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氣候特征
白露節氣是我國傳統節氣之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具有自己特定的民俗習慣,那白露節氣的特點和風俗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白露節氣是什么氣候特征,以供大家參考!
白露節氣特點
白露節氣氣候特點:降溫幅度大
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節氣氣候特點:冷暖空氣勢均力敵
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干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
白露節氣的由來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時節“秋凍”注意事項
中國早有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就是指在農歷的二月和八月,這兩個時間段里人們的衣裝打扮容易出現“混亂搭配”的現象,而在陽歷上,這兩段時間也是冬春換季時和夏秋換季時。
“亂穿衣”的族群中,有的是跟著身體感覺走,還有則主張“春捂秋凍”,后者強調經受“秋凍”,人的體質才會越來越強,不過專家的觀點是,“春捂秋凍”應因人而異。秋凍,是為了提高人們對逐漸變冷環境的耐受性,但如果個人的體質本來就弱,那最好還是不要亂凍。所謂“春捂秋凍”的含義是,通過適當的“秋凍”,讓人體慢慢適應逐步下跌的氣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做準備。就像是潛移默化的煅煉,“秋凍”能在無形中提高人的體質。另一方面,在中醫理論上,秋天是養陰的季節,如果穿得太多,就會助長陽氣,對身體不利。
秋季又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候。對于有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來說,防寒尤其重要。專家表示,這部分人群如果也嘗試“春捂秋凍”,將是十分危險的舉動。比如穿著拖鞋雖然比較時髦也比較舒服,但末梢循環節奏被打亂,易引發血壓升高等癥狀。氣溫波動大,體質較弱的人尤其要注意保護頭、手、足這三個關鍵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對體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凍”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這一原則就不再適用。盲目“秋凍”,切不可取。
白露節氣氣候特征相關文章:
★ 白露節氣各地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