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024年高考招生各批次分數線
海南2024年高考招生各批次分數線已經公布了,既然這樣,那么你知道具體的分數線是多少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海南2024年高考招生各批次分數線,供大家參考!
海南2024年高考招生各批次分數線
高考填報志愿的步驟
1、登錄指定網頁。網上填報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制在準考證上面,或者打省招辦辦公定電話咨詢。
2、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用戶名是考生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
3、閱讀考生須知。進入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后,計算機屏幕上會出現“網上填報志愿考生須知”,告知考生網上填報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項。考生應仔細閱讀,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為了保持志愿填報的正確地誤,考生須知一定要詳細閱讀,這點很重要。
4、修改初始密碼。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點擊“修改”按鈕,就可以修改密碼和填寫錄取用聯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碼后,再開始填報志愿。修改的密碼一定要牢記最好是平常用的,錄取聯系方式一定要寫正確,經常可以聯系到你的,保持不會停機。
5、選擇批次填報志愿。先在網頁上點擊“填報志愿”按鈕,先選擇要填報的批次,然后根據提前草擬的志愿表填報院校代碼和所選專業代碼到志愿欄,千萬不要錯欄錯位,仔細嚴格按照流程來操作。
6、檢查核對。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輸入完畢后,點擊“下一步”按鈕,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將已填的代號轉換成相對應的院校和專業,屏幕上會顯示已填報的院校名稱和專業名稱。這時候考生要閱讀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細核實顯示的學校和專業是不是自己想要填報的,如果不是或出現紅色字體提示的“無效院校”或“無效專業”就說明填錯了代號,一定要按正確的代號更正,如果要修改或補填志愿,可以點擊“上一步”按鈕,返回到填報界面進行修改或補填。
7、保存志愿信息。檢查志愿信息無誤后,點擊“保存”按鈕,只有點擊了“保存”按鈕,填報的志愿信息才會儲存到網報系統中;不點擊的話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沒有填報志愿。填好每一個批次的志愿后,都要點擊“保存”按鈕,保存這個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從第五步開始填報其他批次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1.第一志愿很關鍵
許多考生及家長情結很重,一心想進。高考志愿填報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報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拋檔、能否錄取。因為重點的第一志愿錄取率一般都在,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險搏高,不留余地,就會導致風險很大。如果將所選擇的學校適當下降一個檔次,還可將所選擇的專業適當上升一個檔次。
2.了解大學的真實情況
全面了解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于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等等。
3.尋找適合自己的大學
要考慮兩點:第一個是由考生平時的學習情況、高考考分情況、思想品德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情況、其他情況等組成的自身競爭實力。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最好
一、清晰了解招生錄取規則
做好高考志愿填報的前提是摸清招生錄取規則。在報考之前,家長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平行志愿、順序志愿、錄取批次、征集志愿、特殊類型招生志愿、報考條件、身體要求、單科成績要求、大類招生分流、調劑等錄取規則有詳細、準確的理解。此類信息除家長自己平時收集了解之外,也可以參考高考前各省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簡章》。
二、全面了解升學路徑,科學做好提前批報考
