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
作為制造大國,制造業竟成了我國第三季度“最缺工”的行業?那么你知道哪些職業最缺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22年中國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2022年中國第三季度“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
與2022年第二季度相比,制造業缺工狀況持續,技術工種崗位缺工較為突出。“鉚工”“鍛造工”“模具工”等職業新進排行,“車工”“焊工”位列排行前十,“電機制造工”“儀器儀表制造工”“汽車生產線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較二季度有所增加;物流及運輸行業缺工程度有所增加,“郵政營業員”“道路客運服務員”新進排行,“快件處理員”“道路貨運汽車駕駛員”“裝卸搬運工”等職業缺工程度加大。
本期數據采集102個定點監測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缺口排名前20的職業崗位信息,綜合考量崗位缺口數量、填報城市數量等因素,經加工匯總整理形成。
中國制造業為什么缺工
第一,產教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產業所需要的基礎人員與大中專院校培養目標有矛盾,大中專畢業生對制造業崗位環境、薪資福利等不滿意,造成大部分大中專畢業生不愿意到制造業基礎崗位實習就業;
第二,疫情造成人力資源流動率降低,農民工輸出大省人力資源外出意愿降低,部分城市限制外省農民工流動;
第三,用工企業生產需求與求職者減少有關,8月份一直都是招聘最難季節,既無學生頂崗實習,也無大批量農民工流動,加之今年部分省持續高溫,求職者銳減,是造成‘天價’搶人的誘因。”
怎樣解決制造業用工缺口
第一,科學加大產教融合力度,將職教辦成產業需要的,國家近幾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正在促進產教融合、緩解工學矛盾,解決‘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難題;
第二,制造業企業要有擔當意識,逐步改善工作、生活環境,減少加班時間,增加薪酬福利水平,加大關心關懷勞動者力度,讓制造業基礎崗位成為職業教育大部分學生實習就業首選崗位;
第三,全社會營造氛圍,關心關注尊重制造業產業工人生存狀態,解決子女就讀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制造業產業工人同(超)市民待遇。
制造業工廠轉型升級之路
近年來,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在大力推進制造業的復興,同時,我國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關注隨著“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出臺逐漸加強。《中國制造2025》里明確提出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兩化融合、主攻智能制造。這一主題在“十四五”期間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四五規劃》中專辟第五篇論述“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隨后幾年中,國務院或相關部委陸續出臺支持政策,總計不下20項,平均每年不少于三項,其中2015-2017年和2020年是兩個小高潮。這充分體現了政策層面對制造業舉足輕重地位的確認,以及國家對數字化轉型的迫切要求。
同時,全國多地都加大了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扶持力度。“十四五”時期,廣東拿出500億的資金支持先進制造業技術改造,并將資金獎勵最高上限由1000萬提高到5000萬。
在此背景及工業4.0、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熱潮下,我國眾多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建設。
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1年9月發布了新一期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顯示,全球燈塔工廠數量已增加至90家,而中國有31家入選,是目前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3C電子、家電、汽車、鋼鐵、新能源等行業。另外,從縱向看,中國“燈塔工廠”在2020年兩批次共新增10家,2021年兩批次共新增15家,增速明顯。
此外,廣東等多個省市也相繼出臺政策,支持培育燈塔工廠,以輻射帶動更多工廠向未來工廠迭代,解決制造業工廠用工缺口問題,助推整個區域制造業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