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填報高考志愿指南
2022填報高考志愿指南及十大禁忌
對考生來說志愿填報的重要性甚至是等同于高考的,但是因為高三的高強度學習,大部分考生根本不了解志愿填報,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填報高考志愿指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2填報高考志愿指南
第一:看學校情況
首先我們了解學校的一個基本情況,辦學性質、層次、辦學規模以及收費標準、助學金和獎學金等相關措施。如果有分校或者有多個校區,就需要關注自己所報考的專業在哪一個校區上課,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印章是不是帶有分校或者某個校區的字樣。
第二:看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是由教育部統一劃定范圍,各省市招生部門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來確實加分政策的適用范圍,很多加分政策只針對本地區學校,外省市學校則不享受加分政策。在招生章程里會明確說明加分條款,有的學校在提檔時承認加分,但是在錄取時則不承認加分,按照考生的實際分數來錄取。
第三:看投檔比例
并不是說只要被投檔就會被錄取,教育部規定高校調閱考生檔案比例應該控制在120%以內,其實現在平行志愿調檔比例會控制在105%以內,如果考生選擇不服從調劑,很有可能被退檔。
第四:看專業錄取原則
錄取原則包括專業優先、分數優先和專業級差三種方式,具體使用哪種方式會在招生章程里說明。專業級差是很多人搞不明白的,舉例說明一下,A大學在專業安排上按專業志愿分數級差進行錄取,如果是第一志愿則不扣分,如果是第二至第三志愿就會減3分,第三志愿以后則不再扣錢專業級差分。比如說考生分數是550分,當第一志愿分數不夠時去看第二志愿,那就需要在550分基礎上減去3分,如果第二志愿分數也還不夠的話就去看第三志愿,那么就是在547分基礎上再減去3分,第三志愿以后則一直按照544的分數上進行檢索。
第五:對單科成績的要求
一些專業對單科成績是有要求的,這是特別要注意的,別到時候因為這個被退檔。
第六:身高、性別等要求
有的專業會對身高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還有的專業要求必須是男生。也有規定男女錄取比例的。
第七:體檢、政審和年齡
有些提前批次的專業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這一定要仔細去查閱,去對照,確定好了字啊報名。
第八:學費、住宿費等費用
一些藝術類專業和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學費很高,尤其是中外合作辦學的第三學年和第四學年很可能會出現學費上漲的情況。這個事情要多加注意,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來選擇是否要填報該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口訣和順口溜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口訣
綜合考慮定盤盤,985.211是首選,特色院校也備選,錄取概率細盤算。
最少往前看三年,超出歷史均分差,院校錄取希望大,高端院校重排名。
低分院校走分差,中間部分兩結合,分差兼看上下差,部分院校大小年。
分數走向想周全,根據分數挑大學,按照意愿選專業,依據規則排順序。
分步精挑細選出,一個可能錄取的,兩個能夠錄取的,兩個確保錄取的。
五平行院校志愿,A志愿是很關鍵,他志愿也仔細選,沖穩保三個層次。
最想去的排前邊,投檔原理記心間,分數優先按志愿,平行志愿有風險。
高考志愿填報順口溜
一字之差不相同,一般高校有重點,名校專業有一般,碩士點和博士點。
重點學科應優選,結合興趣定專業,職業規劃應提前,無非就業和考研
專業志愿冷熱配,首尾專業認真填,錄取規則分三種,專業排序有不同。
多方斟酌避風險,欲想考取熱專業,須看院校專業線,體檢結果莫忘記。
專業限制看仔細,加分減分學校異,跟著招生章程走,志愿才能不失手。
不論專業與學校,前面報的比后好,前熱后冷有梯度,前高后低如樓梯。
高考志愿填報10大禁忌
一忌:高考后準備
很多家長和考生認為,高考志愿填報幾天就能搞定。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以本科為例,往年考生一般需要填報多個批次,每一批次要考慮多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已實行新高考的福建,本科批普通類志愿更是多達96個志愿選擇。
在這短短幾天之內,考生及家長保證自己
能夠讀完所有高校的招生章程嗎?
能夠弄懂高考志愿填報中的平行志愿、院校專業組、服從調劑等錄取規則嗎?……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后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二忌:越俎代庖
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到底是家長為主,還是學生為主呢?相信很多家長知道,一切都該以孩子為中心。但在實際填報中,習慣幫孩子做決定的家長,往往不知不覺中又引導孩子遵從他們的意見,成為志愿填報隱形的主宰者。
這種現象出現,很大原因在于: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經驗豐富,知道哪些學校實力好,哪些專業未來更吃香,所以,對于高考志愿填報也當仁不讓。這里,家長普遍忽略了:
這個階段的考生大多十七八歲,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他們對社會,尤其是對自己想上什么學校及專業,有一定的認識。
高考志愿填報的目的是上大學——讀書。而這個書是由考生去讀,如果他不認可、不感興趣,是不利于他學有所成的。
所以,在志愿填報這個事關孩子理想與前途的事情上,應該以考生為主,家長只起參謀、輔助的作用,絕不能越位,更不可包辦代替。
那么,家長如何做好參謀人的角色呢?
