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報考方法思路
高考志愿填報需要從自己的成績和排名出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謹慎填報,規避風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志愿報考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高考志愿填報的知識
我們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應該先選擇專業還是學校。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分數來判斷,如果你的分數在一本以上,那么你就要選擇一個好的學校,分數在二本以上,是要先選擇專業的,如果你想報考三本,那就要看這個外界對這個學校的評論怎么樣,選三本專業一定要選擇有好的校名。
報考志愿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分數夠的話,我們一定要選擇該學校的優勢專業,這樣對我們就業是非常好的,有的時候,部分學校的優勢專業可能會比一些好的大學就業前景好,所以我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第一步 熟悉政策
考生家長對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愿,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愿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大學專業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說,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這么幾條: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還可以參考一些與高考相關的博客、論壇、家長圈,相互交流獲得專業知識。
第三步 準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范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愿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高考志愿填報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要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高考志愿填報建議
我們認為,選擇大學所在的城市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
第一,城市的政治地位和經濟發展狀況。
一座城市,其承擔著許多的職能,表現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交通方面、軍事方面等。同時,一個城市的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就業影響也非常大。
因而,我們考察一座城市時,可以從政治、經濟、交通、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同時,也可以對城市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然后進行選擇。
在城市級別上,我們可以重點考察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在經濟方面,我們可以考察經濟30強城市、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等。
第二,要考察城市的文化環境和高校數量。
一個城市有深厚的文化積潤、悠久的歷史傳統,那么這個城市的教育水平也能夠達到相當高的層次。同樣,我們還可以考察這所城市所擁有的高校數量。
在教育共享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同城高校開始學分互認,課程共享,師資兼用。在擁有眾多大學的城市就讀,就可以享受這方面的便利,而且能夠結識更多的同學和老師,旁聽更多的課程,開闊眼界,拓展視野。
第三,考察一所城市的發展特點,產業重心。
報考大學不是目的,走上職場才是讀大學的終極目標。一個城市的定位、建設方向和民展特點,要和一個學生的學習、發展、性格等方面有更多的契合之處。
城市的產業重心,有考生學習相關相近的領域,就能夠更多的適合于考生的成長。考生在這樣一個城市的生活就會感覺很舒適,學習就會感覺很快樂,發展機會就會很多。
統計發現,大多數學生選擇就業的去向,占首位的就是就讀大學的所在的城市。因而,選報志愿時就要考慮所在城市是否有與所報專業相應的產業和發展機會。
高考志愿報考方法思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