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所在京高校發布2023年高考招生政策
七所在京高校發布2023年高考招生政策最新
5月16日,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七所北京高校發布最新消息,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七所在京高校發布2023年高考招生政策最新,歡迎閱讀!
七所在京高校發布2023年高考招生政策
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辦高考招生政策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發布了七校高考招生信息,全面解讀了七校辦學特色、優勢專業、招生錄取政策以及招生咨詢活動方案等。
發布會上,七校的招生工作負責人分別就本校2023年招生政策進行了解讀,對本校2023年招生專業及招生宣傳亮點進行了展示。
北京交通大學學科實力雄厚、專業特色鮮明,緊密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2023年詹天佑“3+5”本博直升試點班繼續高考直接招生,新增6個招生專業和4個雙學士學位招生項目,高考改革省區普通類專業錄取實施零調劑。
北京郵電大學師資力量雄厚,信息科技領域學科國內一流,就業高端優勢明顯。2023年招生計劃總數為3830人,未來學院本碩博貫通培養實驗班“元班”增加招生計劃100人,面向絕大多數省份招生;“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新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媒體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兩個招生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2023年招生要點體現在“三變、三不變”。一是堅持精品化辦學思路不變,全面實行本碩貫通培養,新增“材料科學與工程高精尖本博貫通班、納米科學與工程本博貫通班” 等三個精英人才培養項目。二是繼續加強優勢學科專業建設不變,新增多個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三是繼續實行寬松的轉專業政策不變,允許大類分流后二次申請轉專業。
北京化工大學堅持“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理念,成立宏德書院,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設有4個雙學士學位招生專業,新增3個本科專業,6個專業開設卓越工程師實驗班,選拔成立20余個學科交叉班。
北京林業大學2023年招生計劃總數為3443人,將在部分省份增加招生計劃投放。新增“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專業,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梁希實驗班”專業增加至7個,2023年起所有“梁希實驗班”均主要通過高考招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雙一流”高校,2023年金融學大類不限考科目招生,新增數字經濟、供應鏈管理(與金融雙學位)專業和多個小語種與國際貿易雙學士學位項目,并在本科普通批次有附條件零調劑和保志愿政策。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為主干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開設16個本科專業,聚焦人才培養全程,創建以“岐黃國醫”為代表的長學制教育體系,探索“中醫+”、“+中醫”、“中西醫結合”多學科交叉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持續引領中醫藥人才培養改革。隨后,七校招辦負責人接受了現場媒體的提問,就考生和家長比較關注的大類招生、拔尖人才培養、招生計劃、招生錄取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發布會由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袁芳主持。會上,她介紹了七校聯合高招咨詢活動的詳情,包括校園開放日安排、各校咨詢月(周)活動安排等。
七所學校綜合實力較強,且行業特色鮮明,在本行業內認可度很高。七所高校強強聯合,解讀招生政策,在社會上形成強有力的影響,也給廣大考生家長提供豐富、有效的招考信息和更加便捷的咨詢服務。
北京七校聯合招生咨詢活動一覽表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被稱為朝陽產業。根據信息產業部分析,“十五”期間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預計電子信息產業仍將以高于經濟增速兩倍左右的速度快速發展,產業前景十分廣闊。
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短信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絡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件和軟件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數據庫開發和軟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關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
二、生物技術類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據了解,目前在全國年產值過億元的生物技術企業已蓬勃發展起來,各地把生物技術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口。但生物技術的開發需要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科學素質,特別是具有創造能力和付諸實現能力的新型人才。生物科研人才近年來一直是國際人才競爭的焦點之一。我國目前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人才,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生物技術人才有極大需求。有關專家預計,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相關專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三、現代醫藥類
全球現代醫藥技術產業繼續呈高速增長態勢,現代生物技術產業已經成為醫藥產業新的國際競爭焦點。有關專家指出,面對日趨直接而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我國發展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技術產業已是勢在必行。特別是現代中藥產業不僅在世界發展較快,而且在我國也是增長較快的產業之一,目前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的戰略性產業??萍疾恳褜ⅰ皠撔滤幬锱c中藥現代化”列為“十五”期間國家12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相關專業:藥物制劑、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等。
四、汽車類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車專業也成為了社會上十分走俏的專業。汽車類專業人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搶手貨”,汽車行業中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競爭焦點,比如精通外語的汽車設計人才、具備汽車技術背景的營銷人才、具備汽車銷售背景的IT類專業人才,以及汽車信貸、保險等金融人才將繼續走俏。此外,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將持續看漲。
相關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
五、物流類
加入WTO后,隨著我國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搬運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國的相關行業和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將開展全面合作,這意味著,我國的現代物流將進入快速增長、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專家預計,今后1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我國物流業將接近或趕上發達國家的物流發展水平。目前,國內需要600多萬中高級物流專業人才,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到2010年我國大專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約為30萬至40萬,而目前各類大專院校物流專業年培養規模在5000人左右。
相關專業:物流管理、現代物流等。( 六、新材料類
新材料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其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笆濉庇媱濋_始以來,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機械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汽車工業、建筑業等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原材料在質量、性能與數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術產業將帶動新材料需求的增加,特別是電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長,生物醫用材料以每年約20%的速度遞增。此外新型能源材料、生態環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加;復合材料的需求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樹脂基的復合材料。
相關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稀土工程等。
七、環境能源類
環保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環境保護投入的大幅度增加,我國環保產業發展較快,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產業的發展之快,效益之顯著,無疑是環保技術人員的研究與開發的結果。但目前,我國環保產業面臨嚴重人才不足,現有的環保技術人才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如果環保技術人員按環保從業人員的5%計算,將需要50萬人。而我國現有的環保技術人員離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培養環保技術人才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會的認可以及中國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使得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資源環境與科學等。
八、管理類
因為加入WTO和申奧成功將直接帶動我國外經外貿的大發展,所以,管理類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大增將指日可待。在現代企業中,一個優秀企業家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