填報志愿時,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說實話,大多數高三學生對目前我國大學專業設置沒有十分了解,對于想報考的專業既不知曉其培養目標,也不知道相應課程,對就業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
要想詳實了解這些信息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正在緊張學習的高三考生難以有較多精力顧及,這時作為家長,不妨代做資料搜集的功課,但又萬萬不能在孩子選擇專業方向上越俎代庖。
三忌:盲目隨從
在準備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家長和考生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網上查詢消息,咨詢身邊的親朋好友,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會利用,好事就可能會變成壞事。
看人家孩子報什么,也就跟著報什么。孩子的成績不一樣,志趣不一樣,人家填報的學校、專業能被錄取,而盲目跟著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錄取。
所以,2022屆家長在面對紛繁復雜的高考志愿填報信息時,一定要好好研究、讀通、弄懂,切記聽風是風,聽雨是雨。
四忌:目光狹隘
高考志愿填報中,有不少的家長犯了“目光狹隘”的禁忌,導致孩子錯失了很多機會。比如:
多渠道升學機會。除了高考統考之外,我國還有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等。
省外也有好大學。不少地方,特別是直轄市和東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長不愿讓孩子到外地上學。
所以,2022屆家長可以主動把眼界放寬,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各類高考資訊,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選擇其他的升學路徑或高校。
五忌:草率了事
家長平時工作忙,也沒有時間和精力靜下心為孩子好好規劃未來。所以,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直接拿著孩子的高考分數,網上查詢“我家孩子的分數,能夠上哪所大學和專業呀”。得到答案之后,就安排孩子填報該志愿,草草了事。
對于這種“只為完成任務”的家長來說,你有想過孩子的分數真的適合報考這所學校嗎?孩子的性格適合報考這個專業嗎?孩子未來的職業規劃又是什么呢?可以說,家長一問三不知,孩子也是迷迷茫茫。
不怪乎每年都有很多畢業生后悔所選的專業,他們志愿填報時,都是草率了事,更何談面對四年后的就業難題呢?所以,高考志愿填報是個精細活,家長和考生不單單選一所大學、一個專業就能完事。它還涉及到考生的未來就業、職業規劃、職場發展等等因素。
六忌:冒險主義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報表上,只報了1所或者2所學校,這是高分考生和家長易犯的錯誤。《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然而,很多家長并不能真正掌握孩子自身的真實水平,盲目追高,結果導致志愿失誤,影響了孩子的前程。
家長和考生詳盡掌握院校數據與信息,并將高考志愿表填滿,不放過任何機會,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七忌:憑感覺走
考生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切不可跟著感覺走,而應該跟著招生章程走。因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考生應該依據高校的招生章程來填報自己的高考志愿。
福建省有一位考生覺得自己的分數超過了__大學近10分,肯定能考上,連招生章程都不看了,直接填報。等到錄取結果下來,才發現總分雖然達到錄取要求,可英語單科成績沒有達到招生章程的規定分數,最后被退檔,只能等待征求志愿。
可見,感覺是會騙人的,只有理性才能為我們博得上學機會。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來指導自己的高考志愿填報,即指導性填報,如達不到高標準也應做到低要求,即把關性填報。
大家可以在“高考早知道”小程序查看各院校招生章程。
(點擊下圖可跳轉)
八忌:忽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高考志愿填報需要抓住關鍵、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細節。有時候因為忽略了一些細節而導致全盤皆輸。
特別是福建新高考政策情況下填報志愿,必須了解清楚目標院校和專業詳情。曾經就有其他省的考生及因為院校名稱相近,六百多的高分卻填報了一個三本院校,導致高分低錄的結果。
這些細小的事情,對高考志愿填報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九忌:望名填報
不少家長易感性判斷,認為“信息化”就是學計算機,“新聞學”就是當記者等等。而一些高校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專業與“貿易”“信息”等聯系起來,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實內情,紛紛報考,結果并未如愿。
前幾年計算機專業大熱的時候,河南一家長的孩子高分考取了某高校“會計信息化”專業。這個家長認為信息化大概就是計算機類相關專業,“會計信息化”又是會計又是計算機,熱門專業大聯手,毅然決然地讓孩子報考了會計信息化。可是孩子到了學校后發現,原來的想法太傻了,會計信息化專業其實還是會計專業,只不過把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和會計應用的新平臺。孩子本來對計算機專業一往情深,原本想成為以計算機專業為主要方向的復合型人才,將來做個IT精英,無奈選錯了專業。
十忌:全依興趣
很多家長放手孩子填報,殊不知孩子基本都會全依興趣來填報。比如:
某計算機題材電視劇火爆中國,一位同學迷戀上劇中的男女主,認為自己也非常喜歡計算機專業。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毅然填報這個專業。等到上學時,才發現自己專業所學的內容完全不是電視劇里演的那樣神奇,很多知識聽不懂也不感興趣,最后糊里糊涂的上了四年,畢業時,才后悔什么也沒有學到。
在填報高考志愿中,興趣是很重要,但認識自我更重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認識自我,對自己有客觀清醒的認識才是填報志愿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