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干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9篇
基層黨員干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9篇
決勝脫貧攻堅戰,需要搶抓時間、不負韶華;團結奮進、一鼓作氣,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滿懷豪情向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基層黨員干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范文一
【描繪戰貧路上的“七色彩虹”】
相信很多人的壞心情和疲憊都能被雨后的彩虹和藍藍的天空輕松治愈……
在戰貧路上,扶貧干部用淚、笑、酸楚、奔波的腳步、灑落的汗珠……描繪著戰貧路上的“七色彩虹”,“治愈”著貧困地區的群眾。
以矢志不渝的忠誠繪就“七色”之“紅”。忠誠,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從縱身一躍堵槍眼的黃繼光,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從“俯身甘為樵夫,為民披荊斬棘”的廖俊波到堅守黃海前哨32載、甘把青春獻國防的王繼才;從把生命最后一刻綻放在扶貧路上的黃文秀到遞出一封“請戰書”的白衣戰士……一代代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書寫忠誠,只因共同的信仰。信念是燈塔、是支撐、是動力。戰貧路上,必須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做到對黨忠誠,聽黨指揮、跟黨走,為實現黨中央向人民群眾做出的承諾奮斗,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描繪戰貧路上那一抹“紅”。
以開拓創新的活力繪就“七色”之“橙”。橙色寓意活力、朝氣。當前,脫貧攻堅剩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靠前期的扶貧方式方法可能已經難以“招架”。要敢于破除舊思維,探索挖掘貧困地區發展潛力,因地制宜通過“農民夜校”“田間講壇”等,組織種植、養殖專家開展技能培訓;要改變單純以慰問金幫扶的方式,多為貧困群眾發展出點子、謀路子,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如最近火起來的“直播帶貨”、短視頻宣傳等,打通銷售渠道,搭建發展平臺,以開拓創新的活力繪就那一抹“橙”。
以真情溫暖的服務繪就“七色”之“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開展扶貧工作,要杜絕拍拍照、握握手便走的“打卡式”“走馬觀花式”扶貧,嚴查應付了事、急功近利的“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要真正走出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與貧困群眾同坐一張凳、同喝一碗水、同走一條路,用腳步丈量民情,通過“擺龍門陣”傾聽收集貧困群眾的家庭人口、教育情況、產業發展等大、小事,掌握脫貧攻堅路上的難點、痛點,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解決群眾所需所盼,以真情溫暖的服務繪就那一抹“黃”。
以逢戰必勝的信心繪就“七色”之“綠”。信心是比金子更有力量的精神源泉,而綠色代表希冀、愿望。“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扶貧干部要自覺強化扶貧領域法律法規、政策理論學習,做到以學促知、以知促行、以行促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激蕩干事創新的信心和凝聚力,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必勝信心繪就那一抹“綠”。
以堅韌不屈的頑強繪就“七色”之“青”。“五加二、白加黑”常常是扶貧干部的常態,雨天的泥濘路上、烈日的莊稼地里總能看到扶貧干部身影,他們在最偏遠的地方扛起最重的擔。越到關鍵時刻,越要發揚共產黨人面對艱難險阻勇于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品格。扶貧干部要發揚“平常時候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能豁得出來”的精神特質,不喊苦、不喊累,拿出十足的干勁啃掉“硬骨頭”,以百折不撓的頑強勇氣繪就那一抹“青”。
以樂觀大氣的豁達繪就“七色”之“藍”。近年來,扶貧領域多多少少出現了一些以權謀私、不作為、亂作為、“薅羊毛”等不良現象,讓人民群眾深惡痛絕。心底無私天地寬。確保勝利如期而至,需要扶貧干部擺正自己的心態,自覺以黨的紀律要求規范自己,把脫貧攻堅路上的“坎坷”“荊棘”當成個人成長的“磨刀石”,錘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干事本領,在平凡崗位上堅守不平凡的時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豁達胸懷繪就那一抹“藍”。
以沉著從容的堅持繪就“七色”之“紫”。眾所周知,在田徑比賽中越是臨近終點,越要鼓足勁,保持狀態,切忌產生放松、懈怠心理。前期,在廣大扶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到2019年底我國貧困人口減至551萬人,“中國式扶貧”取得了驕人成績。但必須清楚的是,我們離最終勝利還有一段距離,容不得“竊喜”,也切忌出現“急剎車”。必須靜下心、沉住氣,及時“回頭看”查擺漏項,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盯準薄弱環節,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持繪就那一抹“紫”。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范文二
【“五級書記”同框蘊藏戰貧“必勝”密碼】
4月21日下午,雨后初霽,陜西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里,滿山綠意,茶香撲鼻。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走向正在工作的茶農們,身旁是陜西省委書記、安康市委書記、平利縣委書記、蔣家坪村支書。這一刻的畫面被瞬間定格,“五級書記”同框的照片躍然呈現。從黨的總書記,到村黨支部書記,同時出現在產業扶貧第一線,共抓扶貧,這一張“五級書記”同框的照片,無聲地訴說著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蘊藏著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勝”密碼。
“五級書記”同框,這“必勝”密碼是我們上下同心決戰決勝的堅定信念。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一直以來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牽掛,為了這份牽掛,總書記親自掛帥出征、馳而不息高位推進,走遍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把脫貧攻堅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為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這一張從黨的總書記到村黨支部書記的“五級書記”同框照片,正是對這份牽掛的最美見證,也是對我們上下同心決戰決勝堅定信念的無聲詮釋。“五級書記”同框,告訴著我們從中央到地方,每一位黨的干部都從未懈怠,始終上下同心把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懷著堅定信念持之以恒推進、集中力量攻關,用血與汗的實際行動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書寫出脫貧攻堅“必勝”密碼。
