從基層落實上嚴抓才是根本。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農業補貼申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