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推薦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推薦
作為當代大學生,光讀好書對一個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開闊視野,引發思考,提高素質。《形勢與政策》正是這樣一門幫助大學生開拓視野提高素質的綜合課程。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希望你們喜歡!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篇1
摘要:“互聯網+”代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創造新的活力。它是當前的熱點,同時也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ヂ摼W無孔不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表現在方方面面中。同時,它的實際應用深入很多領域,處處皆是機遇與挑戰。“互聯網+”催生了新的經濟形態,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我們相信,“互聯網+”的未來無處不在。
關鍵詞:互聯網+,大數據
引言:12月21日上午,“漢語盤點2015”年度字詞揭曉,“互聯網+”當選年度國內詞。在互聯網應用深入各個領域的今天,我們與浩瀚的網絡世界緊緊相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時代來臨了,它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 什么是“互聯網+”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通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在今年的兩會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自李提出這個行動計劃后,“互聯網+”被寫入國家戰略。有媒體甚至將2015年視為“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元年”,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在這個“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的時代,互聯網可以改造一切。
互聯網無孔不入,上至國家經濟政治局勢,下至我們的日常生活,網絡似乎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生活。在政府處理政務、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建設、金融發展、交通、旅游、醫療、教育、農業等方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正在逐漸改變著它們,使其信息化,變得更能與當前快速發展的全球化世界接軌。
“互聯網+”的時代已然到來,我們要做的是勇敢地面對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做新時代的弄潮兒。
二、 “互聯網+”如何改變生活
事實上,互聯網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表現在方方面面。2009年以前,11月11日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如今,“雙十一”已成為廣大網民的購物狂歡節。2015年11月12日,第七個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落下帷幕,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4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68.67%。而在我們的每一天中,用uber、滴滴等軟件打車,用美團、餓了么的APP點一份外賣,在商店買東西時用支付寶來掃碼付款,在網上買選座電影票„„這些似乎都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住,住房類手機應用不僅可實現房屋信息查詢,還能預約看房、自動比價;行,有眾多網絡約租車平臺供選擇,汽車票、火車票、飛機票可以在手機上實時下單;用,幾乎所有生活用品都可以在電商平臺買到,眾多O2O平臺還提供上門洗車、美容等服務。當發生新聞大事時,我們會打開微博來看最新的進展。
同時,互聯網還讓不同的領域學科邊界變得模糊,似乎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就是一個被網絡深深影響的例子,當我遇到生活上或學術上的問題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問別人,而是上網搜索?,F在還有專業的回答人們問題的網站。互聯網也在根據我們的需求進一步發展著。
還有一點,是我們都承認的——“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將是翻天覆地的。在“互聯網+金融”中,實現了全民理財與微小企業發展。從余額寶、微信紅包再到網絡銀行„„互聯網金融已悄然來到每個人身邊。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國內P2P網絡借貸平臺半年成交金額近千億元,互聯網支付用戶2.92億。傳統金融向互聯網轉型,金融服務普惠民生,成為大勢所趨。“互聯網+金融”的結合將掀起全民理財熱潮,低門檻與便捷性讓資金快速流動,大數據讓征信更加容易,P2P和小額貸款發展也越加火熱。這也將有助于中小微企業、工薪階層、自由職業者、進城務工人員等普羅大眾獲得金融服務。
三、 “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 互聯網+政府
現在全國范圍內大小城市都在熱火朝天地建設數字化政務服務系統,使我們辦理各項事務的過程不再那么冗雜。還有永不落幕的政府網站,我們能在上面看到政府的公告,也能給市長信箱寫信反映我們的問題,同時,隨著反腐的清風吹遍神州大地,我們還可以在互聯網上舉報貪官污吏,人民對政府的監督力度也變得更大了。
(二) 互聯網+產業
互聯網+制造業,讓工廠變得更聰明。互聯網+零售業,電商的創造性破壞和實體店受到的沖擊?;ヂ摼W+服務業,懶人經濟催生百花齊放?;ヂ摼W+金融業,從風口步入蜜月期?;ヂ摼W+供應鏈,革去弊端創造最優化?;ヂ摼W+教育培訓,風口下千億級市場不是夢。
(三) 互聯網+家電/家居
目前大部分家電產品還處于互聯階段,即僅僅是介入了互聯網,或者是與手機實現了鏈接。但是,真正有價值的是互聯網家電產品的互通,即不同家電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基于特定場景的聯動,手機不僅僅是智能家居的唯一的入口,是讓更多的智能終端作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和控制中心,實現互聯網智能家電產品的硬件與服務融合解決方案,“家電+家居”產品衍生的“智能化家居”,將是新的生態系統的競爭。
四、 “互聯網+”未來,無處不在
萬物互聯,一切剛剛開始。未來已來,一切無限可能?;ヂ摶ネǎ磺泄矂摴蚕?。所思所感,一切必將實現。
盡管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正在快速發生,但未來的路依然漫長。最近的數字顯示,中國已經有85%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但互聯網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只占7%,互聯網經濟的增長仍有很大潛力?;ヂ摼W對新行業、新業態的催生才剛剛開始。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將進入一個“萬物相聯”的新時代,5年內中國將有百億臺設備連接互聯網,并與手機和社交網絡緊密相連。“互聯網與工業跨界的融合也正在翻開新的一頁,未來的5年可能比已經過去的40年更加波瀾壯闊。”