高考升學不只有普通批一種,還有其他10多種升學路徑,主要包括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錄取、專項計劃,以及提前批軍警校、五大官校、公費師范生、小語種院校專業、航海類院校、民航招飛等。對于每個升學途徑,具體有哪些報名條件、適合哪些學生報考,以及招生分數位次、未來就業前景等都要深入研究。尤其是,遼寧等很多省份提前批只能選擇一所院校,那么提前批到底報不報,要報該選哪一所院校就都要非常科學的分析。否則,就容易出現錯失提前批機會、提前批報考失誤,大幅浪費分、畢業就業受限等問題。
三、深入了解專業,確定適合孩子的大學專業目標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專業選擇的重要性愈發突出,能否選對專業對于考生來說至關重要。我國本科專業有13個專業門類,90多個專業類,800多個本科專業。在這么多專業中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專業,就需要學生和家長要深入了解專業,對專業培養目標、主干課程、專業研究方向、能力要求、就業前景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還要深入分析學生興趣、性格、能力、學科優劣勢、身體條件等特點,并結合學生的未來發展規劃—主要想考公、出國、讀研、本科就業等多維度進行分析、決策,這樣才能選擇出適合孩子的專業目標。
四、深入了解大學,確定適合孩子選擇的院校目標
我國高校數量眾多,又可以細分為985、211、雙一流、行業特色、一般公辦本科、民辦本科、公辦專科、民辦專科等多個層次。一個學生要想選擇出正確、適合的院校作為自己的報考目標,首選就是要對大學做全面了解,對院校所在地域區位優勢、綜合實力、優勢學科、推免資格、招生途徑、錄取分數位次、學生就業行業和地域分布等有全面的了解,并結合自己的專業目標、未來工作地域等做綜合選擇。
這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家長和考生在選擇院校時往往執著于“名校”。不可否認,985、211院校在硬件、軟件等方面確實有優勢。不過有些問題需要考慮清楚,985、211院校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其優勢專業,有些專業實力比較弱,如果以就業為導向還應該多考慮一些行業特色院校的王牌優勢專業,如東北財經大學的會計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等。
五、做好志愿方案沖、穩、保設計
志愿方案的沖穩保設計是志愿填報的核心部分。以新高考改革省份遼寧的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為例。本科普通批可以填報112個志愿,這其中要沖多少、怎么沖、如何穩、保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有清晰的了解。首選一定要敢沖,完全可以拿出一半左右的計劃來沖,尤其是可以重點關注新增計劃、招生人數大幅增加計劃、中外合作辦學計劃、相對冷門專業等,這樣沖成功的概率更高。此外,對于穩一定要注意各志愿間的分數不要拉開太大,否則也非常容易浪費分。
六、規避志愿報考風險
在高考志愿填報有很多風險,如掉檔、退檔、大幅浪費分、專業學不懂、院校地域特別差等。任何一個風險對考生來說都是致命的,要想規避這些風險就需要學生和家長,尤其是家長一定要深入研究招生錄取規則,深入研究大學和專業,或者聘請專業的機構或老師做指導。
填報高考志愿的十大誤區
誤區1:等到高考出分以后再考慮報志愿
很多省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都定在了六月下旬出分以后,因此很多考生、家長甚至學校老師都認為高考志愿要在出分以后考慮最合適。殊不知現今高招政策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招生規則相對復雜,短短幾天時間要收集分析大量信息,弄懂錄取規則,報好志愿實屬不易!
誤區2:考入好大學熱門專業就算成功
高考有看得見的失敗和看不見的失敗。看得見的失敗是孩子沒有考好,成績不理想,或者是高考志愿沒有報好,高分落榜。看不見的失敗是沒有選擇合適的大學、專業,嚴重影響考生職業發展。
幾年前一位遼寧高分考生被一所北京211高校的生物學專業錄取,當時考生及家長認為高考成功,考出了好成績,報志愿成功,進入了北京名校,選上了熱門的生物學專業。但入學后了解到生物學專業學習時間長,需要考研、讀博今后才可能有出路,再后來知道本校生物學專業并不強,在他未畢業時學校的生物學專業居然被取消了,考生考研沒有考上,且至少兩年沒有找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因此,家長需要對高校的專業設置、未來就業情況做提前了解,盲目跟風只瞄定熱門專業,容易耽誤孩子的發展。
誤區3:按自己的想法找到成績適合的大學、專業即可
如果選擇方向有誤區,再多工作也白做。試想如果考生家長按不成熟的想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即使通過高考進入了心目中理想的大學、專業,等到大三、大四的時候,也會發現當初的選擇存在誤區,空留遺憾。
誤區4:信息誤導,以偏概全
一些家長通過同事、同學、朋友、往屆家長聽說某一專業不好就業,就盲聽盲信,把這個專業在填報志愿時打入“冷宮”。
自主招生講堂曾聽一位河南家長說北京大學統計學不好就業,原因是他們單位最近剛剛有一名入職人員,是北京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同事們都認為北大畢業沒有留在北京工作,是專業選擇失誤。而據筆者了解,統計學專業就業領域廣闊,覆蓋高等院校、市場調研機構、咨詢及信息產業部門、金融保險機構、證券投資和社會保障機構、政府各專業管理部門以及各類大型國企、外企。一名學生找不到工作不能代表統計學就業不好,只能說明是個人的問題。
