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如何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_2023就業形勢一覽
相信大家都清楚,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和關鍵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如何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如何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市場需求有所減弱,促進就業任務更重。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個人價值實現和眾多家庭福祉,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為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以離校前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離校后就業服務攻堅為牽引,不斷加大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平臺支撐,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
全力拓寬就業渠道。開展政策服務專項落實行動,提供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支持,開辟中小微企業職稱評定綠色通道,調動企業吸納就業積極性。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提供培訓、場地支持,落實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推動公共部門穩定招錄規模,合理安排進度,穩定畢業生預期。
全力強化招聘服務。發揮好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作用,招聘網站設立畢業生專區,服務機構免費向高校和用人單位開放,定期舉辦招聘活動。推出“職引未來”系列活動,突出畢業生需求特色,提供不間斷就業服務。穩妥做好就業報到證取消后的工作銜接,更加便利檔案、落戶等手續辦理。
全力提升就業能力。推出就業指導公開課,組織職業指導師進校園,提供職業規劃等指導服務。實施青年專項技能培訓計劃,開展適合畢業生的短期技能培訓,增強職業發展能力。繼續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開發更多適應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的見習崗位,幫助提升實踐經驗。
全力強化困難幫扶。離校前向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離校后對未就業畢業生開展結對幫扶,實施“一人一策”,優先提供就業服務。同時對接就業壓力大的院校,發動人社廳局長和就業局長定點聯系,定向送崗位、送資源、送服務。
全力維護就業權益。一方面,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行動,堅決打擊就業歧視、虛假招聘、“黑職介”等違法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另一方面,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進校園、進企業活動,向畢業生集中推送典型案例,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023年就業形勢一覽
在王曉萍看來,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繼續恢復,就業局勢將繼續保持總體穩定。但也要看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凸顯,穩就業仍面臨不少挑戰。她表示,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引領,以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著力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穩住就業基本盤。繼續實施就業優先導向的宏觀調控,推動財政、貨幣政策支持穩就業,實現就業增長與經濟運行同步恢復。調整優化即將到期的階段性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突出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支持。健全促進就業長效機制,研究建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中的重大項目落實。
著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培育就業增長點。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加力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政策支持,創建一批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組織開展各類創業推進活動,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支持靈活就業健康發展,支持零工市場建設,及時發布零工信息,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繼續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著力抓好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就業水平。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我們將加大力度推動服務向前延伸、政策加快落地。通過政策支持拓寬市場化就業渠道,通過調度督促穩定公共崗位規模,通過專項活動保持市場招聘熱度,特別是對未就業畢業生實施服務攻堅,對困難畢業生開展結對幫扶,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就業。同時,完善青年就業支持體系,深化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促進失業青年盡快融入市場。
著力促進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兜牢民生底線。健全統籌城鄉的就業政策體系,堅持外出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并重,健全勞務協作機制,打造一批勞務品牌,鞏固脫貧人口就業幫扶成果。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健全優先服務、分類幫扶、動態管理援助機制,實現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強化失業人員生活保障,及時兌現各項失業保險待遇,加強生活救助與就業促進協同。
著力優化就業服務培訓,促進供需對接。進一步提升就業公共服務質量,實施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總結推廣就業驛站經驗,開展“春風行動”等專項服務活動,提供勞動者身邊的優質服務。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辦好第二屆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落實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全面推進“技能中國行動”,大規模開展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培訓,努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著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提升就業質量。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人員招用條件,推動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持續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黑職介”、虛假招聘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糾正針對性別等就業歧視。推進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制,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通知》指出,更大力度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深入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等崗位開拓和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高校要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鼓勵地方和高校依托平臺聯合舉辦區域性、行業性專場招聘活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舉辦“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等活動,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通知》強調,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盡早安排高校升學考試、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考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辦好第四季“國聘行動”。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深入挖掘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就業機會,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擴大地方基層項目規模。積極配合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
《通知》指出,建設高質量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面加強就業指導,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深入推進就業育人,引導高校畢業生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權益,對存在就業歧視、招聘欺詐、“培訓貸”等問題的用人單位,納入招聘“黑名單”,并及時向高校畢業生發布警示提醒。
《通知》強調,精準開展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健全“一對一”幫扶責任制,確保每一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有效幫助。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不斷線服務。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鼓勵各地各高校配套設立省級、校級項目,推動覆蓋更多畢業生。
《通知》指出,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取消就業報到證。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全面推廣使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指導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及時完成畢業去向登記。強化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嚴格落實“四不準”“三嚴禁”要求,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監測工作違規處理辦法。
《通知》強調,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引導高校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及時淘汰或更新升級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科專業。教育部將把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學科專業設置和評估、招生計劃安排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實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深化就業工作評價改革,探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合格評價。
《通知》要求,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組織領導。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將省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制定促進畢業生就業政策及其實施情況,納入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加強就業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認真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要求,配齊配強就業指導人員。大力宣傳就業工作典型高校、用人單位和先進人物,多渠道、全方位宣傳國家就業創業政策,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