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降薪裁員
近期的某些經濟信號顯示,全面降薪時代可能正在向我們走來。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前景不容樂觀,就業形勢將繼續嚴峻;首先是一些大企業在裁員的同時也開始采取降薪措施,為什么會出現降薪裁員?
降薪裁員潮流不可逆
降薪、裁員并非僅僅發生在一國或者是幾國之內,而是一種全球趨勢。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當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規避掉全球經濟發展進入蕭條期的影響,中國也不能夠。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公告稱,2022年上半年,全球實際工資下降0.9%,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首次實際工資負增長。
美國路透社發布的數據表明,美國裁員率約為50%,各行業平均降薪20%,其中包括醫護和電子科技,美國經濟發展進入寒潮。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受今年的國際紛爭影響,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率達歷史新高,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更是深受其害。
降薪裁員經濟發展是個“圈”
網上有人說時尚是個圈,現在看著丑,以后看著仙。實際上,經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是個圈。早在1929年經濟大危機爆發以后,華爾街的經濟學家就已經預測,經濟大危機還會出現。當然,這里說的還會出現,指的并不是還會爆發像1929年那樣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極廣的經濟大危機,而是經濟的發展總是會出現一些小的問題。
經濟大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成果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經濟的繁榮加劇了貧富差距。試想一下,如果任正非將公司的所有權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公司上市之后,員工的工資待遇和之前別無二致,他的員工會不會“摔門而出”?
在全球范圍內,發達國家掌握科技等一系列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慢慢加大,就好比步行和騎自行的人進行賽跑,若是一直進行比賽,步行的人幾乎沒有贏得可能。
緊急情況下,每個人都需要自救
在裁員降薪的時候,雇主會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和生存,而不是員工的利益。這個時候,每個人都需要自救,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尋找更好的出路。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學會適應變化,接受挑戰,尋找新的機會。這個道理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擁有自救的意識和能力,學會面對危機和挑戰。
我們需要保持靈活性,不斷學習和成長,積極尋找新的機會和發展方向,使得更好的去應對突如其來的風險。
外貿訂單流失、外企產業鏈撤離
一是國家現在提出來的內循環,通過國內市場和消費來彌補外部市場的流失,保住企業、保住就業、保住工資。二就是國家一直在提的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解。
像什么降薪搶訂單、國內企業也跟隨撤離中國等等做法,完全是在飲鴆止渴。但很多企業表示,你說的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可是很難做到。尤其在當前這一個形勢和背景下,讓我們轉型升級,幾乎不可能做到。
學會理財是至關重要的
全球都在面臨失業潮、裁員降薪,疫情之下保障自己的存款是至關重要的。畢竟在危機面前,錢就是安全感。有了錢才能有底氣,才有勇氣面對一切,所以我們要學會理財。
理財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規劃讓財富保值增值的一種方式。比如每個月的工資除了日常開支外,剩余的錢可以用來購買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這些投資產品收益穩定、風險小,可以有效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同時也能幫助我們積累一定的財富。
當你賺不到足夠多的錢時就會陷入焦慮,甚至抑郁的狀態,最終失去健康。無論你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懂得為未來存些“救命錢”,以備不時之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財務安排,我們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儲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