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國經濟政策
2017美國經濟政策
國經濟制度曾經多次受到責難,可是它的確刺激人們開發土地上的資源,并且鼓勵他們去尋找更新更好的途徑。美國對于經濟出臺哪些先關的政策。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美國經濟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美國經濟政策
三大因素推動美國經濟穩定復蘇
2017年,三大因素將推動美國經濟復蘇的穩定延續。
首先,美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保持穩健。在之前的報告中,我們強調美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生增長模式,因此,判斷美國經濟趨勢的關鍵指標是內生增長率,即剔除掉庫存變化、凈出口和政府支出三大長期波動因子后的經濟增長率。
據我們測算,雖然2016年全球外部沖擊頻發,美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仍維持穩健。2016年前三季度,美國內生增長率分別為0.92%、2.68%和1.37%,均值為1.66%,雖低于2015年均值2.28%,但仍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1.14%。基于穩健的內生增長動力,美國經濟復蘇大勢不變。根據IMF的預測,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20%,較2016年提升0.62個百分點,并大幅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1.24%。
其次,美國經濟的消費引擎依然強勁。
消費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抵御外部沖擊、維持經濟穩定的核心支柱。多個層面的數據表明,美國消費引擎將維持強勁動力。從增速看,2016年前三季度,美國消費季均增長2.67%,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1.48%和2015年季度均值2.58%。其中,服務對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至1.58個百分點,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0.84個百分點和2015年季度均值1.49個百分點。從增長貢獻看,2016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季均貢獻為1.82個百分點,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1.00個百分點和2015年季度均值1.73個百分點,趨近歷史均值2.07個百分點。從增長前景看,2016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均同比增長為1.9%,大幅高于2008~2015年危機均值0.9%,接近歷史均值2.2%。而個人儲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為5.83,與2015年基本持平。由于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而儲蓄意愿低位維持,2017年美國消費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最后,美國霸權穩定性進一步凸顯。
2016年,英國退歐等重大風險事件頻頻擾動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美國和美元霸權穩定性得以彰顯,增強了美國經濟的相對優勢。從國際看,美國市場具有稀缺的穩定性資源,相對吸引力明顯提升。2016年前8個月,國際資本凈流入月均達到137.0億美元,較2015年月均流出44.8億美元的水平出現強勁反彈。從國內看,美國和美元的霸權穩定性改善了風險偏好,驅動了風險投資和研發投入。2016年前兩個季度,美國風險投資的融資額和投資額季均分別為114.3億和139.9億美元,均大幅高于歷史均值。2016年前三季度,研究和開發對GDP環比拉動率季均為0.12個百分點,高于歷史均值和2015年季均水平。2017年,歐洲一體化開始真實倒退,全球市場風險持續高漲,美國相對于全球的穩定核心地位將繼續增強。
美國經濟增長有隱憂
但是,在復蘇趨勢保持穩定的同時,美國經濟的復蘇力度卻將有所下降。從宏觀高頻數據看,各類先行指數均同比出現小幅下滑。2016年前10個月,美國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月均水平分別為51.02和54.53,較2015年月均下降0.35和2.65個百分點;Sentix投資者信心指數月均水平為13.72,較2015年月均大幅下滑8.99。從企業運營數據看,企業微觀盈利能力轉弱,工業生產增長減速。2016年前兩個季度,經存貨計價和資本消耗調整的美國企業利潤季均增長為-3.31%,大幅低于2015年季均增速2.79%。2016年前9個月,美國工業生產指數月均同比下滑1.22%,工業部門產能利用率月均為75.4%,較2015年月均值下降1.30個百分點。以上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增長的微觀基礎改善不足。雖然美國經濟復蘇趨勢繼續鞏固,但2017年經濟增速預計將有所放緩。
雖然特朗普的政策主張極具個性,但對實體經濟的長期作用相對有限。相反,近年來美國深處涌動的根源性問題,更值得警惕和憂慮。
長期而言,美國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在于“美國夢”。美國夢強調通過個人奮斗實現自身價值,本質上是營造了機會公平的社會競爭環境和暢通開闊的階層流動渠道。基于此,美國經濟才能維系高效率的市場化運轉,進而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為長期增長提供不竭動力。但大量學術研究表明,近年來,美國社會階層流動性下降,通過教育和奮斗實現階層上升的道路逐步閉塞;并且,階層間的收入不平等加劇,兩極分化增強。
統計數據顯示,1990~2015年,美國基尼系數穩步上升,5%最高收入戶與20%低收入戶的平均收入比率也從19.4倍上升至 28.2倍。由于機會公平和階層流動的惡化,美國夢倍受挑戰,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放緩,從而損傷了美國經濟的增長源泉。據美國勞工部統計,2009年至今,美國企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出現了中樞下移。這表明,扭曲的激勵機制導致了創造性破壞的不足,美國市場活力正在流失。據美聯儲測算,2015年一季度至今,雖然美國資本投入保持穩定增長,但勞動生產率的增速由正轉負,生產效率也出現大幅下滑。受此影響,美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迅速下降,并已進入負值區域。
