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幾月幾日_白露時節的注意事項
白露是幾月幾日_白露時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白露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那么?白露時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年白露時間是 9月7日
白露是24節氣之一,此時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與溫度有關的一個節氣。有說法認為,白露這天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不過這一說法從數據統計上來看,可能只在北方的部分地區比較準確,但對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白露前后也確實是晝夜溫差比較大的一個時段。所以俗諺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說法,總之白露前后,秋意漸濃天氣轉涼,要開始注意增添衣物了。
白露時節,我國北方和南方在降雨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北方的降雨通常很少,秋高氣爽的同時,天氣也比較干燥。這一方面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影響著農事活動,放火、抗旱應該是比較注意的事情。而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則是秋雨綿綿的天氣。尤其是如果遇上冷空氣和臺風相持不下的情況,也比較容易形成持續的強降雨,這對農事活動又十分的不利。
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平氣法劃分的節氣)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陽氣在夏至日達到頂峰,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
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是幾月幾日相關文章:
★ 白露知識大全
★ 白露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