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高考分數線后的工作
得知高考分數線后的工作準備
有的高考考生統考成績雖然生了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但由于未達到所報院校的投檔分數線,電子檔案不能投放,因而參加不了該志愿的錄取。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得知高考分數線后的工作準備,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得知高考分數線后的工作準備
省控線是那個學校在該地區招生的最低分,可以比較簡單地理解為最后一名關門學生的分。不可以比那個分數更低了。
平均分就是該校在那個省錄取的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分數的平均數。
比如該學校在這個省總共錄取了兩個人,一個人400分,一個人600分,省控線就是400分;平均分就是500分。
一般往年的這些數據會被拿來參考,但是省控線參考價值不大,因為不能試圖卡著最低分被錄取。
比較往年該校在那個省得平均分是相對有參考價值的。
高考錄取資歷分數線知識
資歷線:
可以填報相干批次志愿的資歷,也就是說這個資歷線如下的人是不能填報相干批次志愿的。
最低節制分數線:
錄取最低節制分數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離別劃定,因為前提各異,分數線的分差可能很大,最高與最低相差超越100分。如2004年山東省最低分數線理科為374分,同年青海省最低分數線理科是240分,相差140多分。不管差距多大,然而各地肯定分數線的設施是雷同的,都是依據昔時招生籌劃和考生成績,根據人數來劃定。一樣平常按略多于籌劃數劃定,多半是籌劃數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下排下來,排到該人數時的分數,就是昔時該省的最低節制分數線,只有到達該分數的考生才有資歷被錄取。
例:某省2003年理科籌劃招生人數為34780人,依據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績列隊,如按一∶一比例劃定的話,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到第38258名,末了一名的高考分數為359分,則359就是該省理科最低分數線,也就是咱們在報上見到的錄取最低節制分數線。平日最低節制分數線分文科和理科線。
如2007年江蘇第二批高職(專科)的錄取最低節制分數線是360分,則低于360分者確定不會錄取,但高于也不一定會被錄取,如某院校要錄取500名,但報考上線人數達700人,從擇優錄取啟程后200名就要被鐫汰。
關于高考分數線須知
投檔分數線
投檔分數線又稱院校調檔分數線,一樣平常是按招生籌劃數一:1.2之內的比例投檔肯定。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分數線是不一致的,高下由各校的生源情形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節制分數線不少,生源欠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錄取節制分數線。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節制分數線的基礎上,依據昔時考生報考本校志愿情形、分數情形和本校在該地招生籌劃數肯定的,每一年都市差別。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其它。而且一個院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一年都有差異,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這是由本地考生第一志愿報的若干決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院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下降些才能完成錄取籌劃。
錄取分數線:
各校的投檔人數是依據各校在本省錄取人數的1.2倍投檔,投檔之后院校招生辦從這1.2倍中以分數和志愿為主參考學生檔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計劃內人數錄取,其錄取的門生中最低分就是該校俗稱的錄取線。
然而,光看錄取線是沒有意義的,由于同一個學校內差別的專業錄取分數都不一樣的。譬如AB兩個門生分數同樣,也報統一所大學,A報的專業對比熱點,B報的專業對比冷門,B被錄取了,A卻不一定會被錄取。
上述分數線中只有錄取分數線是院校自己決定的,前面三個分數線均由省招辦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