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糧”辰美景豐收忙又再現
2022“糧”辰美景豐收忙又再現,我國糧食豐收為何連年豐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糧”辰美景豐收忙又再現,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2022“糧”辰美景豐收忙又再現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眼下正值我國秋收進度的高峰期,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截至10月11日,全國秋糧已收獲7.85億畝、完成60.1%,進度同比快2.4個百分點。分地區看,西南地區收獲過七成,西北地區六成半,華北和黃淮海地區過五成,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近五成,東北地區過四成半。
在神農架林區,當地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土豆的生長,通過科學育種與合理栽培,神農架土豆名聲越來越大,這段時間,當地的土豆迎來了豐收,鄉親忙著在地里采收。
眼下,正是神農架土豆豐收的時期,一走進陽日鎮萬福村,便可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們正在采挖土豆。
神農架氣候溫涼,土壤有機質成分豐富,硒等礦物質含量比較高,使得神農架山區成為了種植土豆的寶地。與其它地方的土豆相比,神農架洋芋個頭偏小,芽眼較多,口感上則具有軟、糯、香、綿的特點,在當地,村民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一道土豆制成的菜肴。
湖北省農學會推廣研究員 高廣金:神農架高山洋芋應該說有三好一低:一個就是它的種好;第二個就是我們的生態環境好,高山氣候溫涼,平均溫度在22攝氏度,有利于馬鈴薯的干物質積累;第三個就是馬鈴薯的品質比較好。一低主要是環境的污染很低。
別看如今神農架土豆長勢喜人,以前,這里采用的還是落后的粗放種植方式,很容易發生病蟲害,產量也不高。近兩年,為了提升神農架土豆品質與產量,當地農業農村局制定了神農架土豆發展規劃,提升種植水平。
神農架林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業機械服務中心 農藝師 李玲:目前我們這個高產栽培方式就是起壟的栽培方式,現在我們產量達到每畝四千斤以上。
好技術種出了好產品,接著就要找到好銷路,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幫助農戶與企業對接,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如今,神農架土豆不僅在當地賣得好,還暢銷全國。
按照發展規劃,2022年,神農架林區農村農業局投入了300萬元,建立健全土豆三級種薯繁育體系,加大力度推廣土豆的優良品種,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將神農架土豆產業做大做強,產值達到一億元。
神農架林區黨委農辦主任 神農架林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黃宏波:我們計劃到2023年種植一萬畝,2024年計劃種植兩萬畝,這樣產值就可以達到八千萬至一億元。下一步我們可以研發洋芋宴滿足游客食用,同時也加大科技創新,加工成營養健康的半成品、即食產品和多元化的主食產品,滿足不同消費人群,來擴大市場的前景。
我國糧食產量為何連年豐收?
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目前糧食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應充裕,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但為什么還要強調“保障供給”呢?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介紹,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糧食供求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必須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
一年四季有四個輪回,也許每個季節都會有每個季節特點,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秋季對于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是一個很喜歡的季節吧,在這個季節里面,我們會收獲很多。秋糧收獲接近九成,豐收已成定局,我國糧食豐收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業發展良好。
科技水平的提高
每當提到秋季,可能對于農民來說,他們就是要進行豐收了,對于這一年以來所栽培的莊家,已經可以進行收藏,這是一個開心的季節,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我國糧食豐收,接近九成,豐收已成定局,我想可能就是因為科技水平的提高,帶給農業豐收,很好的效果。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讓農民有更好的收成,讓他們體會到了國家給他們的安全感和滿滿的幸福感。
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
生活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對于農民來說,他們都是需要努力付出,努力拼搏,努力奮斗,才能夠在秋季的時候有一個好的收成。擁有一個好的收成才能夠證明這一年以來的辛苦是沒有白費的。我國糧食收成接近九成,豐收已經成為定局,這離不開勞動人民的辛勤付出,他們對莊稼的細心呵護,還有用心栽培,也是能夠被證明的。秋季大給人們一種憂愁的感覺,但是也給農民們帶來很開心的心情,因為這是一個有收成的季節,是對他們這一年來所付出的回報。
人生就是越努力,越幸運,生活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每個人都自己的生活都是需要努力付出,努力拼搏,你才會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我國糧食的收成非常良好,這離不開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農民們的辛苦付出。
糧食豐收重要嗎?
7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關于2022年夏糧產量數據的公告》,根據對全國25個夏糧生產省(區、市)的調查,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143.4萬噸(28.7億斤),增長1.0%。夏糧生產喜獲豐收,為保證糧食年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打下了扎實基礎,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堅實支撐。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夏收小麥占口糧四成,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重大。在全國各地、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夏糧得到豐收,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意味著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的必要性,意味著應對全球糧食不確定性得到增強,意味著國家農業現代化力量的得到了增強。
夏糧豐收意味著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的必要性。正如黨的報告所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既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特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的制度優勢。當前中國發展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尤其是國際風云變幻,“糧食危機”波及全球之際,夏糧豐收意味著黨的決策的正確性,是各級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統籌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的結果。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各地積極組織落實上級確保夏糧豐收的各項精神,抵制毀“青苗”行為,組織農業機械全力保障夏糧豐收。
夏糧豐收意味著應對風云變幻的全球糧食不確定性得到增強。“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較好,有能力應對外部沖擊,端牢中國飯碗。”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張國華說,我國糧食生產穩步發展,夏糧收購呈現進度快、市場活等特點,國內糧食市場運行平穩,價格波動幅度遠遠低于國際市場。糧食物流和應急保障能力也顯著提升。2022年我國夏糧生產喜獲豐收,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堅實支撐,彰顯了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定力和應對給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
夏糧豐收意味著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力量得到增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加快都市農業現代化,以都市現代化園區(農場)建設為抓手,推動農業的規模化、機械化、大產業化、數字化,強化提升農業生態循環水平和質量全程可追溯工作,大力提升農業的現代化生產能力。當前,我國有3億多畝的節水灌溉面積、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7%、85%、90%,單說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和社會化服務,就已達到了較高水平。這些硬件為夏糧豐收提供了堅持的物質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