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方法
企業改制指依法改變企業原有的資本結構、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模式或體制等,使其在客觀上適應企業發展新的需要的過程。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介紹企業改制的相關法律知識。
企業體制進行改革時,我們稱其為企業改制。一般來說企業改制是為了企業制度的創新,也是為了制度能夠更加完善,企業能夠發展的更好。企業如何改制成為股份有限公司呢?
企業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法
企業改制是改變企業法律形態或者股權結構的行為。企業改制涉及企業組織形式的改變、資產的清理和處理、債權債務的處理、股權的變動,有些還涉及職工的重新安置,并可能對出資人權益帶來重大影響。因此,企業改制要體現出資人的意志。
企業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方法
企業改制,應當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選擇改制方式。企業的改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整體改制方式
整體改制是較為簡單的改制方式,是指原企業以整體資產進行重組,并對非經營性資產不予剝離或少量剝離而改制設立新的法人實體。
(2)部分改制方式
部分改制是指將原企業以一定比例的資產和業務進行重組,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原企業(或企業集團)仍保留余下部分的經營性或非經營性資產和業務。
(3)共同改制方式
共同改制方式也稱捆綁式改制方式,是指多個企業以其部分資產、業務、資金或債權,共同設立新的法人實體(股份有限公司)。
(4)整體變更方式
即先采取整體改制、部分改制、共同改制等方式對原企業進行改制,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待改制基本完成后,再依法將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企業改制的體制形式
原有企業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企業組織形式。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原有企業改制的主要形式。此外,內資公司改制為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改為內資企業是比較特殊的形式。
1、公司制
公司制企業主要是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中還包括國有獨資公司。
1)有限責任公司:是依據《公司法》設立,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授權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不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方向,它適用范圍很窄,如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國家壟斷性的(軍工)及非競爭性行業,一般競爭性行業不宜于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設立,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工業性企業、高新科技企業等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其中規模較大、技術先進、業績良好、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經過國務院的授權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并通過上市募集更多的發展資金。
2、股份合作制企業
股份合作制是以合作制為基礎,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實行以企業職工的勞動聯合與資本為主的企業組織形式。
勞動密集型企業,如餐飲業、旅店業等中小型商業企業適合于股份合作制,因為職工勞動合作是創造財富的基礎,效益跟資本之間的結合不明顯,而跟職工勞動結合明顯,比較靈活。
3、合伙企業
合伙企業是指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組織形式。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二個以上承擔無限責任的自然人作為合伙人,簽署局面合伙協議,有各合伙人實際繳付的出資,有企業名稱,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伙經營的必要條件即可。
4、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設立條件要求比較低,一個自然人即可。一些規模較小、資產數額不大的服務業、修理企業改制可選擇此形式。
5、內外資企業互轉
內外資企業互轉是指內資企業變更為外商投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或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變更為內資企業的企業類型的轉變。
內資企業可以通過向外方轉讓股權或吸收境外資金的方式,將原有企業改制為外商投資企業。原企業權利和義務繼續由新的外商投資企業承繼。內資企業轉為外商投資企業,需經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批準但須注意的是原有企業的主辦單位或股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社團法人、工會組織及自然人的,不能做為新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方股東。
外商投資企業外方通過股權轉讓,不再持有企業股權,經原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批準,可將外商投資企業改制為內資企業。
看過“企業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方法”的人還看過:
3.企業改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