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個人事跡簡介大全【匯總】(5)
2020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者個人事跡簡介大全【匯總】
李東
男,漢族,1986年6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主管技師。2020年1月,面對妻子懷孕8個多月的情況,他毅然加入福建第一批援鄂應急檢測隊。克服重重困難,36小時內完成市公檢中心實驗室改造,并完成首批樣品檢測。他與隊友總能在時限內完成標本檢測任務,最多的一天完成檢測量1200多份,多次在核心實驗室超負荷工作6—8小時。所在檢測點成為襄陽市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核酸定點檢測點。
楊波
男,漢族,198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疾病預防控制所消殺科科長。新冠疫情期間,他主動請戰,擔任南昌疾控所旅客列車終末消毒組組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每天開展消殺作業到凌晨三四點,截至3月10日,帶領消毒組累計消毒列車1570組32675輛,開展鐵路處所預防性消毒14750平方米,對發熱旅客、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乘坐過的列車終末消毒64組634輛。
肖思孟
女,滿族,1994年11月生,中共預備黨員,大學專科學歷,現任河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河北省中醫院)護師。作為河北首批醫療隊隊員,她在武漢市第七醫院疫情抗擊最前線,不分白天黑夜負責患者的治療和生活護理。一天下來,渾身濕透,臉頰處的壓痕過敏紅腫。2020央視元宵特別節目詩朗誦《你的樣子》中是這樣描述她的:“剪掉了自己一頭長發的河北護士肖思孟,90后的你,也許正引領著這個春天,最時尚的發型。”
吳晨
女,漢族,1982年1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長期從事腫瘤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她帶領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檢測隊的業務骨干和移動P3實驗室馳援武漢,負責武漢最大規模的東西湖方艙醫院的患者核酸檢測。她帶領檢測隊日夜工作,核酸提取質量接近100%,檢出率穩定在99%以上。高質量的檢測結果,為東西湖方艙醫院創造了“零回頭”佳績。
何航
男,漢族,198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中國寶武武鋼綠色城建海綿公司工程技術部部長。他主動請戰參與金銀潭醫院醫用氧罐改造緊急任務。發揮專業優勢,負責技術交底、組織鋼筋、預埋件制作安裝及運輸工作,16個小時完成全部鋼筋制作近5噸,提前32個小時完成了基礎澆筑任務。轉戰武漢市中醫院漢陽院區、武漢市九醫院新建兩個醫用氧罐基礎工程后,主動提出優化方案,提前1天完成工程任務。
汪勇
男,漢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部經理。他帶領的志愿者司機團隊,自大年三十起義務接送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上下班,協調推動網約車企業參與接送醫護人員,協調共享單車企業在醫院周邊投放單車。自行募集資金為醫護人員提供泡面,“掃街”找餐館、爭取有關部門餐食供應,快速搭建起應急餐食免費配送備用網絡,以“聚攏溫暖守護英雄”的義舉被批復火線入黨。
沈悅好
女,漢族,1983年4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監護室護士長。她是天津第一批赴鄂醫療隊隊員,放棄了12年來僅有的一次過年與父母團聚的機會。她是“紅區”護士長,是組里在“紅區”工作時間最長、沖在最前線的“硬核戰士”。面對幾乎沒有任何醫療設備的廢舊醫院,她身體力行打掃“開荒”、安撫病人、協調物資藥品,順利完成全部醫療任務。
張正良
男,漢族,1982年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任陜西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醫療組長、病區主任,全面負責診療流程、治療與評估方案制定,參加醫院管理督查,實現全隊“零感染”。他主導開展機械通氣、呼吸康復等治療,共收治患者113人,出院/轉出104人。他曾作為首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在西藏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工作一年,幫助醫院通過“二甲”評審。
張孝田
男,漢族,1984年6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他援助的同濟醫院光谷院區98%的患者是重癥、危重癥。他主動請纓加入氣管插管小隊,因離病毒源最近、感染風險極高,被稱為“敢死隊”。憑借高超的技術,先后為20余名重癥、危重癥患者插管。為搶抓插管時機,挽救患者生命,他曾1天內完成6例高難度插管,均一次成功,創院區紀錄。
易釗泉
男,漢族,1982年7月生,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南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作為湘潭市第一批支援湖北省黃岡市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他參與設計、改造了集中收治點的重癥及危重癥病房。先后組織搶救10次,開展了139次床旁超聲、5次床旁血濾、5次氣管插管、8次深靜脈置管、3人次床旁血流動力學分析、10次俯臥位治療。
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