誤區5:對專業設置、發展不了解,導致視野狹窄,影響選擇
有些家長想讓孩子進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專業,但大都害怕被調劑到護理學專業,將來就業做護士不好。其實,護理學的就業前景非常好,許多大醫院都急缺專業護理人才,而一些高端護理專業還有很大的出國可能性。本科階段學習護理學,考研時還可以換專業,比如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基礎醫學等,甚至還可以換成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擇業選擇范圍是很廣的。
有的考生家長選擇金融學等熱門專業,希望畢業后進入金融領域工作。其實,這些專業需要良好的數學基礎,如果孩子的數學成績不理想,讀研、留學繼續深造時,學習會很吃力。另外,有數學基礎的考生,如想在金融領域發展,不如本科階段先學習數學,或其他理工類專業,研究生時再轉為經濟、金融等相關專業。有的金融企業在招聘人才時,要求應聘者本科畢業于理工類專業,研究生學習金融專業。
有的孩子想當新聞記者或編輯,若分數不理想,可以選擇漢語言文學、外語或其他專業,不一定非選新聞專業。其實,很多媒體、新聞、出版單位都有從其他專業挑選文字功底好的學生,培養成具有某一學科背景和深度見解的新聞人才。
誤區6:專業與未來職業、就業劃等號
大部分家長不了解所學專業與未來職業、從事行業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事實上,從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來講,這兩者呈現出“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非常復雜的相關關系。有些專業其職業方向比較寬泛,比如經濟學專業學生可以從事企業管理、經濟學研究、新聞記者、策劃營銷、經濟分析、高校教師等多種職業。而對于某一職業比如新聞記者,它可以接收經濟學、新聞、中文、哲學、歷史等許多專業的學生。建筑行業需要建筑學、土木工程、會計學、人力資源、電氣工程,甚至是文科類專業的畢業生。銀行業會需要經濟、金融、法學、計算機、外語類等專業的畢業生。
家長在為考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需要研究和分析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通過資料收集,綜合分析做出符合孩子情況的志愿方案。
誤區7:盲目追求熱門、就業率高的專業
熱門專業不見得永遠是熱門,現在冷門的專業,幾年后可能是熱門專業。熱門專業不一定是一個學校的強勢專業,熱門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
現在就業率高的專業,4年后、6年后不一定還高。就業率高的專業,不能認為所有高校的該類專業都是就業率高。同時就業率低的專業,在某些名校照樣是高就業率。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目前就業率不好,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專業就業率不低。就業率高,不代表就業的薪水就高,就業率低的專業一旦就業很可能是高薪酬。
誤區8:按分數報志愿
高考是一種選拔性考試,起決定作用的自始至終都是排名。各段控制線由排名來劃定,高校招生投檔線和錄取線也是按排名劃定。之所以按排名劃線和錄取,是因為每一年高校招生計劃及試題難易度都有變化,不同年份的錄取分數沒有可比性,單純的看考生分數沒有任何參考意義。
家長如果以“分數報志愿”,等孩子高考出分后,參考高考往年錄取分數填報志愿,極易造成定位的不準確,出現偏離甚至嚴重的失誤。家長需要提前預估考生在本省排名和掌握目標院校錄取排名,并參考高校近幾年的錄取排名和專業錄取排名,對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
誤區9:平行志愿風險減少,不會沒學上
家長盲目認為平行志愿風險少,忽視錄取規則,不知道平行志愿模式下的“暗礁險灘”。平行志愿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一輪投檔”原則會讓許多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造成失誤。考生被平行志愿中的任一高校提檔,如果因身體因素、單科成績達不到該校的錄取要求,就會被該校退檔,造成考生本段落榜,很可能掉到下一段。平行志愿間院校志愿梯度拉不開,可能造成幾所高校同時落選。考生過多選擇熱門專業且不服從調劑,高分照樣有可能落榜。
誤區10:一分不浪費才是好志愿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剛好能被好大學踩線錄取就是好的志愿填報方案,其實踩線進名校缺少了對心儀專業的選擇權,因為一些熱門專業的錄取排名會隨著學校排名的提高而“水漲船高”。而高校錄取因為實行“分數優先”原則,考生是從高分到低分挨個挑學校選專業,這樣會造成錄取分數的集中化,即扁平化。這樣就降低了踩線同時進名校和熱門專業的可能性,增加了考生挑大學、選專業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