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十個全面家鄉新變化征文范文
點贊十個全面家鄉新變化征文范文
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以來,東河區按照“分類實施、突破重點、改變面貌、推動發展”的總體思路,將“十個全覆蓋”工程納入“五級示范抓引領”的重點任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關于點贊十個全面,寫家鄉新變化的征文范文,歡迎參閱!
點贊十個全面家鄉新變化篇一
金秋十月是豐收的季節,同樣也是我盟各旗縣市掀起“大干60天,‘十個全覆蓋’再發力”的惠民熱潮。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區巡回觀摩檢查工作精神以及盟委書記苗銀柱在率隊調研督查我盟“十個全覆蓋”工作時的要求,近日,盟委副書記楊春山、盟行署副盟長隋維鈞一行先后深入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突泉縣、烏蘭浩特市,就“十個全覆蓋”工程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督導。
“要致富,先修路。”最近政府又出資擴寬了馬路,顯得十分寬闊和氣派,一次可以通過好幾輛車,人們出行更方便了,路上川流不息,走上去也感覺特別舒適。路邊的地磚也全部拆卸下來,換成了新的,市容更加整潔了,環境也更加優雅了。道路兩旁又安裝了新的紅路燈和攝像頭,安全指數進一步提高。看著訥河一天天的變化,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人們在享受物質財富的同時,精神文化也更加豐富多彩。這不,現下舉辦了訥河市首屆文學精品大賽,鼓勵更多熱愛寫作的市民投身到寫作中。電腦已走進了人們的家庭,使得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瀏覽資料和時事新聞,各國的事情只要你手指一動,就能盡收眼底,坐在家里就能游覽世界。現在的學習班、健身班、舞蹈班比比皆是,大家的學習熱情高漲。每天清晨,就有許多老年人在雨亭公園中做晨練、打太極、扭秧歌,晨練活動熱火朝天。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彩色的霓虹燈點綴下的人和廣場顯得異常美麗,人流如潮,隨著音樂的響起,許多人在領舞的帶領下翩翩起舞,好像年輕了不少歲,一片安詳和諧的場面。也有人在悠閑地散步或運動健身。彩色噴泉時而直沖霄漢,時而舒緩落下,美不勝數,引來人們駐足觀看,還有不少小孩子調皮的闖進水中,雖被淋成了落湯雞,帶還是一臉的興高采烈,余興未減。月光溫柔的灑在他們身上,星星笑著觀看,一陣陣爽朗的笑聲隨著風兒飄向好遠好遠……
漫步在人工湖旁,一些樹被小彩燈裝扮的多姿多彩,幾種顏色交相輝映,湖水清澈,蕩漾著微波。風兒輕輕吹過,濺起無數漣漪。突然有一種置身于仙境的感覺。心也變得寧靜而空靈,所有煩惱都煙消云散。
家鄉變了,它真的變了,變得美麗了、富饒了。生活在這個時代,我感到既欣慰又慶幸。記得老一輩人總是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是啊,我們不再吃不飽穿不暖,還能在父母和老師的關愛與呵護下快樂地成長、玩耍與學習,我們的生活真是一片陽光燦爛。
看到家鄉的繁榮,心中不禁生出許多感慨: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真是如一頭睡醒的雄獅,仰天長吼,讓世界都為之一震,經濟迅速發展,科技制造也逐漸位于世界前列,中國改變了屈辱落后的形象,形勢一片大好。這不都是黨的成果嗎。真驗證了歌里唱到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如果沒有新中國哪來美好的幸福生活。黨啊,我的母親,我衷心的感謝你,謝謝你賦予我們的新生活。
我現在只是一名中學生,還不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長大后一起描繪祖國未來的藍圖。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當中。祖國的未來會一片輝煌!
沐浴在美好的陽光中,我衷心的希望家鄉會更繁榮,祖國會更強盛。祖國,加油!
點贊十個全面家鄉新變化篇二
“園區牛奶飄香,山坡綠色銀行,村風淳樸文明,農民富足安康。”“惠民項目要建設,下鄉干部離不得,圓夢路上民受益,十個覆蓋結碩果。”
9月14日,記者在元寶山區采訪,發現流傳在農民中的順口溜歌頌“十個全覆蓋”給農民帶來的新生活,由衷表達心中喜悅。這些流傳的順口溜,合轍押韻,通俗易懂,真實地記錄了時下該區在“十個全覆蓋”中悄然發生的新變化。
小五家村村民潘國柱說:“沒通油路前啊,這兒沒好路,人家客戶不愿進山,村里的蘋果、山貨啥的,得靠人推肩扛到幾十多里外才能賣掉。”
小五家鄉大營子村黨支部書記周祥說:“10多年前,我們村的村組都還是泥巴路。過去是‘街路難行走,雨天人更愁’;現在是‘街巷全硬化,百姓樂悠悠,山貨出手快,腰包鼓又鼓’。”
為解決各村出行難問題,元寶山區在實現全區村村通油路的基礎上,2014年,區、鎮、村又多方籌資5519萬元,街巷硬化176.4公里。老百姓由衷地贊嘆:“道路平又寬,車子跑得歡,十個覆蓋好,山貨真掙錢。”
風水溝鎮哈拉木頭村村民王寶成對就醫有著切身的感受,他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多年,過去每次看病都要往返城區醫院、鎮衛生院,有時,一趟奔波下來最多得用兩天。
2015年,元寶山區建起村級衛生室11所,居民率先享受著農民生活補助,擁有著良好的醫療保障。現在的小小衛生室,既解民憂,又暖民心。
五家鎮北臺子村關永生說:“原來咱們農村流傳一段順口溜‘小病躺,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做個闌尾炎,咱白干一年’。如今,這些順口溜變成了‘有病住院不用怕,合作醫療能保駕’、‘小病村里就能看,中病不出衛生院,大病住在區醫院’。”這些順口溜的變遷,真實反映了農民就醫的變化。
長勝村是一個偏遠村莊,以前吃井水,水盆底下很快就結水垢,水堿太大,連豆腐都做不成。2014年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全村1310口人一分錢沒花,吃上放心水。王玉林編出順口溜:“昔日吃水家家愁,今朝接上水龍頭,政策引來幸福水,甜蜜生活美心頭。”
2014年,“十個全覆蓋”惠風所及,該區投資165萬元,為長勝村等3 個村打機電井3眼,設計日供水量159噸,解決了這3個村1754戶農民飲水難問題。
元寶山區啟動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以來,累計完成投資2.96億元,農村安全飲水、街巷硬化、電網升級改造、村文化活動室、便民連鎖超市、農村社會保障等工程已實現66個村全覆蓋。2015年,元寶山區計劃完成“十個全覆蓋”任務總量的82%,除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設與安全改造任務外,完成其余8項建設任務,為2016年“十個全覆蓋”工程高質量、如期全面完成打下堅實基礎。元寶山區以一個大寫的“民”字作為詮注,“十個全覆蓋”工程德政惠民,潤物無聲,百姓編出順口溜廣泛稱贊。
點贊十個全面家鄉新變化征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