同時,“互聯網+”的源動力——大數據,將會助推“互聯網+”,這是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的新機遇。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也是大數據的時代,一切皆信息,一切皆數據。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將構建在大數據之上。大數據引發我們對自己的重新認識,不是在阿波羅神廟,而是在小世界網絡中“認識你自己”。
五、 總結
借助“互聯網+”行動計劃,未來會出現許多專門服務于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機構,轉型升級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成為浩浩蕩蕩的產業主流。勇于變革的企業可以獲得茁壯成長的機會,一成不變的就會湮沒在急速前進的浪潮中。正如那句古詩所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要借助“互聯網+”的東風,扶搖直上,可以在自主創業方面得到幫助。我相信,“互聯網+”將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篇2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人們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價值體系中最本質、最具決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撐和影響著所有價值判斷,是對整個人類發展歷史和未來走向的總概括。我們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大學生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淺談我對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引言
大學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生力軍和接班人,承擔著推動我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但隨著社會的轉型,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目標追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意識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問題上趨于急功近利;他們往往只注重專業學習,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基本常識,也就不能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而遠大的理想。面對這些挑戰,大學生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文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社會大環境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其價值觀的塑造。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才能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當代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大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方向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和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當代大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學習中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趨勢,科學定位人生。
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我們只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切實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靈魂、社會主義意識大廈基石的作用。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變我們現在經濟還不發達,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的現狀。要把握好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個人理想,為社會大理想做貢獻,用個人理想來促進社會大理想。同時,我們既要嚴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帶動周圍的同學朋友一起堅定這一偉大的理想。
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大學生時刻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獲得獨立、贏得尊嚴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富強、文明、和諧的力量源泉。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是要知道如何去愛國,愛國不是要我們在發生中日矛盾時舉著旗幟到處游行,到處砸人家的豐田汽車;愛國也不是一大幫大學生在新浪網上叫囂著要愛國,卻發現自己的英語四級還沒有過;愛國更不是學校早上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操場上一片嘰嘰喳喳的聲音。我們可以從尊重國旗,尊重國歌做起,來體現我們的愛國之情;我們可以像周恩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表達我們的愛我之情。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們這些時代的接班人來發揚光大。同時,大學生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去了解社會動態,國際新聞,了解社會的發展方向,積極思考創新,對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四、培養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只有知榮明恥,明辨善惡美丑,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我們大學生要接受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道德規范。把社會主義道德實踐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陶冶良情操。并且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勇于指證他人的錯誤、不規范行為,為創建良好的社會風氣而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總結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的精神,為了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斗。
2017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