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發明兒童被困車內自動報警系統是真的嗎?具體怎么回事?
小學生發明兒童被困車內自動報警系統是真的嗎?具體怎么回事?
近日,在四川德陽,10歲的小學生郭佳怡發明的《愛兒寶車內高溫自動報警系統》,該系統會在車主離車之后對車內是否有滯留人員和溫度進行監測,在預警的同時,采取措施降低車內溫度。該作品也獲得了“2019全國青少年航天實踐活動”“創·藝北斗”科學創作活動實物制作全國一等獎。
說起這個作品,郭佳怡說,她的靈感源于近年來我國連續發生的多起兒童被遺忘在車內導致窒息死亡的事件。“汽車內空間狹小封閉,如果兒童長時間關在車內,會導致窒息死亡或熱射病的發生。”郭佳怡想到,要是能在車內安裝一個高溫自動報警系統該多好。有了好的創意,在岷山路小學教師鄭丁元的指導下,郭佳怡和同學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制作“愛兒寶車內高溫自動報警系統”模型。
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以及在學校青苗社團的不斷改進中,“愛兒寶車內高溫自動報警系統”誕生了。
今年6月,在“2019全國青少年航天實踐活動”“創·藝北斗”科學創作活動中,這組新穎別致的科技發明作品“愛兒寶車內高溫自動報警系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以項目綜合評分97分的優異成績,獲得科學創作活動實物制作全國一等獎,郭佳怡也受邀參加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青少年“航天之夢”夏令營。
據悉,該活動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聯合主辦,此次活動共收到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交的近5000份實物和繪畫作品,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0名。
“沒想到她能拿到大獎,非常驚喜!”郭佳怡媽媽易女士介紹,女兒性格比較沉穩,做事能靜得下心來,平時對科技小發明很感興趣,也喜歡看科普、推理類的書籍。“她從三年級就開始學設計機器人,動手能力比較強。”據介紹,這次參加比賽全家人都很支持,在幫助女兒完成模型制作上,也給予了不少建議。“這次能取得好的成績,我們都很高興,也離不開學校和指導老師的幫助,很感謝他們。”易女士說。
“當紅外傳感器監測到車內無人時,顯示屏上顯示Nobaby,開發板上顯示笑臉圖案;當溫度達到指定溫度以上時,紅外傳感器監測到車內有人,顯示屏上顯示hasbaby,開發板上顯示哭臉圖案,隨后車內風扇和電機轉動,蜂鳴器開始報警,從而挽救被困在車內人員的生命。”郭佳怡說,該作品安裝有紅外探測模塊、溫度檢測模塊、降溫裝置、車窗開啟裝置、蜂鳴報警裝置、北斗定位模塊等,當車主離開后對車內是否有滯留兒童和溫度可進行自動監測,一方面起到預警作用,另一方面盡可能的采取措施降低車內溫度,最大限度為車內人員增大生存的幾率,從而減少悲劇的發生。
“這個系統的主要目的是為被困者贏得被救援時間,從而減少潛在悲劇的發生。”鄭丁元介紹,該系統有兩大功能,降溫和報警。據介紹,現在主要的做的是一個概念,下一步計劃引入“北斗的短報文功能。”這樣,可以實時將車內情況傳遞到車主手中。
研究表明,當汽車處于35℃的高溫環境時,在車體密閉的情況下,陽光直射15分鐘,車廂內溫度達到65℃。而根據醫學研究,當密閉空間溫度達到38℃時,人體就會出現不適,當溫度達到40℃時,會出現頭暈眼花、中暑等現象,長時間處于高溫密閉環境下,容易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