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時間”是什么意思
“烏鎮時間”是什么意思
白墻黛瓦,枕水江南,千年水鄉又一次迎來高光時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烏鎮時間”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烏鎮時間”是什么意思
烏鎮時間是指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所舉辦的這段時間。央視網消息 (新聞聯播)2015年12月16號到18號,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開幕,全球互聯網行業將再次進入一年一度的“烏鎮時間”。
相會“烏鎮時間” 共創數字未來
11月9日至11日,以“共建網絡世界 共創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舉行。
鍵盤間有星辰大海,鼠標上有日月山河。互聯網發展為我們帶來了無遠弗屆的力量,也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夯實了基礎。“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代碼的背后,都有一場跨山越海的奔赴。從細微之處看,互聯網關系老百姓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從宏觀布局著眼,網信事業關乎億萬民生,也關乎和平與發展這一當今世界的主題。
中國的烏鎮,世界的烏鎮。從一枕臨流水,到一網通天下,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已經第九個年頭。九年來,從“最多跑一次”到數字化轉型、再到數字改革,互聯網如江南煙雨般浸入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槳聲欸乃里泛起朵朵數字浪花,讓烏鎮奔涌在中國互聯網這條大江大河的潮頭,從眾多江南水鄉古鎮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聰明的鎮、智慧的城,成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的樣本與見證。
為迎接這場盛會,今年大會遴選了一批人工智能、AR/VR、元宇宙、數字孿生等前沿應用技術,在大會場館、會展區、景區、鎮區供參觀者互動體驗;首次推出365天不落幕的“互聯網之光云展廳”,舉辦“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總決賽等。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互聯網之光”,觸摸美好,洞見未來。
這場盛會值得世界期待。當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疫情交織疊加下,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互聯網合作。本次烏鎮峰會是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后的首屆年會,將有來自1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行業機構、中外互聯網企業、高校智庫的近2000位代表,以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共同圍繞大會主題展開交流,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獻智獻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網絡空間關乎人類命運,網絡空間未來應由世界各國共同開創。”中國始終堅持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真誠與世界各國分享互聯網發展經驗和機遇。希望世界各國借大會的東風攜手共進、共享共治,化洶涌澎湃的數字浪潮為____生、造福人類的甘泉活水涓涓細流,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緊密,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為什么要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互聯互通是網絡空間的基本屬性,共享共治是互聯網發展的共同愿景。隨著全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互聯網已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人類在網絡空間也日益面臨發展和安全方面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
(一)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同時,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網絡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新的威脅。個別國家將互聯網作為維護霸權的工具,濫用信息技術干涉別國內政,從事大規模網絡竊密和監控活動,網絡空間沖突對抗風險上升。一些國家搞“小圈子”“脫鉤斷鏈”,制造網絡空間的分裂與對抗,網絡空間安全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網絡空間治理呼喚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順應信息時代發展趨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尊重網絡主權,發揚伙伴精神,堅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國際社會深化務實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符合信息時代的發展規律、符合世界人民的需求與期待,為全球在尊重網絡主權的基礎上,推進網絡空間發展和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了中國方案。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網絡空間的具體體現。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所包含的關于發展、安全、治理、普惠等方面的理念主張,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一脈相承,又充分體現了網絡空間的客觀規律和鮮明特征。同時,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充沛的數字化動力,構筑堅實的安全屏障,凝聚更廣泛的合作共識。
(二)構建發展、安全、責任、利益共同體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努力實現網絡空間創新發展、安全有序、平等尊重、開放共享的目標,做到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構建發展共同體。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融合創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在互聯網普及、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創造、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素養與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水平不平衡,影響和限制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構建發展共同體,就是采取更加積極、包容、協調、普惠的政策,推動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普及,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網絡服務。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引擎作用,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
構建安全共同體。安全是發展的前提,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世界各國都具有重大意義。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構建安全共同體,就是倡導開放合作的網絡安全理念,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鼓勵與規范并舉。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和數據安全國際合作,維護信息技術中立和產業全球化,共同遏制信息技術濫用。進一步增強戰略互信,及時共享網絡威脅信息,有效協調處置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合作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和網絡犯罪,共同維護網絡空間和平與安全。
構建責任共同體。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構建責任共同體,就是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積極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發揮聯合國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各主體作用,建立相互信任、協調有序的合作。完善對話協商機制,共同研究制定網絡空間治理規范,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關切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使治理體系更公正合理。
構建利益共同體。互聯網發展治理成果應由世界各國共同分享,確保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群平等享有互聯網發展紅利。構建利益共同體,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推動科技向善,提升數字經濟包容性。加大政策支持,幫助中小微企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產品、服務、流程、組織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讓中小微企業更多從數字經濟發展中分享機遇。注重對弱勢群體的網絡保護,加強網絡倫理和網絡文明建設,推動網絡文化健康發展,培育良好網絡生態。在全球范圍內促進普惠式發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網絡發展能力,彌合數字鴻溝,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助力《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落實。
(三)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基本原則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尊重網絡主權。《聯合國憲章》確立的主權平等原則是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同樣適用于網絡空間。網絡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自然延伸,應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絡發展道路、治理模式和平等參與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的權利。各國有權根據本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制定有關網絡空間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規。任何國家都不搞網絡霸權,不利用網絡干涉他國內政,不從事、縱容或支持危害他國國家安全的網絡活動,不侵害他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維護和平安全。實現網絡空間的安全穩定,事關人類的共同福祉。各國應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確保網絡空間的和平與安全。各國應反對網絡空間敵對行動和侵略行徑,防止網絡空間軍備競賽,防范網絡空間軍事沖突,防范和反對利用網絡空間進行的恐怖、淫穢、販毒、洗錢、賭博等犯罪活動。各方應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雙重標準,以合作謀和平,致力于在共同安全中實現自身安全。
促進開放合作。開放是開展網絡空間國際合作的前提,也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條件。各國應秉持開放理念,奉行開放政策,豐富開放內涵,提高開放水平,共同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積極搭建雙邊、區域和國際合作平臺,強化資源優勢互補,維護全球協同一致的創新體系,促進不同制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在網絡空間包容性發展。反對將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反對狹隘的、封閉的小集團主義,反對分裂互聯網,反對利用自身優勢損害別國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和服務供應鏈安全。
構建良好秩序。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提倡自由,也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既尊重網民交流思想、表達意愿的權利,也依法構建良好網絡秩序。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都應遵守法律,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堅持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潤網絡空間、涵養網絡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