“五級書記”同框,這“必勝”密碼是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國者,以民為基”,人民群眾是執政的根基,是國本所在。這次回陜西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翻過秦嶺考察了他曾勞動生活7年之久的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考察了曾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光輝一頁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村,考察了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平利縣,一路走來,無論關心移民搬遷還是關注群眾就業,乃至為產業脫貧“帶貨”……總書記情之所系,念茲在茲,都是希望群眾盡快致富奔小康。這一張從黨的總書記到村黨支部書記的“五級書記”同框照片,正是對這份真情的生動表達,也是對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充分彰顯。“五級書記”同框,告訴著我們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田間地頭是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地方,更是黨的干部開展脫貧攻堅的陣地和課堂,要想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就必須把為人民謀福祉作為根本使命,始終把黨的事業和群眾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方能書寫出脫貧攻堅“必勝”密碼。
“五級書記”同框,這“必勝”密碼是我們小康路上一個不落的莊嚴承諾。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為了兌現這個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五級書記抓扶貧”,層層立下軍令狀、責任書,19.5萬名第一書記駐村,77.5萬名干部幫扶,不拔窮根絕不撤退……隨著一系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貫徹落實,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勝利在望。這一張從黨的總書記到村黨支部書記的“五級書記”同框照片,正是對這份成績的點贊認可,也是對我們小康路上一個不落莊嚴承諾的有力回答。“五級書記”同框,告訴著我們不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只要還存在一位貧困群眾,就一定會有黨的干部秉承“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用心用力用情幫扶,書寫出脫貧攻堅“必勝”密碼,確保全面小康路上沒有一個人掉隊。
上下同欲者勝!“五級書記”同框,吹響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總攻沖鋒號,每一位黨的干部都要用心領悟其中所蘊藏的“必勝”密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如期兌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鄭重承諾。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得體會范文三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已到了關鍵時期,攻堅克難,刻不容緩。在此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解決問題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打通脫貧攻堅中阻梗,敲碎脫貧攻堅硬骨頭,關鍵一步就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其重中之重是建強基層組織堡壘。
發揮黨建引領,解決生活難題。“東西南北中,黨管一切”,規范化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需從解決就醫、就學、就業等幾方面做起。安置點衛生室建設結合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打造專業服務一流村醫團隊,解決群眾看病難題;有條件的安置點要完善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學校設施建設,落實支部書記責任,強化職責擔當,解決入學難問題;發揮黨建引領,建立扶貧車間,因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為群眾增收,使群眾“搬得出,留得住”。
擇優發展黨員,打造新型隊伍。結合發展黨員“三優先兩聯系”“發展黨員摸排結對幫扶”等工作,做實做細易地扶貧搬遷點發展黨員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一般是相對偏遠山區,經濟發展動力相對不足,人才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深挖黨員發展資源,打造新型黨員隊伍意義深遠。充分利用現有資料和摸排成效,重點發展業務能手、致富帶頭人和孝老敬親道德模范等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員,積極引導,時時教育培養,從而打造一支“敢于擔當,甘于奉獻,樂于付出”的新型黨員隊伍。
建強組織堡壘,營造社會氛圍。優先建立移民搬遷點黨組織,做到“宜建則建”。要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率先在搬遷安置點設立黨小組、黨支部等黨組織。對于黨員較多的搬遷點民主選舉推薦,以德以廉以能選舉支部書記,配齊支部班子。黨員較少,且從不同村、社區搬遷過來的聯合安置點,應及時落實“黨員對點幫扶責任制”,以對點聯系幫扶的黨員領導干部為黨建指導員,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積極開展談心談話等,提升黨員的歸屬感、榮譽感和社會認同。吸納優秀年輕人才向黨組織靠攏,從而使搬遷涉及黨員及時感受到組織關懷,營造“努力擔當,為黨分憂,替黨解難”的良好氛圍。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要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引領重要作用。擇優發展黨員,打造新型先鋒隊,和群眾一道,為易地扶貧搬遷助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組織保障。全力建強組織堡壘,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