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什么
對于我國而言,驚蟄意味著春天的即將來臨。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時節,春雷始鳴,春雨萌動,動物們開始出來活動,給人呈現一種萬物復蘇的景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什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什么
驚蟄是代表自然的生物,由于受到了節律的變化,從而出現萌發生長的情況。當到了驚蟄時節的時候,陽氣會逐漸上升,氣溫慢慢回暖,春雷發生頻繁,雨水量上升,各種不同的生物都在慢慢萌發出來。農耕生產一直以來跟大自然的節律之間有很大的關聯性,在農耕上,驚蟄時節占據著很重要的意義,人們都會很看中這個節氣,并且還把驚蟄看成是春耕開始的時間段。
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蟄”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動物躲起來冬眠,叫入蟄;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時再鉆出來,叫做出蟄。大地回春,雷聲漸多,舊時人們認為動物之所以可能從蟄伏中醒來,是由于由雷聲驚醒的,因而,就有了驚蟄的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但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的習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