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彩繩幾種顏色
端午節彩繩有幾種顏色
端午節雖然假期不算太長,但意義不小,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彩繩幾種顏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彩繩幾種顏色
端午節彩繩的顏色有五種,分別為紅色、綠色、黃色、白色、黑色。因此,端午節彩繩稱之為“五彩繩”。五彩繩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變而來。在諸多端午節辟邪的習俗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彩繩,又稱五彩絲、五色絲等,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說法是,端午節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飄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線之俗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為金、木、水、火、土。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其中,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
端午節的象征是什么
1、祈福平安:
從古時候起,端午節就有著祈福平安的內涵寓意,古人會在這一天集體進行聚午宴、佩戴長命縷、畫額、洗草藥水等等活動,以便能夠祈福家人和自身平安。所以端午節是一個非常盛大的節日,直到今天我們對端午節的重視程度依舊沒有降低過,甚至將其設立為法定節假日。
2、驅邪消災:
端午節有一項是重要的寓意,那就是避五毒驅邪消災。所以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們都要掛艾草、掛菖蒲、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點艾條、黛蒼術、曬百日姜、掛黃葛藤、佩香囊、栓五彩繩、佩豆娘、貼五毒圖、掛鐘馗像、喝雄黃酒等等,以此來化解災劫、驅散蟲蟻。
3、自然崇拜:
端午節也有著自然崇拜的寓意,這與端午節最初的來源有關。早在上古時候起,人們就對自然充滿了崇敬,甚至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要祭祀龍圖騰和自然,所以民間有著賽龍舟的習俗,直到今天賽龍舟依舊是端午節最主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
有一些民間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著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后,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據悉,在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身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么?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都流傳下來了直到我們的現在。
賽龍舟是那個節日的習俗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關于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英國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也成功的走進了世界舞臺。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由于在五月初五端午時節及節后,氣候炎熱蠅蟲比較多,毒氣也就上升了,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古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有艾草味兒的香包能驅趕邪佞解毒,使這一方法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也就成為了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