2016年以來,美聯儲遲緩的加息進程正是歷史深處憂慮的集中體現。耶倫背離了美聯儲利率長期奉行的“雙目標制”傳統,轉而盯住就業目標這一“浮動的標尺”。受此掣肘,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被嚴重削弱,貨幣寬松遲遲不能退出,美國經濟正在支付沉重的結構性成本。基于實證分析,我們發現,長期的貨幣寬松日益加重美國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問題。
首先,結構性失業加劇。貝弗里奇曲線表明,2014年末至今,在長期貨幣寬松的推動下,美國“空崗-失業”組合已大幅逾越歷史均值水平,結構性失業已取代需求不足型失業,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重要障礙。
其次,刺激政策效用衰減。2010~2013年期間,失業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空崗率上升0.27個百分點。2014~2016年期間,失業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空崗率上升0.39個百分點。因此,當前貨幣寬松對就業市場的刺激效用已經衰減,而政策成本卻在迅速提升。
最后,就業市場有效性下降。相比于2000~2009年期間,2010年至今的貝弗里奇曲線出現了明顯的外移。根據學理,這一現象表明:雖然刺激政策在危機期間降低了失業率,但過強的政策干預也引致了就業市場調節機制的功能障礙,損害了就業市場的整體有效性。
總之,基于對美國增長模式、大選機制和社會體系的長期研究,結合高頻數據和IMF等重要機構的預測,我們判斷,2017年美國內生增長動力依然穩健,經濟復蘇的大勢不改,但經濟增速將有所下降,經濟增長率預估值為2.0%,通脹率預計在2.3%左右。2017年,在特朗普勝選的沖擊下,美國經濟的短期表現并不悲觀,經濟復蘇的長期趨勢將保持穩定。美國經濟未來的真正風險在于,激勵機制的弱化和民粹力量的崛起動搖國力根基,機會公平和階層流動的惡化侵蝕經濟增長源泉。
2017年美國經濟預測
據美聯儲發布的最新季度經濟預測顯示,2017年美國經濟預計將增長2.1%,略高于2016年9月底預測的2%;2017年底失業率預計為4.5%,略低于2016年9月底預測的4.6%;2017年底通脹率預計為1.9%,與2016年9月底的預測保持一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預期,在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及公共支出計劃推動下,美國經濟2017年將增長2.3%,而2016年9月份OECD預測美國經濟增長僅為2.1%。經合組織認為,特朗普的減稅和55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將幫助美國經濟增長加速,這種促進效應將在2018年尤為明顯,2018年美國經濟增速預計將達到3%。
經濟增長阻力重重
但是,美國經濟增長目前也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約,要想顯著提速面臨多重阻力。
首先、經濟越接近充分就業水平,新增就業和經濟增速都可能會進一步放緩。據計算,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維持17萬人的水平,再過12個月,美國失業率就能降至4.5%;現有政策下,美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2%水平。
從長期來看,美國經濟增長潛力很大程度上由勞動生產率決定。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平均每年增幅不到0.5%,遠低于2003年至2007年年均2.5%的增長水平,非農部門勞動生產率還在出現下滑。受勞動生產率下滑和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美聯儲預計未來數年美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為1.6%至2.2%,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為2%,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
其次、美國的債務問題也不容忽視。有分析指出,減稅和財政措施預計都將加重美國政府債務負擔,目前美國債務規模的攀升趨勢明顯,人口老齡化和利率上升還將導致債務水平上升。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的減稅和財政主張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推行并幫助提振經濟增長還有待觀察。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表示,美國能得到多少財政刺激仍有許多不確定性,考慮到一些經濟指標并不樂觀,2016年第四季度美國的經濟增速或將回落至2%。美銀美林認為,考慮到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金融環境,美國經濟或將在2017年上半年承壓明顯。
再者、美聯儲2016年12月14日啟動加息,釋放出2017年加快加息進程的信號。分析指出,利率上升將導致政府舉債融資的成本上升,加息進程提速還將幫助推動美元持續走強,特朗普的主要貿易主張包括反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實施貿易保護和鼓勵制造業回流,但美元走強不利于出口增長和制造業回流。在2016年12月14日美聯儲宣布加息之后,美元指數一度大漲1.3%至102.2,創下14年新高。
美國經濟預計面臨緩慢發展
目前,全球經濟緩慢增長的主旋律未改,發達經濟體增長緩慢的態勢難改,美國經濟未來預計也將面臨緩慢增長趨勢。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表示,2016年以來發達經濟體增速繼續令人失望,抵消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好于預期的表現,發達經濟體2016年和2017年的經濟增速預計分別為1.6%和1.8%,其中美國預計為1.6%和2.2%。
世界銀行2016年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從1月的2.9%和3.1%分別調降至2.4%和2.8%。其中,發達經濟體投資增長疲軟、出口進一步惡化。世行認為,美國經濟受美元升值和外需疲軟等因素影響,增長有所放緩,并將2016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至1.9%。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